APP下载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策略

2014-02-14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饮酒量戒酒酒精性

耿 平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600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策略

耿 平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600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特点;防治策略

ALC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掌握其临床特点,对诊治本病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确认ALC患者128例。其中男性126例,占98%,女性2例,占2%,发病年龄30~75岁,日平均饮酒量折合乙醇量100~700g[乙醇量(g)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持续10~50年,同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86例,其中男性405例,女性181例,年龄28~80岁。ALC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17.93%。

1.2 临床分期

ALC中,肝功能代偿期21例,占16.4%;肝功能失代偿期100例,占78.1%;肝癌7例,占5.5%。

1.3 诊断标准

ALC患者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并经过B超和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体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符合ALC的诊断。诊断根据中国消化疾病诊治指南和共识意见的标准。

1.4 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记录饮酒史、临床症状、体症、血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比较

128例ALC患者中,工人52例、经商者58例、农民16例、干部2例。工人和经商者明显高于其它职业(P<0.05);58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有工人230例、农民302例、也明显高于其它职业(P<0.05)。

2.2 两组年龄比较

ALC组>60岁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36.2%和12.8%;P<0.05),而肝炎后肝硬化组<40岁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LC组(43.2%和23.5%;P<0.05),40~60岁组无显著差异。

2.3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ALC患者占同期肝硬化患者总数的17.93%,仅次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LC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忽略和漏诊,ALC组右上腹痛、黄疸、肝肿大的比率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而肝炎后肝硬化组的脾肿大和腹水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ALC组(P<0.05),见表1。

2.4 两组患者辅助检查比较

ALC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蛋白、肝纤维化三项、凝血酶原、门静脉主干内径等检查结果与肝炎后肝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AST/ALT、UA等升高明显(P<0.05),见表2。

2.5 两组常见并发症比较

ALC组合并胆囊炎和胆石症57例(44.5%)及胰腺炎44例(34.3%)的机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 58例(9.9%)及26例(4.4%),P<0.05。ALC合并原发性肝癌8例(6.2%),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129例(2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6 两组预后比较

ALC组预后比肝炎后肝硬化组好,生存期相对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原因均为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电解质紊乱等。

3 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ALC的特效药物,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应严格戒酒,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症,戒酒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在药物治疗方面,可改善肝细胞微循环,同时长期给予微生态制剂口服,必要时用肠道消毒剂以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已明确能够减轻或纠正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有S—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对转氨酶增高伴有活动性肝损害者应用促肝细胞生成素,能起到降酶、退黄,改善功能状态的作用。失代偿期患者疗效差,宜静脉给予能量合剂、激化液等。病情较重时应用氨基酸、白蛋白或血浆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而肝移植术对于重病晚期患者而言是一有效措施。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戒酒,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要求患者要有积极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积极配合,综合治疗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4 讨论

酒精性肝病已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种族、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和社会及个体行为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与社会的重视和干预治疗有关。流行病学发现,在美国死亡原因中慢性肝病排列第十位,而每年因肝硬化死亡人中,几乎一半与酒精滥用有关。西方国家在35~65岁年龄段人群所有死因中,ALC占到第三位,死亡率不断上升。在我国, ALC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资料表明,ALC的发生与连续饮酒的时间和饮酒量有明显关系,呈正相关。酒精成瘾即酒精中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但间断少量饮酒者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建议酗酒者戒酒或减少饮酒量及次数,以防止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本研究ALC中女性仅2例,其余均为男性,这与我国嗜酒者主要为男性有关。人群主要以工人和经商者为多。肝炎后肝硬化发病人中以农民居多。提示城市工人酗酒、农村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应引起重视。故广泛进行戒酒的宣传和教育,对预防ALC意义重大。由于ALC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和无特异性,容易忽略和漏诊,因此建议长期大量饮酒者早期到医院就诊,进行早诊治。

表1 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表现比较(%)

表2 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比较

从临床上看,ALC合并脂肪肝、胆石症患者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这与酒精改变肝线粒体及微管结构和功能,致脂代谢紊乱有关。酒精对胃肠粘膜的损害和刺激使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吸收障碍,胃酸、胃泌素增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MCV升高,与肝炎后肝硬化组比有显著差异。肝炎后肝硬化组的发病趋于年轻化,而酒精造成的肝损害需要量和时间的积累。故ALC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肝病。减少饮酒量和缩短饮酒时间,对ALC的预后关系重大。

酒精性肝硬化AST升高且AST/ALT>2,可一定程度反映酒精性肝损害的程度。比值越大肝损害越重。AST/ ALT、GGT、ALP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可能由于酒精主要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微粒体ALT减少,AST被释放所致。酒精性肝病患者AST/ALT比值常大于2,对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肝病的鉴别是重要参考指标。GGT、ALP升高的机制不清楚,可能与酒精使肝脏和小肠粘膜产生GGP、ALP增加有关。普遍认为饮酒可引起肝脏GGT升高。本组GGT增高,比例为90%,最高值达2215 u/l。经戒酒和治疗后迅速下降。提示GGT是反映ALC的特征性指标。ALC和肝炎后肝硬化的并发症在发病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LC合并胆石症、胰腺炎的发病率大于肝炎后肝硬化,这与长期饮酒引起营养障碍和胰液蛋白沉淀阻塞胰管有关。总之,酒精性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医学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医学专家、政府官员、医疗行政管理机构、生产制酒企业及全社会公民,共同关注和引起重视,科学干预和防治。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46.

[2]张季平, 高天. 158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05,9(6):566-567.

[3]杨德利.酒精性肝病[J].社区医学杂志,2007,5(7):12-15.

R657.3+1

B

1674-9316(2014)06-001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07

方法对128例ALC患者与同期入院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ALC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总数的17.93%。辅助检查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转移酶(ALT)、血尿酸(UA)等升高明显。并发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比例较高。与肝炎后肝硬化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ALC的治疗以戒酒和支持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较肝炎后肝硬化好。

猜你喜欢

饮酒量戒酒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饮酒量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全球成年人饮酒量上升 中国人均饮酒量预计2030年超美国
意外戒酒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