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市某高中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

2014-02-14张金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张掖市高中学生青少年

张金辉

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100

张掖市某高中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

张金辉

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100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对急救教育的态度以及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开展高中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

急救医疗知识宣教;认知:学生

青少年独立意向发展快,而且想象力丰富;他们勇敢、正直,但对是非、安危的分辨力和判断力都不强,容易在想象、好奇、模仿等心理指导下,做出不安全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对安危的认识虽有提高,但仍常存在侥幸心里而不顾后果的去行动。意外伤害可导致一系列常见严重疾患或残疾情况有:骨折、失血、休克、中毒、窒息、晕厥、呼吸心跳骤停等。如果能普及青少年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将能有效降低以上各种伤害和突发事件得致残、致死率。为了了解本地高中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了解高中生急救教育现状。展了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抽取张掖地区某高中不同年级学生1500名,共发放试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0份,回收率93.3%。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调查问卷和现场急救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轻度外伤处理)、常见运动型损伤急救(外伤固定、伤员的搬运方式)、伤害事故急救(中暑、溺水、煤气中毒、触电、食物中毒)、对急救知识的需求。现场调查,当场回收,结果采用Excel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2.2 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是通过自己看书读报和杂志获得,也由一部分知识来源于夏令营家庭、初中军训等途径,从学校健康教育获得的学生很少,学校急救知识教育缺失,当校园突发急救事件和家庭意外疾病和损伤时,学生不知所措,谈不上自救和互救。本次调查对象中有10%(140人)的调查对象曾接受过急救知识的训练,有62.14%(870人)认为要尽快接受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有36.5%(511人)要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急救知识公开课培训。有25%(350人)的学生希望学校成立青少年红十字协会,充当社会志愿者。

3 讨论

现场急救是指急性疾病、意外损伤和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发生地采取迅速、及时、有效抢救措施的抢救过程,目的在于使伤病员达到初步的处理,减轻伤病员的伤、病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情况,都不懂得急救知识常识,错失了最佳的救护时机甚至丧失生命。但是在突发意外的时候,现阶段急救车不可能保证及时地赶到现场,而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第一目击者”掌握了急救知识[1],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急救,他们就是最好的医生,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应该掌握切实的急救知识。对于突然发生的危重症,心跳骤停表现的最为突出。因而自主呼吸能否恢复与人工呼吸的早晚有着密切的关系[2]。人工呼吸开始的越早,自主呼吸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呼吸停止后1分钟做人工呼吸的复苏率达98%,2分钟为90%,4分钟的复苏率降到50%,8分钟做人工呼吸恢复自主呼吸的可能性很小,见表1。

表1 某高校1400名高中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

图1 人工呼吸与复苏率的关系

由此可见,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变“先送后救”为“先救后送”是一种重要的观念变化。在遭遇紧急情况时,根据发病原因使伤者紧急初步处理,防止因等待医院救护而耽误抢救时间。通过现场急救,可降低意外创伤和急危重病造成身体各脏器得严重损害程度。特别是心跳、呼吸骤停、大出血、休克、中暑、煤气中毒、骨折、颅脑损伤意义更为重要。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与传授知识放在同等位置,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扩大急救知识教育得覆盖面。提高急救知识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如采用校园广播、墙报、图片展览、知识竞赛、健康教育课等形式,提高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对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青少年对必要的日常急救技能掌握的不够,因此建议学校、社区各相邀请急救专家进行急救知识的现场培训等措施来加强青少年的急救知识和急救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紧急事件的情况较为多见的原因,急救知识教育要与体育课相结合,首先对体育老师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让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的基本方法。掌握学校常见意外伤害及危重急症的处理。体育课老师配合保健教师,应根据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军训中可能发生的伤病增加急救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讲解救护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具体、更确切地掌握各种急救知识,终身受益。

4 现场急救

现场抢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为医院的抢救和治疗创造条件,现场急救注意的事项。

4.1 了解受伤经过及伤者意识障碍的变化情况,对损伤种类做出初步估计。

4.2 全面了解受伤者是否有复合伤。

4.3 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侧卧或俯卧,以利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排出。

4.4 开放性损伤应予消毒包扎、止血。

4.5 发现呼吸、心搏停止的人,首先应大声呼救,招呼周围的人来协助抢救。一个人做胸外持续按压,另外一个人做人工呼吸。同时还要请别的同学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为急救车的到来争取时间和生命。

本次调查发现,高中生对日常的急救知识了解太少。是因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健康重视不够,特别是高中生,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青发年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因而加强青少年急救技能的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学校把应把急救培训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掌握急救技能。在自己和别人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就能多一份获救的希望,还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家人培训,起到知识传播载体的作用,真正做一个生命的守护者。

[1]余汉霞,付守芝,万桂荣.健康教育在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715

[2]学校卫生人员培训教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ISBN7-80107-612-5

C913

A

1674-9316(2014)06-012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69

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高中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高中生急救知识来源较窄,主要来源电视、网络、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全面,紧急救助电话知晓率为57%,中暑、溺水、外伤处理方式知晓率仅为30%,其他急救知识知晓率为30.5 ~ 49%。25%的高中学生曾遭遇急救情况,有10%的学生曾接受过急救训练。95%的高中学生希望学习急救知识的技能。

结论急救知识的推广已成迫切需要。应积极开展青少年急救宣教工作。

猜你喜欢

张掖市高中学生青少年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发明家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张掖市第四中学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