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4-02-13单玉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祥林嫂母爱德育

单玉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52-01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努力探索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为提高生社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一、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

例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作者以地坛的荒废来对比和衬托,写出了截瘫后难言的痛苦和悲伤;又以地坛荒芜中的生机烘托自己求生的希望和决心。后半部分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出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正是这伟大的母爱给了儿子生存的勇气和力量,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人生的新疆域。我在教授此课时,通过对全篇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诵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增强应对苦难、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播放歌曲《白发亲娘》,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理解母爱、感受母爱。让学生把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美的赞语献给母亲,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谈认识,有的吟咏一句话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

生1: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片冰心的岁月。

生2: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了,母亲都付出了。而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是爱的象征。

生3:爱,在影视中总是像火一样炽热、壮烈;在现实生活中,却像水一样平静、淡远,无风时,甚至看不到一丝波纹。然而朴实平凡的一切,正寄寓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生4: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母亲是黑暗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弯,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扬帆起航。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在京味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歌声里,通过品味张张清淡、脱俗、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去领会作者对于胡同文化的一份自然的、伤感的,又是清醒的情感变化。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教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的优美深远和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韵。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感受诗人们身处逆境而决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宽阔旷达的胸襟。

第二、 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在教学中,我将《祝福》中的祥林嫂、《边城》中的翠翠、《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三个不同时代的妇女形象,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三篇文章在内容主题等方面的不同点。

在团团雪花漫天飞舞的时候,在大家享受着新年快乐之时,彼此传递着祝福的时刻,一个人却随着一颗流星的滑落,带着人生的悲哀,离开了人世。这人,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悲剧中的悲惨人物,是旧中国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在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责难下,一个安分、善良、勤劳的女人就那么痛苦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许寿裳曾经说过:“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鲁迅笔下的悲惨世界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剧呢?

又是一个黄昏,天空布满了被夕阳染成桃花色的薄云,是那样的温柔、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草木、甲虫的气味。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恬静、那么的美好!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有位如梦如幻的姑娘,这姑娘正想着自己的心事,心中却不免有些凄凉和烦闷。她就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善解人意、温婉多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生活在新时代,不受封建礼教束缚,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她依旧在苦等着属于自己的那颗幸福之星,但她要比祥林嫂的命运好多了!

又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朱自清笔下清华园的荷塘固然美丽,但无论如何比不上那白洋淀中的荷花淀。那里不仅荷花美,而且人更美。作者以明丽流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勤劳、贤惠、温柔体贴、识大体、受党教育的先进女青年水生嫂。她支持丈夫参军,带领军嫂助夫杀敌,后又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她不仅人美,心更美。为了歼灭敌人,她孤身一人照顾老少,把对丈夫的思念、依恋全部埋在心中,又是一个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的代表。和祥林嫂、翠翠相比,水生嫂思想先进,这不能不说是时代所赋予的。

学生在这样的比较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的深刻教育,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修养。

总之,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教师老师要教得动情,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分明,引导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猜你喜欢

祥林嫂母爱德育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母爱大于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