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

2014-02-13魏巍李强

软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魏巍 李强

摘要:基于199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等因素后,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区域的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人力资本的跨区域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区域差异;GMM

中图分类号:F207;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1-0049-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被认为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为此,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及区域差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Mincer[1]和Schultz[2]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术、能力、健康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并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Arrow[3]建立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模型,把从事生产的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内生于模型,认为人们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的,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Romer[4]通过建立竞争均衡模型将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内生化,系统地分析了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实际价值。Romer[5]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观点。Lucas[6]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来解释技术进步,并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Mankiw等[7]将人力资本要素引入到Solow模型中,从理论与实证角度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此外,不少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8~9]。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孙超 、余长林、高远东等学者[10~12]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骆永民[13]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门限效应。朱承亮等[14]考察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当期作用不明显,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并且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汪曲和杜紫嫣[15]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TFP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效应。已有文献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绝大多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文献没有考虑到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从而使模型估计结果存在偏误。此外,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我国省级数据作为样本,人力资本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的研究则鲜有涉及。基于现有文献的不足,本研究以我国31个省(市、区)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并分别探讨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理论模型设定及初步的经验观察

(一)理论模型

为综合考虑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对Mankiw等[7]的模型进行修正,将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引入到模型中,因此,生产函数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Y=K(t)αH(t)β(OP)γ(A(t)L(t))1--β(1)

其中,L为劳动投入量,K为资本使用量,Y为总产出或总收入,t表示时间,H表示人力资本,OP 表示对外开放,A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又称“索洛剩余”。

(二)初步的经验观察

在实证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一些初步的经验观察。经济增长率用各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来表示,并以1990为基期利用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指数平减,用avg表示。人力资本用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与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hr)来表示。图1描绘了我国31个省(市、区)1990~2010年面板数据的人力资本(横坐标)与经济增长(纵坐标)关系变动的线性趋势图。如图1所示,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采用以下划分方法: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地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吉林和黑龙江8个地区,剩下12个省份为西部地区,下同。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但三条曲线的斜率明显不同(详见图2、图3、图4)。具体来看,西部地区曲线的斜率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三、计量模型设定

(一)模型设定

为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根据式(1),并结合动态面板模型的特点,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it=A+β1Lit+β2Kit+β3HRit+β4OPit+ui+εit(2)

相应地,考虑内生性的动态面板模型可设定为:

Yit=A+β1Yi,t-1+β2Lit+β3Kit+β4HRit+β5OPit+ui+εit(3)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下标i代表省际截面单元,t表示年份,L、K、HR、OP为解释变量,分别表示劳动、资本、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ui用于控制不同省份的固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ε为随机扰动项,βi为待估参数。

(二)变量定义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域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等总量指标存在较大差距,为使不同地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选取的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

1.被解释变量。由于文中使用的解释变量均为相对指标,因此本文用各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并以1990年为基期利用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指数平减。

2.劳动力的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投入用各地区就业人员与当地总人口之比表示,预计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投资用各省(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用于度量地区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劳动力的质量也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里用人力资本积累来反映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两种,一是用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与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来表示,二是用各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本文采用前一种方法进行度量。对外开放用各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由于进出口贸易总额是用美元表示的,本文根据美元兑换人民币年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得到。

(三)数据来源说明

本研究以1990~201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为样本,面板数据包括31个截面单元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共计651个样本观测值。为保持样本数据的一致性,如无特别说明,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文中的所有数据处理均在STATA.11软件中完成。

(一)初步估计结果

表2给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初步估计结果。根据Hausman检验,表2中4个模型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模型1为仅考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2、模型3、模型4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分别加入资本、劳动、对外开放等变量。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所有回归方程中系数均为正,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考虑内生性的动态面板估计结果

内生性是宏观经济研究中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内生性的存在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发生偏误。这里采用常用的Durbin-Wu-Hausman检验方法对模型中的内生性进行检验,其原假设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都是外

下同

生的。Durbin-Wu-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39.3,应该拒绝原假设,表明本文所设定的模型确实存在内生性问题。因此,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再估计,并将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其工具变量,以尽可能地减少模型估计误差。表3中最后三行报告了GMM估计有效性的检验结果,AR(2)和Sargan检验值的伴随概率值均大于0.1,表明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扰动项也不存在二阶自相关,说明表3中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是有效性的。

模型1仅考察了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2将对外开放变量引入到模型中来,结果显示,对外开放变量系数为负,并通过10%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表明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模型3将人力资本变量引入到模型中,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变量系数为257.7,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与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提高0.01个单位,将促进人均实际GDP增加2.577。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变量系数显著为3.017,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增长0.01个单位,将促进人均实际GDP增加0.0302。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劳动力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比较表3中模型3和表2中模型4可知,表3中人力资本变量系数变小了,说明内生性问题导致静态面板模型估计产生了明显的向上偏倚,即高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呈现出的较大差异,为使模型估计结果更具稳健性,本部分将分别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由于将被解释变量一阶滞后变量作为其工具变量,加上分区域回归模型中样本量本来就较少(如中部地区只有8个省际单元),所以分区域回归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详见表4。

回归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回归结果中,人力资本变量系数分别为202.7、504.4和619.3,并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相一致,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变量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小。从分区域的回归结果可知,积极引导人力资本在我国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高端人才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由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因此这种人力资本的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199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等因素后,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检验了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这与已有文献的大多数研究结论相一致。此结论的实际意义在于: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加教育支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关键。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力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

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相一致,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变量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小。此结论的实际意义在于:高端人才的跨区域转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宏观政策上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给予中西部地区更为宽松和优越的人才政策,通过实行差别化的人才政策,引导高端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参考文献:

[1]Mincer J.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66(4) :281-302.

[2]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1,51(1):1-17.

[3]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3):155-173.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 1037.

[5]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71-102.

[6]Lucas R. 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7]Mankiw N G, Romer D,Weil D N.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2):407-437.

[8]López E B,VayáE,Artís M. Regional Externalities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44(1):43-73.

[9]Rosenthala S S, Strange W C.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64(2):373-389.

[10]孙超,谭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60-66.

[11]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17-125.

[12]高远东,陈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10(2):42-51.

[13]骆永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11):15-22.

[14]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15]汪曲,杜紫嫣.人力资本、制度与区域效率——基于中国省际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8):87-92.

(责任编辑:何彬)

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相一致,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变量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小。此结论的实际意义在于:高端人才的跨区域转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宏观政策上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给予中西部地区更为宽松和优越的人才政策,通过实行差别化的人才政策,引导高端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参考文献:

[1]Mincer J.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66(4) :281-302.

[2]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1,51(1):1-17.

[3]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3):155-173.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 1037.

[5]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71-102.

[6]Lucas R. 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7]Mankiw N G, Romer D,Weil D N.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2):407-437.

[8]López E B,VayáE,Artís M. Regional Externalities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44(1):43-73.

[9]Rosenthala S S, Strange W C.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64(2):373-389.

[10]孙超,谭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60-66.

[11]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17-125.

[12]高远东,陈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10(2):42-51.

[13]骆永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11):15-22.

[14]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15]汪曲,杜紫嫣.人力资本、制度与区域效率——基于中国省际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8):87-92.

(责任编辑:何彬)

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相一致,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变量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最小。此结论的实际意义在于:高端人才的跨区域转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宏观政策上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给予中西部地区更为宽松和优越的人才政策,通过实行差别化的人才政策,引导高端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参考文献:

[1]Mincer J.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66(4) :281-302.

[2]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1,51(1):1-17.

[3]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3):155-173.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 1037.

[5]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71-102.

[6]Lucas R. 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7]Mankiw N G, Romer D,Weil D N.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2):407-437.

[8]López E B,VayáE,Artís M. Regional Externalities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44(1):43-73.

[9]Rosenthala S S, Strange W C.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64(2):373-389.

[10]孙超,谭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60-66.

[11]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17-125.

[12]高远东,陈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10(2):42-51.

[13]骆永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11):15-22.

[14]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15]汪曲,杜紫嫣.人力资本、制度与区域效率——基于中国省际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8):87-92.

(责任编辑:何彬)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