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新地标惠民新工程
——菏泽市图书馆新馆掠影

2014-02-13张伟胜隋贤钦胡宇翔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馆菏泽市阅览室

张伟胜 隋贤钦 胡宇翔

(菏泽市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00)

文化新地标惠民新工程
——菏泽市图书馆新馆掠影

张伟胜 隋贤钦 胡宇翔

(菏泽市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普享文化幸福,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之一。菏泽市图书馆作为菏泽市委、市政府打造的重点民生工程,从2014年1月1日开馆试运行以来,以全新的服务形象,先进的服务理念,一流的服务设施为读者和市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崭新的阅读体验和更多的服务便利。省、市有关领导,多次来馆视察和指导,每天前来参观考察和读书学习的市民群众络绎不绝,成为菏泽市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截止目前,市图书馆已办理读者证1万8千余张,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的代表团50余个,读者达25万余人次,为曹州人民奉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并成为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1 文化新高地,菏泽新地标

菏泽,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缺少市级公共图书馆,菏泽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十艺节”的承办,在全省引发了新一轮文化建设高潮,为菏泽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遇面前,菏泽市文广新局及时跟进,乘势而上,积极寻求领导和政府支持,同时就市图书馆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考察和论证,提前为场馆建设做准备。

菏泽市图书馆于2011年2月19日奠基,2013年12月交付使用,建筑面积2948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92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561平方米,图书馆馆舍与胜利广场占地共63亩,总投资近3亿元。菏泽市图书馆设计总藏量约135万册(件),具备4000-5000人次的日接待能力。

菏泽市图书馆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唐玉恩教授主持设计,并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冀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吴英凡,以及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山东省图书馆、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设计院的专家参与了设计方案评审工作。

菏泽市图书馆设计包括图书馆和胜利广场景观设计两大块。图书馆场馆建筑外形呈竖向叠加的建筑形态,将建筑营造成一本立体的书,表达知识沉积的内涵,以“书墨·文韵”的建筑,巧妙地体现了“书画之乡”的文化背景。图书馆南部的胜利广场通过对原有绿化树木的保留,将场地自然分割成“南公园、北建筑”的格局,形成“馆在园中”的独特景观,为市民营造一个集展览、借阅、交流、存贮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绿化系统设计将以保留记忆和林荫古道再塑造为着手点,保留古树名木,配以地方色叶树种,将保留的林荫、古道以院落的形式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形成“馆在林中,林在馆中”的意境。

菏泽市图书馆位于菏泽市文化中心片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临华英路,南临丹阳路,西邻赵王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菏泽的重要文化地标性建筑。

2 现代图书馆,市民大学堂

创建居民身边的图书馆,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免费、无区分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理念。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均等共享的文化权益,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充分享受到新馆带来的服务便利,菏泽市图书馆在充分吸收兄弟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新馆内部装修、空间布局、功能区划、设施配备和服务项目提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力求实现“现代图书馆,市民大学堂”的功能定位,为民众提供一个整洁、美观、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

2.1 生态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新馆内部装修设计以节能环保、经济适用为原则,适当融入阅读和地方文化元素,力争将新馆打造成生态型、智慧型图书馆。其内部装修设计在遵循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环保、节能、防滑、耐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室内装修使用浅淡的暖色调,并注意做好采光、通风、保温、防火、防尘、防噪等防护性措施,以增加读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进出口通道、洗手间等全部采用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读者进出和利用图书馆提供人性化服务;墙面饰之文化艺术装饰,将阅读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整合在一起,营造出高雅、精致、明快、智慧的文化氛围。

2.2 开放式管理,人性化服务

新馆建筑主要由中部3层通高空间及其南北两侧的阅览服务空间组成,两部全景式观光电梯和近300座席报告厅是其一大亮点,中庭屋顶天窗给整个空间带来充足的自然采光。为便于开放式管理,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全新的阅读体验,新馆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上采用大空间、大布局、大流通的布局体制和布局模式,人性化设置,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式服务和管理理念。读者可以迅速便捷地获取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声像文献,享受藏(馆藏)、阅(阅览)、借(外借)、参(参考咨询)的人性化贴心服务,也可通过一层大厅自由出入报告厅、展厅等公共活动场所,轻松享受图书馆提供的讲座、展览、报告会及各种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2.3 依托新技术,全方位服务

菏泽市图书馆按功能具体分为藏书区、开架借阅区、其他特殊人群阅览区、咨询服务区、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区、业务区、行政区、技术设备区、后勤保障区等。地上地下均设有停车场,地下车库有近百个机动车停车位,地上6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场馆设施配备和服务项目设置中,引进多项高端服务设施,将人性化服务推送到新馆每一个角落,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分布在各楼层的书目检索机、室内自助借还书机、电子读报机、自助办证机和24小时室外自助还书机等均能实现“一站式”免费服务。这种形似“超市”的服务模式让读者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只要一卡在手,便可坐拥书城,尽享书香。图书馆主要设施配备和服务功能如下:

一层主要由主入口门厅、总咨询台、读者服务中心、读者休闲中心、展览厅、报告厅、书吧、视障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少儿外借室、亲子阅读室、图书漂流中心、检索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中心等构成。其中主入口门厅400平方米,是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和集散休闲中心,大厅由采用屋顶天窗自然采光,既低碳环保,又节能高效;少儿借阅室藏书6余万册,配置有自助借还书机3台;检索中心配置有电子读报机4台、自助查询机4台、自助办证机2台;视障人阅览室配置有盲人电脑3台、助视器4台、盲文点显器2台、视障阅读器2台、阳光读书郎20台、盲文刻印机1台、盲人语音电子地图1台、盲人图书1100余册;政府信息查询中心配置微机4台;一楼大厅外设有24小时自助还书机,使广大读者随时都可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流通服务。

二层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阅览室、学术交流中心、老年人阅览室、报纸、期刊阅览室、过报过刊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藏书量约15万册,内设自助检索机2台、电子盘点车2台、阅览座席300余个;报纸阅览室、期刊阅览室、过报过刊阅览室、老年人阅览室、配置报纸300余种,期刊1100余种,阅览座席200余个。

三层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借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声像阅览室、市民学习中心、视听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借室藏书量约30万册,内设自助检索机3台,自助借还书机4台、电子盘点车2台、阅览座席20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计算机近120台,声像阅览室设座席30余个,配置计算机、DVD播放机等设备30余台;视听室配有沙发软座、电视、投影设备,可以方便读者举办文化沙龙活动。二、三层挑空周边设置阅览座席约500个,以备人多时使用。

四层为专家阅览室、书画阅展中心、古籍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读者自习室。书画阅展中心设置有专门展柜、展台,长期举办书画作品展览。读者自习室设置座席200余个;古籍阅览室拥有全套续修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大型珍贵古籍典藏。

地下一层设置有书库、停车场、后勤物业设备管理中心等,夹层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3 数字图书馆,惠民新中心

3.1 数字化生存,全媒体服务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崭新的生存体验——数字化生存。市图书馆顺应这一变化,将数字图书馆作为新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新馆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为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市图书馆引进100多T大容量磁盘存储设备、千兆核心交换机等设施,建立了千兆光纤的网络系统和服务器集群系统(菏泽市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无线上网系统、信息资源展示使用系统、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掌上图书馆(OPAC)、OA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多种服务新平台,图书馆实现了全面自助服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对纸质文献、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多维整合,构建了体系化、特色化的知识资源库群,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可获取度;面向全市开放的“书香菏泽全民阅读数字平台”,使读者在菏泽的任何地区,上网免费阅读10万册有声图书和近2万个小时的音视频资料;菏泽市数字图书馆拥有近50万册的电子图书供读者在馆内外上网免费阅读;掌上手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网上续借、借阅查询等服务;借助移动通讯、广播电视、互联网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促进了全市数字图书馆系统资源与服务的共建与共享。依托新平台,图书馆还将以海量信息资源为根本,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技术,积极拓展网上阅读、信息发布、网上续借、资源点播、信息定制和推送等多种形式的网上信息服务;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实现高效精确的典藏管理与服务,为手机用户开辟查找馆藏资料的新捷径;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建立绿色网络,实现网站与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无缝链接;综合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网络、电信等各类传播工具,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形式,为市民提供全媒体服务。

3.2 惠民新中心,服务一卡通

新馆建成运行后,已成为全市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惠民服务中心。为充分发挥其核心和枢纽作用,市图书馆将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和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继续加强图书流动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曹州大讲堂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加强业务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和共享工程平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市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并以此将市馆与县区馆粘合成一个相互融通的,资源高度共享的紧密型图书馆共同体,让市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便利。

菏泽市图书馆落成开放,实现了一次华丽的新生和发展,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市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将新馆打造成全市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数字图书馆服务中心和文化惠民服务中心,并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免费服务;在全面提升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尽快筹建图书馆理事会和市图书馆学会,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管理,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图书馆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积极为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特殊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提供书刊借阅、讲座展览、文化培训、艺术欣赏等多元化服务,使其真正成为菏泽的“文化新地标,惠民新工程”,让文化惠民成果覆盖所有人,并进而为建设书香菏泽,促进菏泽市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伟胜,男,菏泽市图书馆书记兼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隋贤钦,男,菏泽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胡宇翔,男,菏泽市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新馆菏泽市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小村的呼噜
深圳科技馆新馆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