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特派是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4-02-13刘耕春张要武张莹孙海波徐璇王萱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典型现状

刘耕春+张要武+张莹+孙海波+徐璇+王萱

摘 要:科特派工作在三农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科特派工作贯彻在日常工作中,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生猪、葡萄、食用菌和设施蔬菜产业链中发挥了积极引领和服务作用。本文还对下一步科特派工作开展提出了初步规划。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农业科研单位;现状;典型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2.010

KETEPAI,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for Loca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to Construct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LIU Geng-chun1, ZHANG Yao-wu1, ZHANG Ying2, SUN Hai-bo1, XU Xuan1, WANG Xuan1

(1.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2.Tianjin High-Standard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 KETEPAI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asant,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need of society developmen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rried out KETEPAI to daily work,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ianjin, even the whole country, and played an active leading and service role in industrial chain of pig, grape, edible fungus and greenhouse vegetable. This paper also made initial plan for the next work of KETEPAI.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 current situation; typical

科特派是科技特派员的简称,2002年由科技部推动开展,按照农民的需求和科技人员的专长,通过科技人员与村、企业、农户之间直接见面,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导入农村和农业一线,把生产、技术与市场连接起来,培育一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重点基地,为农业发展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奠定基础。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天津市唯一的地方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拥有15个研究机构,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6个部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涉及150多个农业(除水产外)产前、产中、产后领域;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50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6人;共取得各级科研成果612项,审定蔬菜与粮食作物新品种160多个,申请专利426项。目前,全院从“十二五”启动创新核心区、试验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三区”建设重大工程,实现了全院科研要素优化配置,打造了一流科研平台,大幅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强了与区县的科技合作,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特派工作基本情况

作为天津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有影响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特派员工作已经完全融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日常工作中,300余名科技骨干深入天津农业的各个领域,在设施蔬菜、生猪、葡萄、食用菌、大田作物、生态保护和贮运加工等多个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仅2013年就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各类项目100余项,科技下乡126次,开办各种培训班78次,参与天津电台讲座13次,开展技术咨询3 460次,培训农民■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 080份;推广大田作物、蔬菜等新品种143个,应用新技术43项,制定各种规范45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49个,累计推广10.53万hm2,养殖业推广22余万头羽份;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户851户,服务农业合作组织及企业45个,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亿元。2011年,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张志军参赛的“林地食用菌生态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科技部组织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三等奖。目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被列入天津市科特派副理事长单位。

2 科特派工作带动产业链发展

2.1 生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

生猪产业是天津市畜牧业主导产业,由畜牧所牵头生猪天津市国家级科特派产业链建设。近年来,借助于科特派产业链的工作开展,养猪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天津市生猪生产在面对价格低位运行和养殖成本上升的挤压时,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确保了天津市生猪市场稳定。畜牧所派出38名科技特派员常驻生产企业,指导生产、提供咨询,并联合成立“天津市现代畜牧工程技术中心”,借助“12316”天津农业服务热线和“351”培训工程,扶植龙头企业,培训农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科技特派员生猪产业链已具备年出栏100万头安全优质瘦肉型猪的产业规模,通过领办企业、技术参股、养猪职业经理人服务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市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约4 000户农民致富,户均年净收入5万元。

2.2 葡萄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

依托林果所、质标所和保鲜中心,聚集一批科技、示范推广、成果转化项目,吸引一批国内外葡萄领域专家,建立多方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项目申报、引资引智、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对外宣传等工作,发挥葡萄产业链的强大作用,帮助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推进葡萄产业化经营,提高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转化推广和科技水平。已在环渤海湾地区建立了70~100 km2的无公害葡萄带,年可生产优质无公害葡萄10万~15万t、优质葡萄酒2万t。通过无公害葡萄产业化技术实施、新型架式改造、微型小酒庄的衬托及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扩大了葡萄休闲观光的规模。“茶淀”牌玫瑰香葡萄在全国鲜食葡萄评比中连续五年获全国优质奖,2008年被评为“中华名果”,为奥运会推荐果品。同时,玫瑰香葡萄是王朝葡萄酿酒公司干白葡萄酒的优质原料,酿制的干白葡萄酒获十一项国际金奖,被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授予企业“国际最高质量奖”;王朝酒作为国宴用酒,供应231个我国驻外使领馆。

3 科特派工作走出国门

3.1 援助汤加王国蔬菜生产

受我国政府的指派,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负责对汤加蔬菜栽培技术的援助。2003—2004年,科技人员在汤加建起了一个面积约为1.2 hm2的小型示范农场,建成10个大棚,种植了中国黄瓜、水果黄瓜、冬瓜、西红柿、豆角、小油菜、小葱、丝瓜、尖椒、白菜、空心菜、樱桃萝卜、食用菌等30种蔬菜获得成功,并投放到当地市场销售,许多当地人争先购买。已故汤加国王陶法阿豪·图普四世先后3次到示范农场参观,同时汤加农业大臣和中国驻汤大使也给予项目高度评价。

3.2 黄瓜良种进入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黄瓜良种以高产、抗病、广适为特色,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口到朝鲜,现在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开始种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荷兰型黄瓜品种还出口到中东地区。现在我们正积极寻找各种渠道,争取把中国的黄瓜新品种推广到世界更多地区。

4 下一步科特派工作计划

4.1 调整工作思路,指导科特派工作有序科学开展

作为天津农业科技的代表,积极发挥天津市科特派副理事长单位的作用,由院领导挂帅,建立稳定的科特派工作指导机构,将科特派工作作为基本任务来抓,制订完备的科特派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同时也把科特派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设立相应的奖惩办法,切实调动科技人员的科技服务热情和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的动力。

4.2 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科特派工作辐射更大领域

虽然在生猪和葡萄产业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结合天津市农科院多领域的实力,通过内外联合,做好设计规划,还可以在设施蔬菜、食用菌、奶牛、贮运加工等领域有更大发挥的空间,为天津、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做出贡献。随着时代发展,对外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我们也可以开始加紧筹划,使黄瓜、大白菜、菜花、杂交粳稻、优质小麦、保鲜技术设备等更多的科技产品走出国门,在海外开花结果,为世界农业做出应有贡献。

4.2.1 建设食用菌国家科特派创业产业链 主要开展食用菌菌种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提升优良菌种的制作质量,使食用菌菌种产业化生产水平与国际接轨;同时帮助种植户完成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生产模式的提升,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最后还要加强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研发,开展物流保鲜平台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整合,指导食用菌产业有序、科学发展。

4.2.2 建设设施蔬菜国家科特派创业产业链 参与国家蔬菜产区规划,帮助地方标准生产基地建设,提供配套标准化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蔬菜残株枝条落叶处理设施,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引入现代信息遥感技术,实现蔬菜生产环境实时监测;建立“一个基地、一个编码、一套档案”的管理模式,实现产品追溯全程可控。

4.2.3 建设奶牛国家科特派创业产业链 依托多年积累的奶牛繁育技术基础,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领先技术,持续不断提升种质奶牛遗传性能,建设国际领先的奶牛联合育种平台和种质奶牛培育基地,辐射带动天津市乃至全国奶牛产业整体升级;通过集成能量负平衡调控、奶牛疫病防治体系等新技术推广,努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在牧场的应用,建立高产奶牛精细化饲养模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实现全市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 500 kg以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云,王建春.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77-80.

[2] 王云.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79-82.

[3] 刘耕春,张要武,张国伟,等.天津市农科院“十一五”科研项目回顾与展望[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25-27.

[4] 叶凯,任红松,李进,等.社会不同群体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认知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2):51-54.

[5] 张国平.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农业经济,2010(6):50-53.

[6] 张方晓.丰镇市UNDP科技特派员示范项目运行情况及长效发展分析——以十八台村保护地蔬菜种植项目为例[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81-83.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典型现状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