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跨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2-12任中云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原跨文化文化

任中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在面向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走出去,引进来”不仅对市场经济奏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适用。在“引进来”上,我国做的比较好,能够虚心接受外国优秀文化,引进了一批国外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等等。但在“走出去”上,却显得很无力,甚至遭遇被国外抢先传播的尴尬境地。

一、中原文化的内涵

中原文化是以河南为中心,围绕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原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自上古时期就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在诸地域中最先跨过了“文明的门槛”,由这种文明衍生的文化,则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的范本。中原文化表层上来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但从深度来看,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除了历史的因素还由它本身的特性决定。

1.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它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等神话传说的起源地,是龙图腾的故乡,包括它的姓氏文化、语言文字都有华夏民族发展的印迹。

2.中原文化具有原创性。中原文化对整个中华文明体系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科技与中医、政治与经济制度、文字与哲学思想都是土生土长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史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

3.中原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例如汉唐时期对胡人文化的引进、对外来宗教的接纳。

4.中原文化具有开放性。中原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厚度辐射到各地,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有的甚至通过水路交通远播异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中原文化具有基础性。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主体、主干的地位。中原文化在与其它文化不断的融合交流中,自身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并由此催生了中华文化的形成。

二、跨文化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是指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信息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纵观古今中外,跨文化传播早已经出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外国的哥伦布航海、利玛窦来华等等都是跨文化传播。

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变为实际时,跨文化传播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随着传媒影视的发展,外国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开始被国人熟悉,好莱坞、日韩剧、宝莱坞,NBA等才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盛宴。跨文化传播改变了当下国人的衣食住行。

1.跨文化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各个阶段的教育把教学的重点扑向了英语,各大影院把焦点对准了好莱坞大片,日剧、韩剧占据各卫视的黄金时段,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不可否认的说国人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文化了。但由它催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深深的在影响着中国社会。

2.跨文化传播影响了中国的经济。肯德基、麦当劳成为国内快餐的佼佼者,家乐福、沃尔玛抢占中国的大卖场,香奈儿等各类奢侈品成为中国高消费者竞相购买的对象,Iphone各系列成为最热卖的手机,跨文化传播冲击了中国的经济,刺激了中国的购买力。

在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侵略和扩张,同时,更应该走出国门,增加国家的软实力,同各国文化一同绽放。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取得了成功,中原文化的传播也应该寻觅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中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2008年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可谓赚足了大众的眼球,该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故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该片获得了全球631744560美元的票房成绩,国人因一部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电影获得如此好成绩而骄傲时,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窘境,更是作为功夫故乡的中原文化值得思考的。

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以少林功夫、少林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少林寺成为了河南的中原旅游点,以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影视作品如《少林寺》、《少林小子》也不断进入国外的视线,可以说少林功夫走出了河南,走向了世界。但总的来看,中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并不健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1.未形成品牌力。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图腾文化、朝代文化、哲学文化等,但没有叫得响的品牌。长期以来大型的活动就仅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精品栏目只有 《梨园春》、《清明上河图》等少数节目。各地政府在发展中原文化时又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中原文化难以集聚,品牌效应难以彰显。

2.宣传跟不上传播的需要。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宣传是分不开的,河南的媒体及文化宣传部门对中原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与报业集团、电视台合作较少,在影视、出版传播上也没有大的发展,一些书籍和期刊仅在业内传播,没能发挥出大众传播应有的效力。

3.传承和保护遭遇困境。中原文化在面临跨文化传播的挑战时,本身面临着消逝的问题。尤其是像戏曲这类活的文化,难以吸引当下青年来学习,文化继承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另外,文化遗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政府有责任出资来维护文化遗产,但要想最终实现跨文化传播,就要在世界上争得名位。

4.中原文化未跟上时代步伐,内容缺乏创新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实现源远流长的根本方法。中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过程中,不能实现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仅仅将文化停留在“传”上,却不能利用有效的媒介“播”出去,把中原文化与网络结合才是未来的出路。

四、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整合文化资源。中原地区因特殊的历史地位、地理区位等影响,保守封闭的思想根深蒂固,转变思想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突破口。政府和宣传部门应该让当地民众看到中原文化的巨大经济潜力和文化价值,让民众主动担当中原文化的解说员。一些地方政府独占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不愿意与其他地方合作,造成了文化分散独立、形不成规模、品牌效应的缺失。政府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来发展中原文化,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中原文化品牌。

2.转变工作重点,打造文化品牌。政府不应该只是政策的制定者,更应该是政策的示范者。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应该转变工作的重点,在大力倡导发挥文化产业的同时,应该充分调研走访,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大型活动来推广中原文化,并把这种活动规模化、制度化、长效化,打造文化品牌。例如政府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老子文化编纂成书,发行到省内外乃至国外,并举行一年一度的拜祭老子大典,号召社会参与老子文化知识竞赛、征文等。召集国内知名导演拍摄老子纪录片等等。大型的宣传活动,必然为跨文化传播奠定舆论的基础。此外政府应该重视对中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补专业人士进行维护与传承,不能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原文化消逝。

3.转变宣传方式,抢占文化阵地。河南的主流媒体是宣传的主力,但影响力毕竟有限,很难延伸到国外。纵观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往往是通过影视、网络、主流媒体三大渠道实现的,在宣传方式上摆脱了说教式,偏重于击中受众心灵,引起情感共鸣。例如美国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它的创作与宣传技巧值得我们学习。《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传统人物的故事,迪士尼在创作时做到了对中国文化背景的了解,所以在宣传上也很得力,虽然讲述的是中国的人物、中国的故事,但最终宣传的却是美国的文化,通过歌舞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迪士尼风格依旧运用的十分自如。它的成功在于引起了中国受众的情感共鸣,可见导演在研究文化背景上下了很大功夫。中原文化要实现跨文化传播,也应该先了解国外的文化背景差异、意识形态的差异,最后求同存异,找到切入点,加深文化产品的创意,使中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根据国外文化背景,依托情感上的认同传播中原文化。

五、结语

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传播成为时尚的今天,中原文化也应该探索出走向世界的路子,为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原文化经历了尴尬的境地,面临着宣传不力、创意缺失、品牌不响等几大问题,转变思想的是前提,固步自封的落后思想是跨文化传播的最大阻碍,必须要转变过来。政府和宣传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该由制定政策走向实践,举办大型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打造出地区性文化品牌。转变宣传方式,抢占文化阵地是重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前提是让世界知晓、让世界认同。综上所述,中原地区只有整合资源、同心协力、加强创新,才能打造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中外皆可的文化盛宴,才能使中原文化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廖生智.影响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因素及对策[J].天中学刊,2010,(8).

[2]靳义亭.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思考[J].前沿,2011,(20).

[3]江凌.中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14,(1).

[4]韩莹.动漫美学与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浅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3,(6).

猜你喜欢

中原跨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谁远谁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