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2014-02-12李鸥漫杨海涛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李鸥漫,杨海涛

1.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省对外经贸合作厅,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逐渐地走向规范化发展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充满着创造性和无限的可能性,而现实社会的发展也是多元化,充满诱惑性的,大学生面对着多重的选择,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能力。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空间等信息化的传播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平台,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实践。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新媒体时代以其丰富的信息含量、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多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体验。受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的活跃、情感更加的丰富,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正在不断的拓展,接触到了更多新的文化知识,对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效果需要高校教育作为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不在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的信息获取渠道,逐渐过渡到以微博、微信、QQ等快捷的信息浏览模式。在这些信息传播平台上,大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现实的社会资讯和生活百态。开放性的媒体传播渠道,让青年人可以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最为直观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各自的价值判断,并在行为上做出具体的表现。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商业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以获取资本和利益为最终的目的。因此,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这对于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发挥新媒体的时效性和引导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多向度的思维模式

新媒体汇聚了人们广泛的想法和思维,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这就为当代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不同的思维感受。在这个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下,人们更愿意在一个匿名的交流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各种思维模式为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带来了启发,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很多危害社会的思想也会误导着青年人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容易被误导和引诱,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做出激进的行为,为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为自己的人生带来阴影。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多向度的思维模式急需正确的方向性的引导,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创新指明方向。

(三)多渠道的个性展示

当代大学生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个性特点,有着独特的想法和判断,这些个性化的想法和判断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展示提供了平台,在网络世界中,通过想象和创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展示,让人们看到青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青春活力。青年人是富有创造性的一代人,青年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带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和力量。高校是学生知识学习、储备和积累的最好的场所,青年人应该把握和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将个性释放、展示创新思维来参与到社会的竞争当中。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契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提升大学生思维的认知能力,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可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一)搭建师生网络交流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选择。新媒体时代将网络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走出课堂,在网络上拓宽发展的渠道,更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沟通,可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内心的困惑,减少师生间的交流的隔膜。

(二)强化理论教学的现实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立足于现实发展的教育活动。青年人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洞察和分析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就应该不断地推车出新。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新媒体及时掌握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和热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点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实践,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的很好融合。

(三)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集实践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科学。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后滞得不到学生和学校的重视,教学的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就需要寻求突破和创新。新媒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媒介,通过网络化的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深入,不断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渗透到网络化的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身上,传播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长效性。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挖掘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手段,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

(一)建立公共账号平台,实现课上课下双向交流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集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短暂的课时安排上想要将知识完全传授学生,并达到教学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新媒体创造了微信、微博、QQ等多样的交流手段,这些交流平台也是学生们所喜闻乐见愿意去参与使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建立公共账号平台,定期做信息推送,以学生们喜欢关注的形式传播正能量。用先进事迹鼓舞学生、用核心价值观去影响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感染,对学生进行反馈,听取学生的建议,解决学生们生活中担心的问题,实现课上和课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发掘热点社会问题,实现理论实践多重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用这种思想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学生们对于社会的现实问题都各自的见解,作为课堂教学就应该将社会问题引入到课堂,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带着思考进行学习,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辩论、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自觉的对社会现象进行判断,形成独立、自主、科学的价值观念,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世界,形成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实现道德法律合力规范

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引导和规范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培养大学生辨别良好信息的能力。网络带来的信息是复杂和多样的,其中有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也有萎靡消沉的负面信息。在鼓励大学生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加强正确的引导:一是营造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网络提高大学文化素养的新平台,网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而不能沉迷于网络。二是加强网络文化观的教育引导。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学习独立思考,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上的自由也有相应的法律约束,还要对大学生加强文化安全意识的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研究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是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其人生道路向前迈进的重要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重要举措。

[1]赵作伟.浅析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建议[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2).

[2]陈双喜.当前推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9).

[3]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6).

[4]张辉,张承承.微博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新要求[J].中国报业,2011,(1).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