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及德育对策研究

2014-02-12邱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思想道德德育

邱燕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及德育对策研究

邱燕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前大学生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在世界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作为高校德育一线的工作者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方向,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分析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增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高校德育;困境;对策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现状,表现为在校学生主流思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较高。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和问题,在日常的学生思想工作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分析

(一)道德理想的困惑:向往崇高与高尚道德理想的动摇

作为大学生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的艺术类大学生,“道德高尚”“健全的人格”“向往崇高”是他们普遍追求的道德理想。但在现实的学生工作中,“功利化”“低俗化”的道德倾向,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在物质至上的错误人生观的引导下,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变得虚无低俗,精神空虚,缺乏对人生意义的终极目标的思考。

(二)价值取向的困惑:高尚的艺术追求与功利、享乐主义的蔓延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艺术类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现状下,逐渐意识到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努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社会责任、专业精神,才能实现个人的艺术价值。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部分的学生保持了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体现个人的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但也普遍存在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具有显著的个人主义的功利色彩,热衷于自我发展、个人名利,没有把个人的艺术活动与时代、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三)个性发展的困惑: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规范的矛盾

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类学生普遍以最大化地表现和表达自己的个性为特点。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只有个性在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自身的艺术创新和发展才能有所发展。这种特点再加上目前整个社会个人本位大行其道,这种原本特殊的现象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普遍发展成不同程度的过分强调自我,不便于学生间的交流磨合,不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但如果在学习和生活及与人交往中,不同程度过分强调自我意识,不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影响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自由与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困境的另一重要方面,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搞艺术就是天性自由,过多的限制会抑制创作灵感的发挥,将艺术中的自由和个性照搬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常见的是在思想上、生活上追求标新立异,对于学校管理、家长的教导微词不断,通过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凸显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

(四)职业道德观念的困惑:职业道德的似有似无

艺术创作在较大程度上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特别需要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但这种思想的放任则会带来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不良后果,导致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等职业道德的丧失。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的政治理想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不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容易造成他们在今后的艺术工作和事业中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基本的道德准则。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开展自我教育

人类精神的自律必须以道德作为基础。学生德育工作必须以强化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核心,不但要重视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实现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教育。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由被动转为主动,只有将道德教育的目的转化成学生主体的需要,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

教学相长,对于高校教育工作主体的教师来说,一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会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过去的艺术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而现在大学经过扩招,教育的体制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所以,“自主化”教育的理念可以更好地面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激增的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让育人者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更自由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们的德育教育,由外向内转变,由教会学生顺从向教会学生选择转变。

(二)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积极推进情感教育

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和信任感,人际交往中情感上的愉悦,使人在精神需要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唤醒大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主动意识,增强道德自律力,这些都有利于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不仅要传授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在人际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自立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

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处于各种思潮与观念相继出现的崭新的时期,大学生群体思想尚未成熟,鉴别能力不足,在日常的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常常使得他们容易陷入紧张、抑郁、迷茫的心理状态。因此,及时地疏导、适当的帮助有利于人际协调交往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学习环境,着力培养和谐、温馨、情真意浓的人际关系。对于艺术类学校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想法活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是他们的优势,因此在艺术类学校的校园活动中,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能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让他们在交往实践中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处事、学会做人,而且在活动中满足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尊、自律、与人合作等社会品质。

艺术类学生相对于一般文科学生,从特点上总体来说主要表现为情感丰富,自我意识较强,情感体验和宣泄的方式大多体现在创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特殊的特点和形式造成了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和真实的想法向别人倾诉,面对这些学生,情感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学生真诚的情感交流,不仅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方式,我们能了解学生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动态,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在工作方法上不仅要善用制度严格管理要求学生,而且还要善于总结,从思想的深层次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学会从人情的角度进行管理。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逐步完善人的气质、人格、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是否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同时也对个人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艺术院校中,普遍存在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因此,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端正文化课程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人文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在增强文化沉淀的同时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高管理队伍自身的艺术素养,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艺术类大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既是管理的难点,同时也是可利用的优势。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要做到管理的科学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管理的人性化。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强化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修养,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心灵的导师。

此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我们顺利有效地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干部特点表现为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强,在学生中有广泛的号召力,是协助老师进行学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好学生干部的正能量,让学生之间有正能量的传递,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五)融合美育与德育,努力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与德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都是人们在追求人类真、善、美过程当中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应结合自身专业的优势,找到与实际和专业发展的结合点,有效地开展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走入社区艺术便民、关注弱势群体、利用寒暑假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高雅艺术走入校园等,利用艺术所提供的真善美、假恶丑的知识,引导学生以美导善,明辨是非,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付诸实践,这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团组织及学生社团,要充分利用艺术院校文化鲜明的导向性、广泛的参与性的特点,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他们吸引过来,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类结合时代主题的教育展览、专业展览、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提升大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朱小蔓.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何其鑫.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6(12).

[4]李晓.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 2008(15).

[5]白瑾.谈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艺术探索,2007(2).

G641

A

1673-0046(2014)4-0069-03

猜你喜欢

艺术类思想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艺术类专访心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