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中的文化移植——以《红楼梦》中饮食文化词的翻译为例

2014-02-12尹周红沈玲萍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音译译者译文

尹周红 沈玲萍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但是,由于地域、宗教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影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的文化信息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具有正确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准确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词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翻译中如何保留并传达其中所富含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对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本英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对其中有关饮食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两个译本处理饮食文化词的具体翻译方法和异同之处,探讨文化移植的具体方法。

2.《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中国自古有俗语云“民以食为天”,从中可见饮食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不仅语言生动丰富,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饮食文化的描述尤为突出。纵观《红楼梦》,关于饮食文化的内容散见于各章各回,其中提到的饮料、酒水、茶点、菜肴等大多是精品,代表着清代前期饮食生活的最高水平。据统计,《红楼梦》中的食物多达180多种,这些饮食的特点可以用“精美、和谐、典雅”[1]来概括。从第一回到第八十回,除平时一日三餐外,仅有名目的设宴庆贺,就有68次之多,约占总回数的85%。[2]总之,大到满汉全席,小到各类小吃,无不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随着场合的不同,不仅吃的东西不同,吃的方法不同,而且环绕着吃,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的矛盾斗争都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面前,给吃增添了诗情画意,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但若译者不能深刻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那么在对此书进行翻译时,不仅不能很好的传达书中具有文化含义的饮食词汇的意义,而且译文读者也不能很好地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从而理解《红楼梦》的深刻文学价值。

3.《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现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在英译本中,影响较大的是杨宪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杨宪益的翻译思想以“忠实”为第一要义,而霍克斯以向读者传达阅读《红楼梦》时所获得的愉悦为翻译目的,因此两人对小说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存在较大差别。总的来说,杨宪益夫妇旨在尽可能多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因此多采用异化手法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而霍译主要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策略,力求使读者易解,但也在多处采用了异化策略。

所谓异化是指由于移植进译语文化时,外来文化进入到译语文化中所产生的变异,异化翻译的目的主要是文化交流,文化是第一位的,而信息是第二位的;而归化是指转换翻译进译语文化时,将源语的文化因素做某种改变和调整以迎合或适应译语文化的表达,归化翻译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因而信息是第一位的,而文化是第二位的。异化翻译要尽量保留差异,对文化进行移植;归化翻译在内容与形式不能兼得时要放弃源语中的文化要素,消除差异,进行调整和改变。[3]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异化主要以直译和音译等翻译方法为主。

3.1 直译

《红楼梦》中有很多中国传统特色美食,如红稻米粥 (congee made from special red rice)、燕窝粥(bird’s nest broth)、 菱粉糕 (caltrop cakes)、 鸡油卷(chicken-fat rolls)等。这类食品的名称一般可采用直译,这样既能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流畅,达到与原文近似的语言效果;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和情调,起到了传播源语文化的效果。[4]

如在《红楼梦》第十四回里有这么一句:

…(王熙凤)及收拾完备,更衣盥手,吃了两口奶子糖粳米粥,漱口已毕…[5]

杨译:By the time she had finished her toilet,sipped some 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 and rinsed her mouth…[6]

霍译:After having completed every arrangement for the day,she changed her costume,washed her hands,and swallowed a couple of mouthfuls of milk.[7]

对此例中的“奶子糖粳米粥”,两位译者的译文相差甚远:杨译为米粥加牛奶,Hawkes干脆直接译为牛奶。事实上,此处的“奶子”是满族人对乳品的总称;粳米营养丰富,是大米中的上品,在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此粥的做法是用粳米做成稠稀饭,再注入鲜牛奶和粥搅匀同煮片刻,吃时撒上糖即成。让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凤姐吃这样一种营养丰富的粥既符合她的身份,也符合中国人的健康养生之道。按Hawkes的翻译,凤姐早上只是空腹喝了点牛奶,误解了原文的信息。而且这种空腹喝奶的饮食方法对肠胃不好,与贾府人向来讲究养生之道有矛盾,也没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中隐含的饮食文化。[8]翻译既是信息交流,更是文化交流,因此此处杨译明显更胜一筹。

再如《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中提到“巧媳妇也做不出没米的粥”,这是从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来。米和粥是中国人的常用食品,国外虽有米,但很少做成粥。虽然在英语中有一个差不多的词porridge,但是这个粥并非是用大米做成的,而是用燕麦和牛奶做成的。因此,杨宪益将此句直译并适当转换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他用meal代替了porridge。而霍克斯的译文则是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在霍的译文中他直接舍弃了米和粥而是用bread和flour代替,经过这样的归化处理,原句中含有明显文化特征意义的米和粥就消失了。

实践已经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类似 hotdog (热狗)、cocktail(鸡尾酒), 绿茶(green tea)这样的直译通常并不难为读者所接受。因此,在翻译文化特色词的时候,直译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法。

3.2 音译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在译入语中找不到等值词汇来翻译,很多译者采取了音译的方法来翻译一些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既可以使翻译简便迅速,又可以保持源语的特有风味和文化。事实上,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成功的例子,如marathon(马拉松)、bungee(蹦极)、shampoo(香波)、bowling(保龄球)、microphone(麦克风)、cookie(曲奇)、sandwich(三明治)、coffee(咖啡)。这些词汇逐渐被译入语读者接受之后,还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很多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已经逐渐被外国人接受和喜爱,在译成英语时很多用的也是音译的方法,如豆腐(tofu)、荔枝(lychee)、气功(qigong)、太极(taiji)、武术(wushu/kongfu)等。现在很多学者还认为 类 似 两 会 (lianghui)、 户 口 (hukou)、 折 腾(zheteng)、城管(chengguan)这样的词也可以用音译法来翻译。[9]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这样写到:黛玉笑道:“大节下的怎么好好地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杨译为:…Are you fighting for sticky rice dumpling?霍译为:… Have you been quarreling over the rice-cakes?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由糯米而不是面粉或米做成,因此若读者看到霍克斯的译文,一定会疑惑什么是rice-cake。而杨的译文虽很好的表达了粽子这一名词,但也显得过长。事实上,不仅是粽子,很多中国传统的食物,如饺子、包子等并不需要翻译成steamed dumpling,虽然这样的译文说明了这类食物的做法和成分,但是每一个都煞费苦心地如此翻译,不仅增加了译者的工作,而且抹去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容易使读者迷糊,因此笔者认为可直接将它们译成zongzi,jiaozi,baozi。实际上,很多表示食品、度量衡单位等民族特有事物的名词用音译法有助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词汇会慢慢为外国读者所熟知和接受。

再如《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名茶饮品的描写。茶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土壤,经过几千年的社会沉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茶文化。作为封建贵族世家,品茶论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翻译这类茶名时应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文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在这一点上两位译者采用的译法有时相同,如四十一回中的“六安茶”,两位都采用音译的方法,杨译成Liuan tea,霍译为Lu-an tea。但有时又有所不同,如八十二回中写道:

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

杨 译 :With a faint smile Tai—yu told Tzu—chuan,“Brew a cup of my Lungching tea for the Second Master.Now he’s studying we must treat him with more respect.”

霍 译 :A faint mile crossed Dai—yu’s face.“Nightingale,would you make Master Bao a couple of Dragon Well tea?We must see that scholarship is suitably rewarded.”

黛玉泡给宝玉的龙井因产于西湖龙井村附近而得名,加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权力、富贵,因此用 “龙井”命名这种茶使其具有了一种高贵的气质。杨译采取音译法将其译为“Lungching tea”,力图保存源文的文化含义,使译文具有异国风味,但对不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来说,恐怕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领略原文的文化韵味。若能适当加以注解,可能更好地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源语与译语的文化等值移植。霍译将其直译成“Dragon Well tea”,虽然能让读者把茶和“龙”及“井”联系起来,却不能确切表达该茶的文化意义,因为早在被誉为 “英格兰的民族史诗”—Song of Beowulf当中,龙就被描绘成了一种口中能喷火的邪恶怪物,因此译文读者肯定会迷惑黛玉为什么要用这种“怪茶”招待自己的情人。[8]

4.结语

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会被打上独特的文化烙印,富含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中,传递具有文化含义的词至关重要。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10]因此语言翻译更是建构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信息交流活动,涉及如何沟通和移植异域文化,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从上文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杨译和霍译在处理饮食文化词的时候都采用了直译和音译法,不过杨译更加注重向译语读者传达中国的文化,因此更具异国情调。而霍译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有时候忽略了中华文化的传达。

《红楼梦》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宝典,其中关于饮食文化内容的描写精彩绝伦,无人能及。如何利用翻译这一文化传播工具把书中丰富的文化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外国读者,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需要广大译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选择了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才能成功地对原文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移植,从而实现文化的等值传递,使译文读者领略到原文深刻的文化内涵,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1]吴斧平.精美和谐典雅——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7-59.

[2]刘 桓,李夕聪.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55.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87-491.

[4]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5-96.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7]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Books,1978.

[8]戴清娥,杨成虎.《红楼梦》英译本饮食名称翻译的对比研究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80-84.

[9]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81-282.

[10]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8-19.

猜你喜欢

音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英文摘要
弟子规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