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4-02-11鲁德安李苒苒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烟剂百菌灰霉病

鲁德安,刘 颖,李苒苒

(北辰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北辰 300400)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是重危害、高损失和普遍发生流行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菜农的防治技术水平,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在长期深入生产一线服务菜农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现分述如下。

1 防治现状

1.1 注重化学防治 方法单一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化学药剂防治比较省工省时,是多数菜农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的第一选择或是唯一选择。对防治效果好,能降低产品农药残留、无污染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等其它防治措施很少采用。

1.2 缺乏科学防治意识 重复使用杀菌剂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菜农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不见病不用药,见病才打药。在防治上错过施药最佳时期,导致施药后防效差,效果不理想。另外,对杀菌剂的类型不了解,往往重复使用同种或同一类型的药剂,造成病原菌对这些杀菌剂普遍产生抗药性。因此,用药量随意加大,防治次数逐渐增多,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产品质量。

1.3 生态防治意识淡薄 怕麻烦 图省事

采用变温管理,高温闷棚,湿度调控等措施是预防保护地番茄灰霉病非常有效的方法。既能减少农药残留,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但是,多数菜农嫌麻烦,怕费工,不管天气如何,棚室内温、湿度高低,风口打开,一天不动,长期以往病菌适应了这种环境,使病原菌积聚,在防治上比较困难,最终造成了经济损失。

1.4 施药器械落后 喷药不细致

目前使用的器械均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劳动强度大,容易损坏,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受到影响。在操作时由于压力的不均衡,导致雾化有粗有细,造成药液覆盖不全,防治效果降低。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用金棚1号、粉冠一号、中研988、硬粉1号、粉利王、上海903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2.1.2 培育壮苗

培育无病壮苗是丰产的基础。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m2用混合药10g加细干土20kg,1/3撒入苗床,2/3覆盖种子。

2.1.3 高温消毒

定植前7-10d,选择晴天密闭棚室,使温度升到最高,连续3-5d,通过高温杀灭附着在棚室内的病原菌,减少菌源。

2.1.4 增施有机肥 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是番茄抗病丰产的基础。定植前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4000~5000)kg/667m2,磷酸二铵30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结果期每次追施尿素15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钙镁肥10kg/667m2。适时喷施叶面肥,以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充分供应,增强植株抗病性。

2.1.5 高垄地膜覆盖

膜下灌水,此项措施能有效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减少浇水次数,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

2.1.6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改善透光条件,保留3穗果摘心的,密度(4200~4400)株 /667m2,保留 4穗果摘心的(3600~3800)株/667m2。及时整枝打杈,摘掉下部老叶,有利于空气流通。

2.1.7 浇水时通风 浇后排湿

浇水是保护地内湿度的主要来源,控制浇水次数是降低湿度的主要途径。浇水应在睛天上午尽早进行,同时加大通风口,浇后待水下渗,立即关闭通风口,使棚室内温度升至30~33℃,保持1.5h,然后迅速放风排湿;隔3h后,当温度降至25℃左右时,再闭棚升温至30~33℃持续1h再放风,连续3d,可有效降低棚室内湿度,减少发病。

2.1.8 清洁菜园 减少侵染源

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棚室内的植株残体,减少菌源。及时摘除残花瓣,病叶、病果和病枝,集中深埋,以断绝循环侵染途径。清洁菜园是减少初侵染和再侵染的关键。

2.2 生态防治

2.2.1 变温管理

运用通风换气调节棚室内温、湿度,是防治灰霉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晴天时晚通风,使棚室温度迅速升至25~30℃,达到30℃时通风,最高不超过33℃。中午25℃,下午25~20℃,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夜间保持17~15℃,天气不好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通风换气。

2.2.2 高温闷棚

选晴天上午10h左右关闭通风口,将温度计挂在番茄生长点附近,使棚室内温度升至35~40℃,保持2h,然后缓慢放风降温至25℃以上。闷棚期间应不断检查棚温和植株生长点的情况,严防高温灼伤。采用此方法2~3次,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

2.3 化学防治

2.3.1 定植前预防

定植前预先对棚室内的土壤、架杆、棚膜、后墙及农具等进行喷淋式的表面灭菌处理。常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600倍液。

2.3.2 蘸花时加药预防

根据番茄开花坐果特点和灰霉病的花期侵染规律,在蘸花时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防止病菌侵入。

2.3.3 结果期注重保护

番茄结果期极易感染灰霉病,应注意施药预防。喷药时周到细致,重点喷花和果。棚室前部湿度高,常先发病,应重点喷施。

2.3.4 科学选药

主要是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药剂,注意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之间的交替或混用,既可有效的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又能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方法:①晴天选用喷雾法,常用药剂: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7-10d,连续3次。②多云或阴天选用粉尘法或烟薰法,常用的粉尘剂有:50%百菌清、5%扑海因、5%速克灵和6.5%甲霉灵,每次1kg/667m2。于傍晚闭棚后由里向门口倒退喷粉,间隔7-10d一次。常用的烟剂有20%腐霉百菌清烟剂(200~400)g/667m2;25%甲硫百菌清烟剂(200~300)g/667m2;10%百菌清烟剂(200~400)g/667m2。在傍晚闭棚后,分散多点,由里向外依次点燃,闷薰一夜,间隔7-10d一次。

猜你喜欢

烟剂百菌灰霉病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百菌清残留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烟剂怎样施用不产生药害
“敌敌畏”烟剂防治板栗淡娇异蝽试验
烟剂农药使用技术要点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