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从肝肾论治骨质增生

2014-02-09于晖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肝肾关节

于晖曜

(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八病区,江苏 金坛 213200)

骨质增生症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且伴发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部位主要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1],并对患者生活带来不便。西医目前主要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补钙、理疗、手术治疗,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尚无有效疗法[2]。中医将本病归属“痹证”、“骨痹”、“膝痹”等范畴。研究显示,本病发病与肝肾亏虚有一定关系。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中“肾主骨、肝主筋”之理论,从肝肾论治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骨科门诊收治的骨质增生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43~64岁,平均年龄(48.43±8.2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2.32±1.09)年;膝关节骨质增生13例,颈椎骨质增生14例,腰椎骨质增生10例,足关节骨质增生8例;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49.43±8.5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60±1.12)年;膝关节骨质增生15例,颈椎骨质增生12例,腰椎骨质增生11例,足关节骨质增生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

①1个月内患者患病关节多数时间处于疼痛状;②关节液检查结果和骨质增生相符;③ X线检查关节边缘存在骨赘;④关节晨僵时间不超过30 min;⑤关节活动可听见摩擦音。符合①②或①③⑤或①④⑤即可诊断为骨质增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受试者知晓或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骨质增生诊断标准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不按规定配合治疗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同类中药或影响疗效判断的药物;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和急性关节损伤患者。

1.5 方法

对照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647),1次2粒,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益肝补肾汤治疗:熟地黄20 g,续断15 g,淫羊藿12 g,怀牛膝20 g,制首乌15 g,白芍20 g,山茱萸10 g,杜仲12 g,桂枝10 g,当归15 g,薏苡仁30 g,续断12 g,独活12 g,海桐皮、炙甘草各10 g。以上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下。2组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断。

1.6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代表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其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位置,医师根据其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分。

1.7 疗效评判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5]: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如常,活动自如;好转:症状与体征减轻或部分消失;未愈:经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 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5142749111△对照组451023127333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2显示,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增生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本病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或退化,导致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形成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致使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就会发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且易复发,给患者经济、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直接补充软骨基质,刺激蛋白多糖、聚集蛋白聚糖及核心蛋白的合成,抑制软骨降解,并通过反馈促进软骨细胞代谢活性,恢复及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功能,同时还能够抑制关节内多种降解酶的活性,起到保护软骨、治疗骨性关节炎作用[6],但存在一定副作用,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胃肠道不适。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痹证”、“骨痹”、“膝痹’等范畴。对本病的观察与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说明痹证与风、寒、湿邪气侵袭有关。临床又根据其感邪偏重分为风痹、寒痹、湿痹,但其发病的根本在于肝肾。这是由于本病临床表现以腰部、关节、屈伸、转侧不利或关节疼痛、麻木,而人体之筋、骨功能的正常与否和肝肾有相关性。《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后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筋是构成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筋有赖于肝血濡养,才得以维持其约束骨节、连结肌肉和主司运动功能。肝之阴血亏损,不能充分润养筋,就会造成各种筋的病变[7]。此外,《素问·六节藏象论》亦提出:“肾者,其充在骨。”人体骨骼起支持人体作用,而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表明骨之功能正常皆赖于骨髓的营养,若肾精不足则表现为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故病在奚谷……是以知病之在骨也。”若肝肾亏虚再复受风寒湿邪外袭,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肢体失养,就可出现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8]。而人体筋膜附着于骨、连接关节,筋骨的功能正常不仅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同样也离不开肾阳之温煦,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如因劳累过度、耗伤肾精,亦可累及肝血不充,筋失所养,出现腰脊屈伸不利、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9,10]。此外,人过半百,肝肾渐衰,难以充盈筋骨,骨枯髓减,多加重骨骼进而变形,筋不得滋润则出现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因此本病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年以上,以肝肾不足为本,脉络瘀阻为标,治疗重在于补益肝肾,佐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益肝补肾汤以熟地黄、山茱萸、续断、淫羊藿为君药,以熟地黄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山茱萸入肾肝二经,可温肝经之血,补肾脏之精,暖腰膝而助阳气;续断辛温破散,既能活血祛瘀又可壮骨强筋,疗伤止痛;淫羊藿可补肾阳、健筋骨、祛风湿;怀牛膝、制首乌、白芍、杜仲补益肝肾、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以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益精髓;怀牛膝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制首乌和白芍配伍可补肝养肝,四药进一步增强君药之补益肝肾之作用。桂枝、当归、薏苡仁、独活、海桐皮共为佐药,以当归之辛行温通,可活血行气、通脉止痛;桂枝温通经脉,可助当归之行血止痛之效;薏苡仁、独活、海桐皮三药联合,能增强其祛风除湿、疏筋活血、祛瘀止痛之效;炙甘草既可调和诸药为使,又可配合白芍酸甘化阴止痛,全方配伍能补肾填精、柔肝补肝、祛风除湿,正和骨质增生之病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肝补肾汤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骨质增生与肝肾亏虚存在一定相关性,从肝肾论治本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1] 曾六九.活血祛痹汤治疗骨质增生疼痛18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204.

[2] 李旭升.自拟抗骨增生汤治疗骨质增生10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2):297.

[3] 胡哲,曹绍雄,周方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172.

[4] 黄萍,曾云山.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12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0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6] 施桂英.骨关节炎及其药物治疗的最佳选择[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3):129-131.

[7] 李志安. 肝与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10-11.

[8] 周玉明.从“肾主骨、肝主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337.

[9] 齐玉龙.补肾平刺汤治疗骨质增生96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6):13.

[10] 谭邦华.骨质增生从肾论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88-389.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肝肾关节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自然老化现象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