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管理视角下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
——第五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02-05诸立尚张敏霞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社区专业

诸立尚,张敏霞

(1.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80; 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北京 100048)

知识管理视角下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
——第五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综述

诸立尚1,张敏霞2

(1.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80; 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北京 100048)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COP)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日益蓬勃发展,并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在COP这种学习型组织中,是如何实现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将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数字故事作品实现教师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学创新,并总结了基于网络学习社区教师的知识创生与知识管理过程与方法。COP正在助力教师的专业学习从1.0时代向3.0时代努力迈进。

知识管理;知识创新;教师专业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达符·理查德(DuFour Richard)等人指出的,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1]。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领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最近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已有证据显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COP)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日益蓬勃发展,并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2]。

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教师知识管理与创新将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2014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鼓励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与分享[4]。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知识的价值已远超学校硬件设施、设备的价值,教师的知识是支持教育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与资产,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为了研讨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中的知识管理与创新,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带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12日至14日在湖北省赤壁市隆重召开。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共115个单位约4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紧紧围绕会议主题“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将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用的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等实践性知识,但教师自己对这些知识往往又难以用语言文字明确地表达出来,更不用说将这些体现教师智慧的知识传播出去。然而,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通过课堂观察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归纳,可以将教师丰富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的实践性知识呈现出来,并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迅速扩散,从而推动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创新,实现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

1.多屏互动智慧课堂—支持异地课堂间的知识流动与协同

多屏互动智慧课堂是38节优质现场课中尤其吸引参会者关注的特别现场课,授课教师是来自首批COP项目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的官雪莲老师。课堂不仅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甚至班级间的合作学习,更是运用先进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师的灵活引导,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小组意义协商、班级整体知识汇聚的认知过程,深化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拓宽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应用。同时,由于会场内外的两个班级学生间存在明显的知识势差,即两个班级学生群体的异质化特征显著,教师利用了视频互动直播技术,通过提问、回应、质疑、分享等活动,使两个学生群体间产生了明显的知识流动,实现了互有优势的资源在两个课堂间流转,从而实现了师生的协同知识创生。

2.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支持的教师知识创生

教师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实践性知识的获取、应用、推广以及创新。实践性知识是关于如何教和如何支持学生学的知识,是一种典型的隐性知识,教师专业学习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是指课堂中的模式数据、关系数据、结构数据和行为数据等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作为一种绩效评估方法能够更多地关注课堂情境下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并且能够在关注与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同时,支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深度对话[5]。COP项目团队十四年来扎根中小学课堂,建立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并培养了大批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课堂观察研究。

COP会议对包括主会场现场课在内的38节理念新、技术新、学法设计独到、教学策略新颖的现场展示课,做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支持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提取。在现场授课的同时,由COP项目团队和COP项目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课堂观察团队进行了S-T分析、有效性提问、问题类型分析、对话深度、教师回应等多个维度的定量记录与分析,并在课后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分析与研讨,提取出了丰富的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并凝练出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等实践性知识。

例如对北京市东城区某授课教师的课堂数据分析显示:对话深度数据高于常模,师生行为转换率高于常模,常规管理性问题低于常模,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比率高于常模等数据,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证据、教师的课堂行为证据等,COP项目团队提取出这名教师的教育信念知识是:教师通过问题设置、教学情境设置等来帮助学生自主获取初始信息,并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对话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认知权,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具有的策略性实践知识:善于利用问题设置来引导学生思考的策略,善于使用信息化情境策略,善于使用追问策略等。这些实践性知识的提取,不仅对执教教师今后形成并固定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教学理论有益,对观摩课堂的其他老师也深有启发。

现场课的教学呈现出了:教师提出了一定数量的创造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设置了一定比例的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课堂对话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三级和四级对话深度等特征。这些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能通过知识服务有效地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等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高效地推动并改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优质有效的专业学习。

二、通过数字故事作品实现教师知识的传播与分享

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DST)是一种可视化的多媒体形式的故事讲述。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现实生活等多个角度,做教法、学法、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反思而创作生成的DST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教师创生的知识产品。DST与其他反思方式相比更直观生动和易于共享传播,教师可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表现并传播共享。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78份DST作品,经过中央电教馆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份。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在大会上进行了展播与交流。

中小学教师和COP助学者们用自动录播系统、录屏软件、PPT、DV机、手机、手写板、画图等工具创作的DST作品主要有四类。教法反思类,如深圳市宝安中学附属小学潘翠君老师的作品《为啥我们的土豆浮不起来呢》;学法反思类,如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葛丽霞老师的作品《追问》;情感教育反思类,如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梁霞的作品《爱生小故事:心灵成长》;COP项目助学策略反思类,如《我的助学秘籍—导向策略》等。

反思性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中的一种。教师的反思总是被嵌入进“实践性知识”中[6],或被嵌入教师在课堂中所经历的反思性实践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反思是改变教师实践的重要成分,教师反思被看作是教师协调他们的信念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关键[7][8]。

三、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学创新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是指在现代化的学校中,校长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化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处理,支持其决策并激励和影响全体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超越的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高是COP项目中校长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在COP项目中校长不仅可以借用COP项目专家团队这一外脑,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本校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课堂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的程度等进行深入细致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评价,从而形成校长基于数据的证据链的决策依据,大幅度提高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科学、快速地发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堂观察,为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周强校长带来了题为《课堂观察技术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互补与互证》的报告。周校长首先从目的、基础、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比了定量与定性的课堂观察技术,认为定性的研究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研修的方向,定量研究则提供了数据证据的支持,定量研究为定性研究提供了客观性的检验。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引领与支持。山东省威海市凤林学校张志刚校长的报告《搭建靠谱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介绍了COP项目对学校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张校长指出,教师们从COP学到的各种新理论与新技术成为了真正的教学创新的源动力,COP项目给了“COP人”调试理念与实践落差的机会,让教师热爱教学研究,并在观点碰撞、思想交融中,重构了教育信念,重新调整了教学实践,重新找回了教育自信。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的贾小茹校长在《COP项目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与教师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善相呼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技术,脑中有方法,是COP引领了方家胡同小学的教师教学创新。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的周英校长做了题为《办教师幸福的学校》的报告。周校长指出,现代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在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与教师的成长之路高度融合。与COP项目的相遇,让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课堂等这些展望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四、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教师的知识创生与知识管理

1.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网络构建与管理

COP项目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提出了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三个重要命题:教师的专业学习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专业学习具有高度复杂性;COP作为在线的学习型组织以及教师知识管理的新途径,能够有效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她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给出了COP项目的解决方案,即从知识通道、知识主体、知识服务和知识活动四个方面构建教师知识网络,并利用知识势差、四条知识通路、三种知识服务和多种基于知识发酵的知识活动,创造性地解决了教师专业学习中隐性知识的获取、应用、扩散和创新等问题。王陆教授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展示了COP项目中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个人与组织的知识累积的生态循环过程,能够产生递增式的COP教育智慧积累。由于知识管理而生成的COP知识生态系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智慧资本,是教师自主形成敏锐的教学行为改进决策能力的基础。

2.在线学习社区的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

扬州大学的冯锐教授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学习社区的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由最初的Web1.0的聚众时代,迅速迈向Web2.0的分众时代,至今发展到Web3.0的个性时代。在线学习社区的学习是知识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流动和创造的过程,社会关系的网络规模决定知识扩散的范围和路径,而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用户群及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响知识扩散的广度,用户网络行为影响知识扩散的深度。COP在线实践社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主题会话活动、引领并实践学习任务,能有效促进教师个体对知识的接纳和再传播,使教师的知识创新有了支撑,是Web3.0时代的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途径。

3.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华中师范大学王继新教授从教育质量观出发,以发展实践为线索,积极深入教育一线,通过长时间走访调研,发现了湖北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现有教师年龄偏高、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等问题。而中央电化教育馆开设的教学点与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改善这些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升该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教授还介绍了教育部针对地区差异所颁布的多项惠教工程,如宽带中国工程、改薄项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这些信息化措施对促进全国的教育均衡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基于未来教室建设的装备技术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丁书林主任从研究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出发,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发展空间是极大的”观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室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体现为学科化、大空间、专业化与融合化,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等装备技术的广泛使用;教室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各种现代化设备还使教室与教室之间、师生之间等建立了广泛的连接。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室环境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室也是教师最强大的学习情境。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综合性的研究,以促进人的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未来教室装备技术的立足点。

五、结束语

教师专业学习正在从1.0时代向3.0时代努力迈进。教师专业学习1.0时代是以经验学习为特征的,即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抽象概括出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以此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这样的循环中螺旋上升;教师专业学习的2.0时代是以大数据支持的行为科学为核心的,即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课堂诊断,促进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改善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学习的3.0时代是以知识科学为核心的,即以知识科学为指引,以知识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语义网络进行知识创生、知识加工、知识传播和知识分享等环节和过程,完成多向度的知识流通与创新,形成多样化的价值观。

[1]DuFour Richard,DuFour Rebecca.,Eaker Robert.On Common Ground: The Power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R].Bloomington,Indiana: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2004.

[2]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9):30-42.

[3]教师厅[2014]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Z].

[4]教基二厅[2014]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Z].

[5]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2,(1):61-72.

[6]Cochran-Smith,M.& Lytle,S.L..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A].Iran-Nejad & P.D.Pearson (Ed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C].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99.249-305.

[7]Breyfogle,M.L..Reflective States Associated with Creating Inquirybased Mathematical Discourse[J].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5,11(2):151-167.

[8]Thompson,A.G..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Instructional Practice[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1984,(15):105-127.

诸立尚: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教育(zhuziren@sohu.com)。

张敏霞: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zhangminxia01@163.com)。

2014年10月19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Based on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Zhu Lishang1,Zhang Minxia2
(1.Colleg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0;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raining.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 as an ideal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attention day by day.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OP organization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big data of teaching behaviors in classroom,COP can converse the tacit knowledge into explicit knowledge of teachers.COP can spread and share teachers’ knowledge through digital storytelling works.COP can also promot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with principals’ leadership.The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nowledge cre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methods in COP.COP is assisting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from 1.0 era to 3.0 era.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Innov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G434

A

1006—9860(2014)12—0109—04

猜你喜欢

实践性社区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刍议音乐“新课标”的“实践性”观点及其应用
构建实践性语言环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