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考英语改革下如何开展英语教学

2014-02-02陈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交际考试英语教学

陈娟

(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教改创新】

探究高考英语改革下如何开展英语教学

陈娟

(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在不断推进高考英语改革的情况下,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否如前?英语教师的地位是否会降低?这些疑问深深困扰着英语教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本文试图通过在对英语教学的地位和英语教学机制的改变上探讨如何开展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改革;高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在各路专家学者就考试新政策发表意见的同时,各种讨论也在英语教师圈中进行着,“改革后学校还重不重视英语学习”“新政策下该怎么教英语”“教学方式该如何变化”……一时之间,英语教师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高考英语改革,消除教师的顾虑,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成了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如何正确认识高考英语改革

首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英语教学进入了怪圈,学了十几年英语,应付考试没问题,但能够和外国人交流的不超过5%。英语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加速英语教育本质的回归,走出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怪圈。其次,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避免考生临场发挥不良,减轻考生负担,使高考集中考试的科目减少一门。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

二、重视英语教学

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尤以“2016年高考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这一条最为引人关注。英语分值的下降,以及最近其他省份陆续出现“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传言,都让一些家长产生这样的揣测:对于今后的中小学生而言,英语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降低了,而一些不喜欢学英语或者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则欢呼雀跃,认为可以不用学英语了。显然,这种想法是对改革的错误理解,降低高考英语分值并非弱化其重要性。2011年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阐述: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少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最快时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和新鲜事物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成年人而言,学习外语的心理负担轻,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不怕犯错,乐于表现,记忆力好,这都是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因此,为8~15岁的学生开设英语课程,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丰富认知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包括升学、接受职业教育以及就业等,奠定有利的发展基础。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交流语言——英语。

三、注重文化的双向导入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从学习英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历史典故等。而英语学习更应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际过程,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学习者既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他人,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自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学习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更好地输出了本土文化。

在中国英语教学实践中,虽然文化教育的比重在日益增加,但中国的英语教和学都是以英美文化为中心,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却严重缺失。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本民族文化,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忽视了本土文化的输入,作为交际主体的中国人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从丛教授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ChineseCultureAphasia)(从丛,2000)。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渗透力度应当并重,倡导“双向文化导入”,在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加大对中国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和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也具备能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让语言真正成为文化间合作交流的桥梁,亦有益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教学方式更灵活,以兴趣培养为主,注重实际运用

变“注入式”、“满堂灌”为启发诱导,人情析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语言的本质特征。在教给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怎样运用英语的本领。“听”是一项重要的输入,“说”是一项重要的输出,在日常教学中应促使学生有效的输入和输出。随着英语口语训练的增加,学生口语能力的上升,更加激励着教师用英语口语进行授课,学生用口语进行作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境,使学生亲临其境。在一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老师当导演、合作者,对学生的语言实践做指导,让表演进入课堂,将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获得语言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英语交际,从而敢于开口、易于开口、乐于开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形成了听与说、输入与输出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重视口语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英语的口语交流,避免了“哑巴”英语的尴尬,促使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与讲英语的人交流时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对英语教育的极大促进。

高考改革是推动英语教学回归本质的第一步。英语教师应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抓住语言学习中兴趣是第一位的原则,开展英语教学,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G632.0

A

1674-9324(2014)40-0039-02

猜你喜欢

交际考试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