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支教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探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2014-02-02赵文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支教职业道德教育

赵文龙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贫困地区支教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探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赵文龙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我国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地方经济本身落后,财政来源极为有限,加之恶劣的自然条件,反应在教育上,自然没有“源头活水”。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支教教师成为这一地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力军。但是,就这几年被支教地区教育教学状况来看,支教现状不容乐观。众多问题中,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焦点。因此,提高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这一周边地区支教教师数量相对较多,对于研究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有很强的代表性。

贫困地区;支教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一、案例分析

笔者利用周末在校外兼职,辅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这一学生现任的英语老师是一名支教教师。当学生提及这位老师时,抱怨不已。学生讲到,这位支教教师上课非常不负责。事后笔者反思,在尚优的条件下,这位支教教师都没有尽职工作,更何况是边远的周边县城?笔者通过对喀什地区所管辖的边远县城调查发现,部分支教教师不负责任现象到处可见。支教,是国家选派在职教师对于一些教育教学落后的地区给予一定帮助的教学活动,保障这一地区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今,针对以上发生在支教活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排除一些外部因素,就支教教师自身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二、支教教师职业道德“去哪了”

教学作为一种对人进行教育的专业活动,其特殊性决定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与重大使命,而教学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国家的繁荣富强。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争先恐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我国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就西部和内地而言,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新疆位处我国的最西部,地理上分为南疆和北疆,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北疆与内地在各方面的联系紧密。相比之下,受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便的交通和信息闭塞影响的南疆,其各方面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反应在教育上,自然没有保证其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南疆地区的发展可以用“飞跃”来形容。但是,这一地区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因此,国家就近选派对口援疆教师到这一地区进行支教,虽然数量上得到了保障,但是支教过程中也出现的了许多问题:部分支教教师工作不认真,迟到早退,备课不充分等时有发生。那么究竟这些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去哪了”?

1.支教教师心理波动。首先,教师也是普通人,当教师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不能被满足,甚至受到威胁时,其主体性就会产生偏差。被分配到条件恶劣的地区进行支教,周车劳顿暂且不说,教学任务更加繁重。虽然,国家提高支教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支教教师心理偏差却无人理会。其次,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也一直困扰着支教教师。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容易使教师形成孤独和抑郁。由于在职的支教教师在本校长时间进行强负荷的教学工作,支教工作又无形中使得工作任务沉重,工作压力加大。这使支教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职业期望下降,情绪懈怠,从而形成所谓的“不负责任”现象。教师也是心理枯竭的高发人群。心理枯竭指的是由于工作中所要求的持续的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最终导致教师在情绪,行为等方面疲惫不堪,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状态,这一现象在支教教师身上更为明显。支教教师的繁重工作使得他们无暇东顾,几尽消耗其对于教育事业的追求与抱负。

2.追名逐利和形式主义不良风气的侵蚀。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人们习惯于将教师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喻为“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大部分选择教师职业的人中,无不看到教师职业的优越待遇。物质和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教育亦是如此。由于支教工作的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各方面待遇相对在职教师差距大,所以,很少有老师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职称评定是在职教师得以晋级获得肯定的有效办法。在一些偏远地区,评定的方法相对简单,评定条件也相对宽松。笔者了解到,喀什地区在职教师,如果要参加职称评定,必须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而这些支教教师的选拔也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所以,部分教师为了抓住机会,很多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参加支教。

3.支教教师与支教学校间的人际障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间的沟通更是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及时了解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支教本身就是帮助教育教学水平落后的地区学校摆脱现有缓慢发展的局面,从支教教师身上汲取经验的过程。教师的集体备课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所授课程,以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现状。支教教师作为支教学校的重要部分,其也是集体备课中的一分子。虽然支教教师似乎只起到了“替代者”的作用,从当走进教室,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随之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情趣各不相同,加上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有较大的分歧和差异,如果这些角色处理特点不得当,必然会产生人际纠纷,影响人际关系。支教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而学生却无所事事,甚至蒙头睡觉,这根本没有发生教学关系,缺乏交流和沟通的“独角戏”行不通。

三、拿什么拯救“你”

存在于支教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集中一点,都说明这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问题。所以,拯救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间不容发。

1.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职称评定质量。“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集中体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规律的反应,是人们对教师职业评价实践中升华的理论认识,体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些支教学校对支教教师放心,放手教学于支教教师,对教学情况不闻不问,而这样的态度也松懈了支教教师对于教学的严谨。为了最大限度地杜绝此类现象的存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定期对支教班级进行对于教师的教师评价,了解支教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处理与解决出现的问题。

2.加强“支前”岗位培训,重师德教育。在“支前”培训中,师德教育应放在首位。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解,是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行为规范。师德不仅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其要求教师要敬业,乐业,爱业,创业,勤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支教教师虽然只是起到代课作用,但是其师德的本质没有因此而发生质变,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应更多的让这些身负重任的支教教师应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以德服人。

3.重塑教育良心,做良心教育。教育是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良心发展的教育良心作为教育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又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教育良心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道德素养,对其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感,教育良心是教师对学生集体和社会义务感的强烈表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育良心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古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支教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的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在支教过程中完善自我。

[1]关玫玫.教师的职业价值修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关玫玫.教师职业道德修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G451.2

A

1674-9324(2014)40-0028-02

赵文龙(1988-),男,黑龙江鸡西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猜你喜欢

支教职业道德教育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