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

2014-01-30张玉红蔺如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治未病

张玉红 蔺如云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

张玉红 蔺如云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养身心,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通过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运行的有序协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养生;中医;治未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由于药物治疗疾病会引发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人们已经逐渐重视养生,预防疾病,以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通过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运行的有序协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养生的内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又称摄生或道生[1]。所谓“生”,就是指生命和生长的意思,所谓“养”是指调养、补养、保养、护养的意思[2]。养生就是指通过调节人的精神、饮食以及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调养身心,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理论方法著述广泛流传于古代儒、释、道、医等各个诸子文库中,涉及医疗保健、家庭、伦理以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在现代科学领域中涉及到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地理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等多方面科学领域,因此,“养生”是多科学知识和调养手段的综合运用。“养生”的思想理念是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形神共养以及通畅经络等,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及房事养生等,主要方法有食养、药养、针灸、推拿等养生手段。养生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人的健康,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然而养生过程系统长久,因此,养生重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 “治未病”的主要养生方法

2.1 精神调养“治未病”

在养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调养。隋唐名医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指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3]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会有忧愁是正常的,但要能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志,并能克服忧愁的情绪或困境,使内心得到平静顺畅,就能减少情志对人造成的伤害。养生注重平静,需要人具有较为高尚的思想情操,心胸开阔,通过调节情志使人的内心情绪顺畅,消除人的私欲,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

2.2 四季生活饮食调养“治未病”

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在春季时需要保养阳气使万物得到生长,在冬季时需要保养阴气使万物得到涵养,只有顺应生命的发展规律,才能维持内外环境运行的有序协调,维持生命健康的状态。现代人在四季饮食上追求新潮独特,在寒冷的冬季喜欢饮食寒冰的食物,在衣着上裸露颈脖、大腿等,在高温酷暑的夏季喜欢饮食火锅、烧烤等辛辣食物,并且长时间处于空调的环境中,另外,很多职场工作人员生活节奏紧张,晚上睡眠晚,睡眠时间不足,也不运动锻炼,这些现象都违背阴阳四时、盛衰存亡的基本生命规律,进而导致人体五脏阴阳之气协调失衡,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以往,人就可能积劳成疾,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养生要依据生命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才能维持人的健康状态,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3 药补与食补调养“治未病”

人在生活中难免会患上疾病,导致身体虚弱,因此,药补和食补调养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古代,古人重视药补和食补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并制定很多的药方和食补方,然而仅依靠药补和长期食用单味食物是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老年人保健品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可以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效果。然而不是所有的药补都适合老年人,主要还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进行选择性的药补。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此,药补是对于身体较为虚弱的人,而体质较好的人不仅不需要药补,还需要应用泻药才能对身体有益,并且人体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类,气虚者就要服用补气的中药,血虚者就要服用补血中药,对症服用补药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此外,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食补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辩证饮食,并顺应四季变化进行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进而实现食补的养生效果。

2.4 针灸推拿调养“治未病”

针灸推拿是指在人无病或者疾病发生前采用针灸的手段疏通患者机体的经络,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4]。针灸推拿能有效平衡机体阴阳之气、调节人体血气、调整人体内分泌功能以及调节人体胃肠道功能等,改善人体亚健康的状态,维持人体健康的状态,增强体质,防范疾病于未然,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此外,针灸推拿有利于人体减肥,不仅不会产生任何的副作用,还能有效预防人体高脂血压、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从而保健人体的健康,实现养生保健的效果。目前,针灸推拿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也越来越加重视,以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养身心,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然而养生是长期系统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在精神情志、四季生活饮食、药补与食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等方面调养“治未病”,更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运行的有序协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孔凡涵.刍议中医“治未病”浅谈中医养生保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2(14):82-84.

[2]彭艳,尹艳,杨)智荣.关于中医养生治未病[J].针灸临床杂志,2010,02(12):59-60.

[3]严苏纯.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08(18):5-7.

[4]庞国明.“治未病”即是最好的养生[J].祝您健康,2012,02(16):13-14

R212

B

1674-9316(2014)06-012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70

猜你喜欢

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治未病
我们能否为太阳“延年益寿”?
每天走20分钟延年益寿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之野战区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紧紧握手会延年益寿
视力之痛 增强体质不应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