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防御目的谈山洪灾害普查的实施思路

2014-01-29杨玉喜

治淮 2014年9期
关键词:山洪普查降雨

杨玉喜 王 适

从防御目的谈山洪灾害普查的实施思路

杨玉喜 王 适

一、引言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极端灾害性天气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频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每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21世纪以来已上升到80%左右。

2010年以后,我国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推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2013年以后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山洪灾害普查相对滞后的缺陷凸显,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山洪灾害防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由于各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深入程度不一致,对山洪灾害普查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山洪灾害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可供实施或参考,只有紧扣山洪灾害防御重心,才能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普查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御目的和难点

山洪灾害防治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在山丘区工程措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现行的山洪灾害防御手段仍以人员安全为重心,以人员转移安置为主要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是抗御山洪灾害的根本目的,集中体现在发生山洪灾害时不死人、不伤人。现阶段山洪灾害普查的内容也应该以这个根本目的为指向。

山丘区的人员分布向“集中、分散”两个方面发展。集中化,主要指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山丘区群众住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住房向集镇、路边、河边等靠拢。在山区,人多地少,常常出现切坡建房、挤占河道等情况,易受到山洪导致水位的快速上涨带来的淹没、冲毁等的威胁。分散化,主要指虽然部分群众住房向集镇发展,但山丘区仍然存在部分住户,且住户比原有更加分散。无力搬迁的群众,往往都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临灾避险时需要优先转移。但这部分人群住房地势一般较高,房屋一般比较老旧,甚至是危房。强降雨容易导致房屋坍塌,部分地方易受到山体滑坡、崩塌等的威胁。

三、山洪灾害普查思路

基于以人为本的防御理念,山洪灾害普查工作应以如何实现人员安全有序转移为主要工作思路。临河居住和分散居住两种不同情况的调查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历史上发生过山洪灾害的地区应该是调查的重点。

在调查前,必须在图上进行初查,大概了解山丘区人员的分布情况,根据经验和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情况,确定大的调查范围、调查重点区域,做到有的放矢。

1.临河居住

山洪灾害发生时,这部分群众所受威胁主要是河水暴涨导致的淹没等,不同降雨条件溪沟洪水涨幅变化较大。在山丘区,群众住房高程变化很大,不同降雨条件下,影响范围往往不同。对这部分群众,需要调查清楚人员按高程的分布情况,为不同降雨情况下的人员转移创造条件。从发生的几率和山洪灾害防御职能上来看,这部分人群应该是防御的重点,可以近似认为是重点防治区。

第一步,寻找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情况(即历史洪痕)。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同一个影响范围内,寻找3个以上的洪痕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面线。

第二步,调查一定高程下的人口分布情况。包括住房的高程分布、人口组成结构等。考虑到超历史暴雨的发生,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最高可能淹没水位,调查成灾水位至历年最高洪水位0.5~1.0m以上,得到人口高程关系曲线。

第三步,对村庄所沿河流断面进行测量。测量1个纵断面和2~3个横断面(其中横穿居民区的横断面为控制断面),如有多条支流汇入,每条支流应加测1个纵断面和2~3个横断面。断面测量应满足《水文测量规范》(SL58-93)的具体要求。

第四步,对历史洪水进行分析计算。一方面推求发生历史洪水时的降雨情况,另一方面得到该小流域的控制站不同降雨水位关系曲线。

第五步,根据人口高程关系曲线和降雨水位关系曲线,确定该位置的水位预警指标;确定上游某个站的降雨作为预警代表站,得出上游降雨与可能影响人口关系曲线,确定降雨预警指标。

综上,对临河居住的群众,主要调查成果应该包括人口高程关系曲线、控制站不同降雨水位关系曲线、雨量预警指标、水位预警指标等。在这样的成果条件下,可以根据不同降雨情况,确定不同的转移标准,以进一步修订预案,完善避灾场所安置能力等。

2.分散居住

山洪灾害发生时,这部分群众所受威胁主要是降雨导致的次生灾害,包括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崩塌等。所以,一般发生危险时都需要转移这部分群众。从发生的几率上来说,比前一种情况要小很多,且从防御职能上来说,山体滑坡、

崩塌等是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防御的内容,在此前已有了多轮、非常详细的调查,这部分人群的分布区域也可以近似认为是一般防治区。

第一步,对非沿河居住的山丘区情况进行筛查,重点关注居住在山冲低洼地区、小型河口直接冲击地区的群众。确定调查范围及方式,调查人口组成结构等。

第二步,确定该区域的预警关联雨量站,分析计算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所需的降雨量,以该降雨量作为预警指标之一。

第三步,分析该地区历史发生滑坡、泥石流或崩塌可能雨量,以比该雨量略小作为更高一级的预警指标。

综上,对分散居住的群众主要调查成果应包括人口组成情况及雨量预警指标。在这样的成果条件下,在土壤饱和后,确定一个人员转移指标即可。

四、工作建议

从目前的调查工作安排上来看,往往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全面开展调查。这种模式从项目实施角度具有一定优越性,但由于山洪灾害普查项目实施技术储备不足的限制,往往先调查的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后期其他地区发现的问题,已不具备完善和补救的条件。建议对项目实施模式上予以一定的改变,由原有的按行政区划实施改为按工作流程实施,以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水平。

普查的内容,不是越全越好。一方面,对于没有行政手段、仅靠防办系统推动的山洪灾害普查工作而言,科研方面或者与山洪灾害防御重心关系不大的内容,会进一步挤占原本不足的人力、物力。根据现行的调查大纲,全面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防御目的,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现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调查涉及社会经济、企业情况、财产情况等多个方面,估算山洪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根据目前的报灾体系,社会经济损失由民政部门统计和复核。通过调查,及时得出损失情况,相关数据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建议对山洪灾害调查技术要求(试行)进行适当的删减,以突出调查目的和主题。

五、结语

山洪灾害普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什么成熟的经验供借鉴。需要我们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化调查内容和方式,才有可能做到全面覆盖、没有遗漏■

(作者单位: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30022 淮河水利委员会233001)

猜你喜欢

山洪普查降雨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
优雅地表达
龙王降雨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泥石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山洪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
“慧图杯”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