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南四湖生机盎然

2014-01-29杜红志

治淮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四湖旱情湖区

本刊记者:杜红志 周 权 陈 强

为了南四湖生机盎然

本刊记者:杜红志 周 权 陈 强

8月24日16时10分,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蔺家坝泵站两台机组的同时关闭,从长江引水入南四湖下级湖的生态应急调水工作,圆满完成。8069万立方米长江水长途跋涉,注入了饥渴的南四湖。此时的南四湖几十万亩荷花摇曳着花枝,一群群鹭鸟在湖区悠然展翅。曾被干旱困扰的湖区群众绽开了笑颜,深情地把目光投向波光起伏的湖面。

湖区养殖户陈鲁生带着工人抓紧在整理着网箱,“如果没有国家紧急调水,真不知道今年该怎么过?”陈鲁生在湖区养殖水产,投入几十万,“前段水位急跌,只得把还没长成的鱼和螃蟹捞出去卖,怕最后湖干没水了都死在湖里。”他用手在腰间比划着“湖水大概涨了有50公分,再也不用担心会死鱼了”

顺通航运由驳船组成满载货物的船队,拉响汽笛驶离湖区沿京杭大运河往苏北驶去。船长孙浩对记者说:旱情严重时,航运受影响严重,船载货量大大减少,现在又可以满载出航了。

南四湖又恢复了它往日的生机。

一、紧急部署,为南四湖“解渴”

2014年山东、江苏两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的南四湖水位持续下降,6月 12日南四湖下级湖水位降至死水位,7月14日降至最低生态水位(31.05米)以下,7月26日最低水位为30.77米,低于最低生态水位0.28米。被誉为“日出斗金”的南四湖,有着丰富和宝贵的生态资源,湖中有苇、菰、莲、芡等70多种水生植物,78种鱼类和多种虾类、贝类,210多种鸟类在南四湖生息,其中有17种是国家保护鸟类,200多种浮游生物。严重的干旱造成湖区渔业损失巨大,航运严重受阻,给南四湖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据山东省防指报告,山东省受严重影响的鱼塘多达55万亩,其中干涸绝产鱼塘已达10余万亩之多,渔业湖产面临绝收;内湖航道影响里程达140公里,部分航段造成大量船舶搁浅和停航;特别是南四湖下级湖北部水域露出湖底,平均水深不足0.5米,高温水浅,水质持续恶化,严重破坏了鱼类、虾蟹、水草等生物的生存环境,湖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针对南四湖地区严重的旱情,淮河防总高度重视,急湖区之所急,想湖区之所想,采取措施遏制湖区生态恶化。早在6月中旬淮委沂沭泗局就开始要求严格控制取用水规模,并加强了沿湖周边取水工程的巡查和监管力度;7月15日淮委水文局发布了南四湖枯水橙色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旱情发展;7月17日淮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南四湖取水用水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南四湖现有水源管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面对南四湖地区严峻的旱情,淮委钱敏主任、汪斌副主任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分析旱情发展形势,研究制定生态补水方案,积极与苏鲁两省沟通,商讨对策,共同维护南四湖生态安全。7月31日至8月2日,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工作组赴山东省检查指导抗旱工作。

针对南四湖严峻的旱情形势,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会商会,研究部署水量调度工作。8月1日,国家防总紧急召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淮河防总、山东省和江苏省防指等单位的负责同志,研究制定了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方案,决定自8月5日起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向南四湖实施生态应急调水,并组织制定了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方案,要求淮河防总加强应急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两省共同做好应急调水工作。

淮河防总负责此次应急调水的组织实施,为加强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两省共同做好应急调水工作,8月4日淮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工作,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淮委主任钱敏在会上强调:全委要按照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总体要求,顾全大局、团结协

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确保生态调水工作顺利实施,切实加强调水沿线和南四湖用水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调水的生态效益,为保障湖区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8月5日,伴随着蔺家坝泵站开机抽水的轰鸣,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正式启动。

二、全面动员,确保调水效果

这是一次拯救生灵的历程。

这是在淮委成功实施2002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补水后的又一次调水行动。淮河防总周密部署,全面动员,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的调水工作当中。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针对生态调水制定了水质监测方案,从8月4日开始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布设的18个断面进行了取样监测。在调水前夜所有监测人员、设备已全部到达蔺家坝泵站南四湖下级湖入口,并将移动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分析移动实验室等完成调试,现场对水质进行监测控制。淮委水文部门联合山东、江苏两省水文局制定了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计量技术方案,并新设了蔺家坝泵站水文监测断面,实测进入下级湖的调水水量,同步加密了微山水位站、韩庄枢纽和蔺家坝闸的水文监测。淮委沂沭泗局对南四湖下级湖现场用水管理和监督巡查、监督。南四湖局落实专人监管各重要取水口门,对沿湖所有取用水口逐一巡查,并发出书面通知下级湖各取用水单位停止取用南四湖湖水,加大督查力度,以确保生态应急调水的效果。

南四湖大堤上,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的车辆来往巡查,加大巡查密度,对各取水口门进行严格的监控。淮河水保局、淮委水文局工作人员始终坚守一线,认真做好调水计量和水质监测工作,为做好生态应急调水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8月13日,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淮委主任钱敏,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汪斌率队深入南四湖湖区实地察看旱情灾情,检查指导生态应急调水工作。钱敏强调,全委要从保障流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的高度出发,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积极的态度响应党和政府对南四湖生态的关切,以勤勉的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务实的作风展现淮委干部职工的风采。

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是流域管理机构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调度方面一次重要的履职行动。南四湖应急调水工作的顺利完成,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一次成功实践,体现了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对更好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流域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治淮工程,再显调水神威

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治淮工程建设。

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调水龙头至蔺家坝站入南四湖下级湖,全长404公里,经过9个梯级泵站提水,长江水需沿调水线路爬高35米,才能进入南四湖。

调水龙头江都抽水站为补充淮河下游灌溉水源,扩大里下河地区的排涝能力,于1961~1977年建成抽水站4座,总设计抽江水流量400立方米每秒。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功能是进行“江水北调”,达到“控扼江淮,治淮排涝”的目的。

江水北调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基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是利用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也大大加快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尽早投入使用。

治淮水利工程为生态应急调水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进入21世纪,极端气象现象不断显现,排水调水在今后将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经过持续建设的治淮工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旱能引、涝能排,并且为流域内和跨流域调水奠定了工程基础。

四、水资源管理任重道远

南四湖生态危机,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持续的干旱固然是造成南四湖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但南四湖地区依然存在着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盲目、无序的用水方式,也是加剧南四湖干旱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四湖周边地区引水口门众多,不少没有控制工程,还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南四湖地区水资源管理的难度。要对南四湖实施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必须坚持流域统一管理,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三条红线”的要求,加强湖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凸显了水利战略地位,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拓展了水利发展空间。因此加强流域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是新时期水利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水以流域为单元,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开发利用相互影响,水量与水质相互依存,水的开发利用各环节紧密联系。因此必须坚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淮委发挥流域机构的协调指挥职能,在江苏、山东两省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团结协作,保证了这次调水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南四湖生态高度关切,体现了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应急调水工作的胜利完成,是淮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时期水利工作新思路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专栏编辑:杜红志)

猜你喜欢

南四湖旱情湖区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环境再研究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
芦苇生长对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影响
南四湖水资源管理浅议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