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4-01-29郭志为安丽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6期
关键词:真武汤五苓散肺源

郭志为 安丽娟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内科诊所,吉林 长春 1306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的临床观察

郭志为 安丽娟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内科诊所,吉林 长春 13060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LV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真武汤合五苓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导致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从而使得肺血管阻力上升,肺动脉压力提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1]。水肿为其常有并发症。本文选取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分析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确定为脾肾阳虚证。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研究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9±6.5)岁,心功能Ⅱ级患者5例,Ⅲ级患者19例,Ⅳ级患者6例;对照组中有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2±5.4)岁,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7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双氢克尿噻25~50 mg或速尿20 mg、安体舒通20 mg,地高辛0.125 mg,依那普利5 mg或代文50 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倍他乐克12.5 mg,2次/d。药物应用均按照患者实际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对其剂量予以合理调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药物主要为制附子9 g、生姜9 g、赤芍12 g、白芍12 g、白术12 g、桂枝12 g、猪苓15 g、茯苓15 g、泽泻15 g、丹参15 g、赤芍15 g,三七粉(冲服)6 g,黄芪30 g。1剂/d,加水煎,分2次服用,每次150 ml。两组治疗均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3级或2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得到改善或持续恶化[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处理,以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LVEF评分为(38.0±6.1)分,治疗后为(52.9±6.3)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LVEF评分为(37.8±6.0)分,治疗后为(44.6±5.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因肺部及胸廓等慢性疾病而导致肺功能和肺部结构出现不可逆性变化,使得肺部通气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肺动脉高压症状,从而发展到右心室肥大、肥厚,心功能不全现象,而且由于感染等原因往往会使得病情有急性加重现象,发作期症状往往发生感染,在临床治疗中难以到达理想效果,死亡率达到1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并无较高理想性,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此疾病发生发展大部分是久咳、久喘、久哮产生肺胀,若肺胀长期不愈,则会在肺部形成窠囊,导致肺气受到损伤,从而使得津血无法循行于机体内外,血瘀于心,心体受损,心气內郁,心神失养,心阳不振而形成。临床症状主要分成本虚标实,单纯采取西医药治疗并无法达到较为良好效果,所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有临床表现可知,此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属于“水肿”、“心悸”、“胸痹”、“喘证”等范畴。此疾病大部分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水湿、痰浊、血瘀为标。在治疗中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具有较为明显效果,真武汤温阳利水,可以对脾肾两虚,水气内停症状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五苓散功对于水渗湿具有良好促进作用[3];丹参、三七粉、赤芍、黄芪,黄芪具有补气效果,行气利水作用明显,丹参、三七粉、赤芍明显提高活血化瘀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温阳化气行水、活血化瘀蠲饮效果。由此可知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对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陆学超,王燕青.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72-73.

[2]吴慧芬,樊志明.真武汤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3):171.

[3]周树龙.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2):1-2.

R259

B

1674-9316(2014)16-004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6.034

猜你喜欢

真武汤五苓散肺源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