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狄金森诗歌中花意象的解读

2014-01-29

短篇小说 2014年8期
关键词:狄金森艾米莉雏菊

温 丽



对狄金森诗歌中花意象的解读

温 丽

一、引 言

艾米莉·狄金森在美国文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与惠特曼齐名的诗人。她的诗歌创作中很善于使用多种意象,对自然中的各种意象进行阐述,从而表达自己的内心。自然以及自然中的花频繁出现在她的诗歌作品中,是她进行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在目前已知的她的1800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简单或者复杂的意象,而其中绝大部分则是对花朵意象的描述。狄金森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创造性地将她眼中的花朵以及生态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花朵意象的频繁出现及其具体的隐喻含义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二、 狄金森诗歌概述

花朵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生物,狄金森一生都十分喜爱花朵,在狄金森一生的诗歌创作中,生态与自然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田园生活是一种理想,诗歌中的自然性正好体现了她的自然观。在诗歌中,诗人采用了很多意象,比如狄金森利用顽强的小草暗示人类,如果人能够像小草一样不去侵犯,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则人与自然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也能够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享受到平静的生活,对于自然世界中的各种恐惧和死亡都不会感到害怕。比如在狄金森的另外一首诗歌《自然,最温柔的母亲》中,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感描述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的眼中,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环境,也像是母亲一样对所有人都有耐心。即使是面对最微小的生命,她也能够宽容以待。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类开始进入梦乡,自然就带着关爱的神情注视着人类,生怕打扰了人们的美梦。世界是充满了温情的世界。人类对自然也应该怀有一种亲近的态度,这种亲近的态度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因此人们对自然进行了无限制的开采,随着这种开采的进度逐渐加深,也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之间逐渐远离。从狄金森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一直都怀有一种亲近的态度,对她的诗歌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中的生物进行了解,对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进行揭示,从而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

花朵是狄金森诗歌中的一种重要意象,除了对自然进行描绘,倡导我们要与自然保持一种亲近的态度之外,她将自己养花的爱好也融入诗歌中。她一生都很爱好花朵,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也种植了许多花,还经常将花卉当做礼物送给他人。她想要传递的并不是一盆花,而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精神。她认为,女性和花朵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很多花朵意象。

三、 狄金森诗歌中的花朵意象解读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人与花也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她自己也常常用花朵来比喻自己。但是在早期和晚期的诗歌对比中可以看出,花朵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不同。通过她描述的花朵意象的变化可以看出她自身的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花朵意象的改变其实也是她自己成熟的一个过程。

在她早期的诗歌作品中,描述的花朵具有一般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那种花朵的柔弱、纯真以及娇嫩的状态,也表现了女性的一种娇弱的状态。不仅是狄金森,还有很多其他诗人也将花朵看成是女性的象征。狄金森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生活阅历的沉淀逐渐发生改变。比如:“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只有一只小鸟会惊异,只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多么容易。”在诗歌中,狄金森将女性自喻为凋零的玫瑰,她早期的作品中,在传统的男性话语权下孤芳自赏的花朵意象有很多,她也将自己比喻成为蓝铃花、雏菊或者秋牡丹,一直都在黑暗中等待着光明,也希望外部世界的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她所生活的时代还是男权时代,男性依旧是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话语具有十分重要的分量,在那个社会中的女性也渴望得到男性的重视,她们往往褊狭地认为,男性的重视就是社会的重视,是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的一种途径。她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被发现和认可。比如她的诗歌作品中描述的,花朵虽然很美,但是象征了女性的阴柔,这些花朵也必须要依靠代表着雄性力量的太阳、花朵、密封、高山等才能够展示出自己的价值,诗句中描写的花朵希望被路人采撷,其实是作者希望自己能够被别人发现价值的一种隐喻。再比如:“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消退,我们悄悄地靠近你。”在这首诗歌中,她将女性特有的那种柔弱的性格展现得很透彻。太阳和雏菊是19世纪女性文学中常见的一对情人形象,这一对意象在狄金森的诗歌中被采用了很多次。 在这首诗中,象征着女性的雏菊羞赧地向象征着男性的太阳靠近,卑微地请求太阳可以原谅她。尽管她借助花朵这种意象将传统女性的那种柔弱状态进行描述,但是她的诗歌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的作品相比较而言也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她没有将花朵比喻为女性的容颜,也没有将花朵单纯地比喻为爱情,而是通过花朵的比喻,表达了在那样一个男性霸权社会下的一种无奈和不甘心。她借助弱小的雏菊表达了女性的委婉和温柔,但是雏菊敢于向太阳靠近,则表明了自己敢于表达心中所想的一种态度,这种精神和态度在当时社会上的很多女性中都是缺乏的,即直面男性的霸权主义,很多女性都采取了默默无闻的忍受,比如社会上对女性的爱情限制了很多,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向太阳靠近,表明的就是一种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态度。她的这种思想代表当时社会中有的先进女性的想法,只是由于社会现实的压迫,导致这种思想不能得以释放,通过诗歌中意象的隐喻,将作者的心情表现得十分深刻。

狄金森早期的诗歌和晚年的诗歌相比较而言有很大差异,早年的诗歌中透露出她对男性的一种幻想和依赖,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狄金森意识到那个时代中的女性的悲哀,她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事业上的消沉以及生活上的孤苦使得狄金森最终放弃了对男性的依赖,她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还是会使用花朵意象,但是不会以花朵的柔弱来自诩,对“花被当做男性欣赏的对象”这种想法进行了颠覆,开始在诗歌中提倡女性自己的权利的实现,即使还是同一种花——玫瑰,在晚期和早期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意蕴。比如“花冠,可以献给女王。月桂,献给卓越的灵魂。或剑,啊!但是献给我。啊!但是献给你,豪侠的自然、慈善的自然、公正的自然,请规定,用玫瑰”。这里所描写的玫瑰与早年时期所描述的玫瑰有很大差异,不再是传统思想中的那种甜蜜和柔媚的象征,作者在诗歌中用玫瑰自诩,将自己等同于自然,玫瑰不是代表着女王的花冠,而是只能献给自然和女诗人的一种物品。在她的笔下,不再是追求花朵美丽的外表,也没有再像以前充满了渴望和祈求,不再对太阳、高山等雄性的意象表示崇拜,在晚期的诗歌中,表现出更多的对男性的反抗和蔑视。在晚期的诗歌中,已经很少见早年诗歌中那种艳丽多情的花朵,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朴实无华的花朵,比如苜蓿花、百合花等,在诗歌中也没有诗人往日的那种哀怨的情绪,反而是诗人的一种坚定、自信以及不知畏惧的信念的体现。在后期的创作过程中,狄金森也采用了很多含蓄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花朵的喜爱以及赞美。她用对鲜花的赞扬述说自己心中的孤傲,也说明了自己一生选择独身的原因。比如“包藏花蕾,对抗虫害,获取饮食露珠的权利,调整热量,躲避寒风,逃遁偷袭的蜜蜂。大自然没有令她失望,在那天恭候她,作为鲜花,深远,责任……”这首诗歌中,鲜花没有等待人来采撷的意思,没有期待依赖人的想法,而是以一种坚强的姿态面对自然中的各种痛苦。与她早年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即使是一株十分矮小的花,也不需要人们的关注,它自己可以生活得很好,只要昂首向着天空,用自己的活力和生机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挑战。大自然也没有让它失望,让它呈现出一生中最好的状态,这种品质和风情才是狄金森想要表达的主旨。

四、结 语

自然是狄金森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中的很多生物都可以当做意象被应用到诗歌作品中,比如花朵、小草、大树、天空等。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将自然中的意象进行运用,尤其是花朵,借助花朵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早期和后期的创作中,花朵意象代表的含义有很大差别。正是对各种自然意象的应用,使得狄金森的诗歌作品呈现出更加浓厚的田园气息,她也倡导了我们要不断亲近自然,体现了自己的一种自然观。

[1] 赵海萍.艾米莉·狄金森的反“他者”女性主义思想[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2).

[2] 林丽.从李清照和艾米莉的诗歌意象看不同的爱情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1).

[3] 王金娥.生存与孤独——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4] 许理化.生命的热爱者——艾米莉·狄金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5] 刘保安.论狄金森诗歌中的女性主义特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6] 绳菊.浅谈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信仰转变[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雷敏(1977— ),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外国文学。

猜你喜欢

狄金森艾米莉雏菊
如果回忆即遗忘
一朵雏菊花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最后一枝雏菊的坚持
不是雏菊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天鹅的前身是鹌鹑
河边的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