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添英雄胆佛驻禅客心
——浅析《水浒传》中鲁智深诗词

2014-01-28武海敬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4年24期
关键词:侠士鲁智深善心

⊙武海敬[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酒添英雄胆佛驻禅客心
——浅析《水浒传》中鲁智深诗词

⊙武海敬[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水浒传》描写鲁智深的诗词有二十多首。其中描写酒和佛的两类诗,体现了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独特的身份定位。鲁智深体现了侠士和禅客的融合,连接侠士与禅客的是他的“善心”。

鲁智深侠士酒禅客佛善心

百回本《水浒传》保留了八百多首诗歌,这些诗歌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为小说人物及故事内容服务。它们或是用来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特征,或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的用来暗示人物命运,有的则是展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鲁智深是《水浒传》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在涉及鲁智深的二十多首诗词中,有描写人物形貌性格的词作,有描写人物打斗的骈文,有描写逃跑窘状的小词,有描写酒后撒疯的醉酒词,有描写市井村野的酒楼诗,还有描写偈语颂赞的佛教禅语等。作者精心安排题材多样的诗词在鲁智深身上,有其深刻的用意。本文主要分析与鲁智深相关的两类诗词——酒类诗词和佛教类韵语,探讨其身上“侠”与“佛”的有机融合。

一、酒添侠士英雄胆

《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但真正能称得上是侠客的,恐怕只有鲁智深一人。“侠士”要有高超的武艺,要有惊人的勇气,要有行侠仗义的心地。这在与鲁智深相关的诗词中均有所表现,其中描写其形貌的词作,展示了鲁智深外表粗豪强悍,内心却正直仗义的特征。描写他与人打斗的诗词,显示出鲁智深高超精湛的武艺。除此之外,“酒”很能体现侠士的英雄气概。鲁智深说过,“洒家一分酒就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酒壮英雄胆。酒能成事,也能败事。鲁智深因“酒”,打死郑屠,惹上官司,被迫出家;又因“酒”,大闹五台山,被派往东京相国寺谋事。涉及鲁智深与“酒”有关的诗词有酒店诗、醉酒诗等。这些都体现出了鲁智深的侠士精神。

“太平时节日初长”一句,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我们知道梁山好汉,率先出场的是史进和鲁智深。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徽宗册立不久,高俅才当太尉。朝中虽有能人贤士遭排挤,但朝政不是太昏庸。而江湖中,虽有少华山朱武等“强人”打家劫舍,但是社会还没有太动乱。总体来说,当时的社会还是一个“太平社会”。

史进和鲁达初次见面,是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杨柳吐新芽,杏花初盛开,微风拂面,炊烟升起。鲁达像往常一样,来到茶坊喝茶,遇到了“避难寻师”的史进。英雄惜英雄,于是便来到潘家酒楼叙衷肠。“添壮士英雄胆”中的“壮士”便指鲁达和史进“;解佳人愁”,便暗示金翠莲将脱离郑屠的“魔爪”之愁。最后两句“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这两句的“男儿”指所有的怀才不遇之士。男子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只好以酒麻醉自己,借酒消愁。

在潘家酒楼,鲁达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侠士品性得以充分显现;史进的“直爽大方”和李忠的“不爽利”也得以显示。此酒楼引出的直接事件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的出家五台山亦是它的后果。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遇林冲、杨志等事件皆与此脱离不了干系。可以说,自潘家酒楼以后,整个“水浒传”的故事开始了,鲁智深的“侠士”命运亦开启了。

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脚尖曾踢涧中龙,拳头要打山下虎。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

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描写贺知章、李白、张旭等人“高雅”的醉态。但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醉汉。“头重脚轻”“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和“摇摇摆摆”五个成语,写活了鲁智深醉酒后走路不稳的样子。其中又连用两个比喻,迎风而走的白鹤、沙滩慢行的乌龟,既增添了词的韵味,又通俗易懂。之后的几句便是写鲁智深喝醉酒后天不怕地不怕、敢于“上天入地”的勇气。最后两句写鲁智深喝醉酒后俨然一个“醉魔君”形象,形貌丑陋,行为残暴。鲁智深第二次下山,又醉酒而归。且看: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豹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恰似顿断绒颖锦鹞子,犹如扯开铁锁火猢。

鲁智深第一次的喝酒事件,受到了智真长老的指责与劝诫。但是鲁智深内心深处的“侠士”精神,使他不能不喝酒。而此次鲁智深的行为更为过分,他先是打折了半山亭,又打翻了山门下两个金刚,还拿僧堂的禅和子出气。寺院僧人反抗,激起了鲁智深的愤怒。只见他怒由心生,大吼一声,像一只高大威武的猛兽,抒发自己满腔的凌云志气。这首词用受伤的动物和挣开枷锁束缚的野兽来比喻此刻鲁智深的勇猛不可挡之气,极富夸张意味。鲁智深便借酒醉,抒发自己入寺以来受拘束、遭冷眼的愁闷。鲁智深作为“侠士”注重自由和散漫,但寺院清规和旁人对他的鄙夷与歧视,让他的“侠士尊严”受挫,于是他选择在醉酒时彻底反抗。

二、潮信来时方知我

在描写鲁智深和佛教相关的诗词中,有一些写佛教寺院、佛教名山的诗词,还有一些佛教偈语、颂、法语等。其中佛教偈语能预示人物命运历程,并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水浒传》体现了儒道佛三者的统一。宋江等人代表儒家,公孙胜等人代表道家,鲁智深则是“佛”的体现。鲁智深在第四回就真正剃度出家,成为一个佛门弟子。虽然他的行为始终违背佛门的戒律清规,但是作者却用智真长老的话点明“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本文主要分析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两次偈语。第一次:“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它暗示了鲁智深的人生宿命和生命历程:“遇林而起”是指小说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花和尚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得罪了高太尉,不得不离开东京,四处逃难;“遇山而富”是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鲁智深与杨志打下二龙山宝珠寺;“遇水而兴”是指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梁山泊更加兴盛;“遇江而止”是指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鲁智深听钱塘江潮信而圆寂,宋江等人彻底摆脱“草寇”之名,功垂后世。第二次:“逢夏而擒,逢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是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中,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又一偈语,这同样是对鲁智深今后命运的暗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夏侯成;后又生擒方腊。逢钱塘江潮信,合当圆寂。“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这是小说中鲁智深的最后一首诗文,它给鲁智深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鲁智深出身经略府提辖,但是他身上有着绿林好汉“行侠仗义”的品质。此外鲁智深杀人不少,但是他所杀的都是当时社会上的“奸人”“坏人”。“潮信”,因潮水涨落定时而称。特定的时间——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特定的地点——杭州六和寺,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鲁智深在这样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中圆寂,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既让人为之伤心,又为之欣喜。“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这两句是佛才能做到的事情,再次揭示鲁智深已经彻底皈依佛门,实现了自我。

三、结语——侠与禅的融合

鲁智深身上体现了“侠与禅的妙合”,是一个“英雄禅客”。他身上有着侠士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品格,同时他是一个出家之人,虽然在修成正果之前喝酒吃肉、杀人放火,屡破佛教门规,但他始终保持善心不改。正如周作人说他“是一个纯乎赤子之心的人,一生好打不平,都是事不关己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救的是金翠莲父女;大闹野猪林,救的是林冲。他虽然杀人不少,但他所杀之人都是像郑屠、崔道成等恶人,而且他对自己所做的事绝不后悔,即使自己被通缉、被迫出家,也毫无怨言。出家后,他并没有被佛门的清规戒律所束缚,照样我行我素,喝酒吃肉。侠士和禅客,一个向往自由,一个遵守戒规;一个吃荤喝酒,一个戒荤戒酒。酒与佛是相悖的,但侠士和禅客却有机地融合在了鲁智深身上,而且毫无违和感。鲁智深在“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衷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这“善心”正是他的佛根、佛缘。佛家的“善心”重在救济世人,侠士的正义之心,亦是救济有危难之人。可以说正是这份善心,牵连了鲁智深侠士和禅客的融合。最后鲁智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成为罗汉,回归了真我。

[1]周作人.小说的回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155.

[3]陈洪.浅俗之下的厚重[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武海敬,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侠士鲁智深善心
名家谈教育
《剑网3缘起》休闲玩法一览
名家谈教育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试论《琅琊榜》中所蕴含的侠士文化
翻洗酒坛(下)
邱雨玟&张肇达时装发布在京举行
鲁智深打官司
菜园主管鲁智深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