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山日月久岛洞春秋长
——浅鉴《封神演义》的道教仙山岛洞诗词

2014-01-28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4年24期
关键词:仙山道教意象

⊙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征文大赛通知]

仙山日月久岛洞春秋长
——浅鉴《封神演义》的道教仙山岛洞诗词

⊙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在中国古典名著尤其是明清小说里,诗词描绘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这些诗词共同构成了灿烂的古典名著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择冰山一角,拟从《封神演义》里描写道教岛洞的诗词方面分析,对古典诗词在名著里的使用概貌以及其中蕴含的道教气象进行探讨,从而对道教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封神演义》仙山岛洞古典文学诗词

导师推荐语

小说未死诗歌永生

这是几个青年学子的小文章:“仙山日月久岛洞春秋长——浅鉴《封神演义》的道教仙山岛洞诗词”“酒添英雄胆佛驻禅客心——浅析《水浒传》中鲁智深诗词”“探究宝钗的内心世界——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宝钗所作诗词为例”“浅谈《三国演义》中诗词的重要作用”“星移斗转何时还四季轮回大道真——浅论《西游记》时令诗的艺术性”。

这些文章告诉我们:在中国古典中,诗词和小说是融为一体的,互相映衬的,彼此增光的。描写景色,刻画人物,楔构情节,创造意境,诗词都为小说添彩加色,让读者别有会心。

近现代以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为圭臬,对中国传统中诗词与小说的水乳交融颇有微词。然而,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在这个解构、拼贴、挪用、戏仿、延异等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全球化”“后殖民”时代,蓦然回首,中国古典小说中诗词的错落杂糅,是否也就有了另一种意味和价值?噫嘻!

文学即将死亡……小说正在死亡?诗歌早已死亡!——但也许:小说会七十二变,诗歌将日落月升,文学是摔不碎砸不破灭不掉的风月宝镜!

梁归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五七骈句竞参差在《封神演义》里,从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山”开始,几乎每回都不乏关于道教仙山岛洞的诗词描绘。这些诗词描摹风景人物细腻入微,神游方外,令人读之忘却尘嚣。其体裁不一,有五言、七言,还有占很大比例的骈体长短句,也有个别词体如《西江月》者。

譬如子牙一上昆仑时对昆仑山的描绘:“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生香。……白鹿玄猿时隐现,青狮白象任行藏。”哪吒初登上界的时候也有一段描绘比前者更为灵活:“遗云宫、昆沙宫、紫霄宫、太阳宫、太阴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獬豸;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聚仙殿、传奏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禄星台、福星台……炼丹炉、八卦炉、水火炉……”

这两段句式参差,长短搭配,看起来似信手拈来,不拘常法,却整齐有序,灵活自由,显示了古典诗词独特的外在美。当然,同样这一回里,当子牙手捧封神榜往东海去时,又有一段七律:“海岛峰高生怪云,崖傍桧柏翠氤氲。……异草奇花香馥馥,青松翠竹色纷纷。”这一段描摹将子牙所见精致呈现,文中明说子牙心思:“若了却红尘,来此团瓢静坐,静诵《黄庭》,方是吾心只愿。”可见一番峰高岭峻、云雾相连的海岛颇有蓬莱气象,同时也使行文不至于拘泥、淡乎寡味。

《封神演义》的魅力不仅在于描绘死板的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在战争之中,许仲琳亦不乏于兵士鞍马劳顿之间插入一小段五言风景,且以赏心着笔,此亦作者高明之处。如,一路上虽人喊马嘶,但正值初夏天气,风和日暖。有诗为证:“冉冉绿阴密,风轻燕引雏。新荷翻沼面,修竹渐扶苏。芳草连天碧,山花遍地铺……何时了王事,镇日醉呼卢。”这一首五言诗不仅有对初夏风景的描写,也有对结束战争的期盼,不论是子牙兵伐纣王,还是王师镇压西岐,中间总不免军士伤亡,人民流离。所以,在美丽的初夏风景面前,在芳草连天、山花绚烂的季节里,诗中祈盼早日了却君王天下事,“镇日饮酒醉呼卢”,其情可鉴,其心可悯。

词的运用在《封神演义》中较少,六十三回里,广成子命殷郊去狮子崖寻兵器,见白石桥有一洞,随后有一首《西江月》词:“门依双轮日月,照耀一望山川。……叠叠朱楼画阁,凝凝赤壁青田。”这首词在此说明了这座俨似王宫宅邸的洞府绝佳的地理位置、绝好的日月山川。朱楼叠叠,凝不尽的仙风阵阵;青田凝凝,说不完的道骨铮铮。正是这样的一座洞府深藏着使殷郊成长为三头六臂的法宝,所以对其描绘,在美景里更蕴含着神秘的道家力量,具有别有洞天的道家气象。

二、平仄若水淌乐音《封神演义》里的诗词韵语的使用体现了古典诗词灵动的音乐美和跳动的节奏感,同时也彰显了作者许仲琳的深厚文学底蕴,我们可以透过《封神演义》对明清的平仄格律的使用习惯和韵律略窥一斑。

第三十八回里有山如此:“日映岚光轮岭外,雨收岱色冷含烟。藤缠老树,雀占危岩。……幽鸟啼声近,滔滔海浪鸣。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崖苔藓生。”细细分析一下其平仄如下:

日映岚光轮岭外,雨收岱色冷含烟。藤缠老树,雀占危岩。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诗词的平仄是非常工整的,唯其工整才使得描绘中呈现出一种整体的顿挫抑扬的律感。

另外,在用韵方面,许仲琳关于道家仙山岛洞的诗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他习惯使用[iuŋ][əŋ]韵及其近韵(如上所举),这个韵脚属于最大部分的,其次是[iuŋ]和[yn]韵,再次就是[uei][u]和[i]了。这些韵脚的汉字范围大,落音在胸腔的共鸣时间长,因此富有音乐感,令读者读之朗朗上口。这也是自唐宋以来诗词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出的规律性和音乐美。

三、岛洞奇观赛蓬莱在仙山岛洞的描绘中不乏铺锦列绣之笔,正是这些铺锦列绣使得文章的整体美增色不少。在这些秀美的诗词中,有着很多的意象,这些意象绝非随意附会,而是有着深刻的道家意味。

诸如此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香草植物的意象运用是很普遍的。这些意象的运用可以衬托出仙洞周围的静谧和祥和气象。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为文人所继承,因此,无论是高洁的品质还是绝美的阆苑、仙草等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意象择取对象。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瑞草、灵芝、藤萝香兰外,还有花之四君子梅兰竹菊,更有挺拔的古松、参天的古树。不仅取其品行高洁之意,还取其坚忍不拔之志,这也反映出来道家和道教共有的一些特点:不慕荣利,遁世养心,不求闻达,但求息心,山野之外,静诵《黄庭》。

我们发现,许仲琳选取的动物意象都是古典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仙鹤、青鸾、彩凤、麒麟、仙猿,古典诗词里不乏其身影,究其原因就在于意象包蕴的文化内质。仙鹤是长寿的象征,青鸾是凤凰类的一种青色神鸟,伴随西王母左右,因其飞速极快,故为传信之使,也是吉祥的象征。彩凤指彩色的凤凰,吉祥如意的代表之一。麒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长寿,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花草,故为仁兽。仙猿是同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较通人性,道教类典籍里经常提到这一动物,其中,李百川的《绿野仙踪》里就有本为猿猴,后经冷于冰指点得道成仙的袁不邪。

如此,我们可知,这一幅百兽默默起舞、珍禽翩翩而飞的场面是长久以来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道教精神的外化表现,还是天人合一场面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电影拍摄和舞台表演中插入云雾和光影技术,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具如梦如幻的仙境感,究其根源,还是源自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熏陶。而在神魔性比较强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这种云山雾海的仙家幻象描写可以说强化了仙境雾海意识,使其达到了一个高峰阶段,故而泽被当代。

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庄子的“乘物以游心”和“无己、无功、无名”,道家一直崇尚与物为一、古朴自然的生存法则,而且要居下、清虚、不争,无私无欲。这在道教的教义里皆有体现,虽然《封神演义》里表面看来充满着血腥征伐,但一到道教仙洞的描绘处,这种意识便自然地流露出来了。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诗词的时候,无形之中便会忘却征战,忘却宠辱,直觉如骀荡春风拂面而来,怎不心旷神怡?

神仙往来之地,行动处,祥云起,霞光飘;静坐时,万籁寂,生死一。《黄庭》两卷,息却尘世纷扰;屏息一念,不慕红尘荣利。这种成仙了道的生活状态既是道教的理想,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内心所指呢?

《封神演义》里的仙山岛洞诗词在整部书的诗词系统内占有很大的分量,这些诗词同肖像描绘、场面渲染、说教劝惩等内容一起构成了全书规模宏大的诗词体系。单从岛洞诗词来看,这些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我们全面了解道教思想、从整体上把握道教的外化感召力及其神仙居所的概况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分析古典诗词的架构对我们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有一定的意义。

[1]许仲琳.封神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杜薇.《封神演义》韵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作者: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仙山道教意象
仙山福洞
爬九仙山
抚远意象等
意象、形神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银装素裹九仙山
道家道教研究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