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产业人力资本测度及贡献率分析

2014-01-27姜增明马慧莉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第三产业

姜增明+马慧莉

内容摘要:本文在基于劳动者收入与人力资本价值内在逻辑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修正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调整后的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模型,对1996-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估算,并与第一、二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高于第一、二产业,仅次于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第三产业 人力资本 平均贡献百分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总量上看,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73087亿元,增加了近两百倍;从GDP占比上看,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至2010年的42.9%。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对比发达国家仍存在发展水平不高、比重偏低等问题,且“十二五”规划关于产业调整的定量指标也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比例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对第三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测度与贡献率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归纳起来有三大类测度方法:教育年限法、成本法和未来收益法。由于教育存量法中受教育年限与受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间可能相关性较差,成本法忽略了天生的禀赋、环境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而未来收益法中贴现率的确定相当困难。因此,本文在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内在逻辑关系所构造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劳动者收入的核算及资本收益率进行调整,得出修正后的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模型,估算出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贡献率,并与第一、二产业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模型的修正

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最主要的变量是收入,收入与人力资本的价值应该表现为一种函数关系,因此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内在逻辑关系构造的测度模型对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也最为合理,本文在张昭俊、赵宏中(2012)的研究基础上,对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一)人力资本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估算模型

国内学者张昭俊等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人力资本的估算模型,它的创造性体现在利用未来收益法估算的同时考虑到了人力资本的折旧,使估算方法和操作更为简单,估算结果更加切合实际。下式给出了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公式:

(1)

其中,H表示人力资本存量,W为劳动者收入,δ为人力资本价值转移系数或折旧,r为资本收益率。劳动者收入以GDP收入法中的劳动者报酬代替;人力资本的折旧则按职业分类的人口数据,确定每一类职业人力资本的使用年限,估算出人力资本的加权折旧率为4.96%;折现率则根据分析年段内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总体加权平均值来确定。

本文认为该模型有两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劳动者报酬中个体经济收入的划归问题,2003前后我国个体经济收入的统计划归出现了显著变化,2003年之前我国将个体劳动者收入全部视为劳动者报酬,之后将其视为营业利润。因此需要对2003年以后的劳动者报酬进行调整。二是对于折现率问题,张昭俊等认为应该依据分析年段的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平均值来确定,将其视为定值。然而我们测度的是每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应该根据每年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来折现(一年期内有变动的,利用加权平均确定基准贷款利率,权重由利率变动期间的天数确定)。

(二)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模型的调整及数据说明

对于上述所提出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假设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个体经济就业数据对2003年后的劳动收入进行调整,提出了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调整模型:

(2)

其中,H表示人力资本存量,W0为非个体经济的劳动者报酬,LA为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L为总就业人数,δ为人力资本价值转移系数或折旧,r为资本收益率。

由于各个产业的个体经济从业人员数据无法获得,且在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相同的假设下,本文认为W0可用非个体及私营经济的工资总额替代,LA则为个体与私营经济的就业人数。非个体及私营经济的工资总额、总就业人数、个体与私营经济的就业人数和资本收益率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2》,而折旧率则以加权平均值4.96%代替。

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存量测度及比较分析

表1给出了1996-2011年代表性年份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人力资本总量、就业人数以及平均人力资本,其中平均人力资本等于人力资本总量除以就业人数。从人力资本总量上来看,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均呈现增加趋势,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接近为第一产业增长速度的两倍,也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30%以上。从平均人力资本上看,剔除就业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对人力资本总量的影响,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增长率仍最高为16.7%,而第一、二产业基本相同,分别为13.6%和13.4%。

第三产业人力资本贡献率及比较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建立

对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一般采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的简化形式:

Yt=AtKtαHtβ (3)

其中,At为全要素生产率,Kt为物质资本存量,Ht为人力资本存量,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得到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型形式:

lnYt=lnAt+αlnKt+βlnHt+εt (4)

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用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替代,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2》,而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则采用上文中的测度结果。利用EViews 7.0及上述所得数据,可得如下回归方程:endprint

lnYt=2.15+0.43lnKt+0.38lnHt+εt (5)

(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及其分析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实质上就是在总的经济增长率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例。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中存在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本文用h=H/L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种度量,分离出就业人数的影响。对式(4)进行微分处理,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即:

dY/Y=dA/A+αdK/K+βdH/H

=dA/A+αdK/K+βdh/h+βdL/L (6)

利用式(5)的参数估算结果,对各因素的贡献效率进行估计,表2给出了代表性年份的估计结果。从总体上来说,1996-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64%,而物质资本积累贡献了其中的8.17%,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了6.34%,劳动力的增加贡献了1.08%,技术因素则贡献了0.5%。单从物质资本的贡献上看,1997-2009年物质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上升趋势,而后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从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上看,基本和物资资本的贡献保持相同的趋势,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2010年和2011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从劳动力和技术因素的贡献上看,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本保持不变,且贡献率偏小。

(三)不同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表3给出了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各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均在50%以上,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投资外,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且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平均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达到了40%以上,这说明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关系更为密切。而全要素生产率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均较低,这也反映了我国商品的科技含量低、粗加工比例过重以及科技进步相对缓慢这一事实。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从人力资本总量和增长速度上看: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人力资本总量还是平均人力资本均高于第一、二产业,且人力资本总量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第一产业人力资本总量增长速度的两倍,也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30%以上;从人力资本贡献率上看: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效果非常明显,仅次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效果,且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更为突出,已达到40%以上,与投资贡献效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1.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J].人口研究,2002(3)

2.云伟宏.中国人力资本估算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

3.钱雪亚,王秋实,刘辉.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统计研究,2008(12)

4.焦斌龙,焦志明.对中国资本存量估算[J].经济学家,2010(9)

5.王德劲,刘金石,向蓉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9)

6.张昭俊,赵宏中.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J].统计研究,2012(6)endprint

lnYt=2.15+0.43lnKt+0.38lnHt+εt (5)

(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及其分析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实质上就是在总的经济增长率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例。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中存在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本文用h=H/L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种度量,分离出就业人数的影响。对式(4)进行微分处理,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即:

dY/Y=dA/A+αdK/K+βdH/H

=dA/A+αdK/K+βdh/h+βdL/L (6)

利用式(5)的参数估算结果,对各因素的贡献效率进行估计,表2给出了代表性年份的估计结果。从总体上来说,1996-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64%,而物质资本积累贡献了其中的8.17%,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了6.34%,劳动力的增加贡献了1.08%,技术因素则贡献了0.5%。单从物质资本的贡献上看,1997-2009年物质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上升趋势,而后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从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上看,基本和物资资本的贡献保持相同的趋势,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2010年和2011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从劳动力和技术因素的贡献上看,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本保持不变,且贡献率偏小。

(三)不同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表3给出了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各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均在50%以上,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投资外,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且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平均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达到了40%以上,这说明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关系更为密切。而全要素生产率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均较低,这也反映了我国商品的科技含量低、粗加工比例过重以及科技进步相对缓慢这一事实。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从人力资本总量和增长速度上看: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人力资本总量还是平均人力资本均高于第一、二产业,且人力资本总量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第一产业人力资本总量增长速度的两倍,也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30%以上;从人力资本贡献率上看: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效果非常明显,仅次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效果,且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更为突出,已达到40%以上,与投资贡献效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1.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J].人口研究,2002(3)

2.云伟宏.中国人力资本估算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

3.钱雪亚,王秋实,刘辉.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统计研究,2008(12)

4.焦斌龙,焦志明.对中国资本存量估算[J].经济学家,2010(9)

5.王德劲,刘金石,向蓉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9)

6.张昭俊,赵宏中.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J].统计研究,2012(6)endprint

lnYt=2.15+0.43lnKt+0.38lnHt+εt (5)

(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及其分析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实质上就是在总的经济增长率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例。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中存在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本文用h=H/L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种度量,分离出就业人数的影响。对式(4)进行微分处理,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即:

dY/Y=dA/A+αdK/K+βdH/H

=dA/A+αdK/K+βdh/h+βdL/L (6)

利用式(5)的参数估算结果,对各因素的贡献效率进行估计,表2给出了代表性年份的估计结果。从总体上来说,1996-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64%,而物质资本积累贡献了其中的8.17%,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了6.34%,劳动力的增加贡献了1.08%,技术因素则贡献了0.5%。单从物质资本的贡献上看,1997-2009年物质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上升趋势,而后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从平均人力资本贡献上看,基本和物资资本的贡献保持相同的趋势,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2010年和2011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从劳动力和技术因素的贡献上看,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本保持不变,且贡献率偏小。

(三)不同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表3给出了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各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均在50%以上,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投资外,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且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平均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达到了40%以上,这说明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关系更为密切。而全要素生产率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均较低,这也反映了我国商品的科技含量低、粗加工比例过重以及科技进步相对缓慢这一事实。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从人力资本总量和增长速度上看: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人力资本总量还是平均人力资本均高于第一、二产业,且人力资本总量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第一产业人力资本总量增长速度的两倍,也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30%以上;从人力资本贡献率上看: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一、二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效果非常明显,仅次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效果,且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更为突出,已达到40%以上,与投资贡献效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1.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J].人口研究,2002(3)

2.云伟宏.中国人力资本估算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

3.钱雪亚,王秋实,刘辉.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统计研究,2008(12)

4.焦斌龙,焦志明.对中国资本存量估算[J].经济学家,2010(9)

5.王德劲,刘金石,向蓉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9)

6.张昭俊,赵宏中.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J].统计研究,20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