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突重围 转型升级破困局
——第48次“斯佩克”会议主题报告

2014-01-27徐启明

中国修船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海工业转型

徐启明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122)

1 化压力为动力,强化营销,拼抢市场,努力争取效益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海工业)修船历史悠久,2003年中海工业通过收购兼并,在长三角建立了中海长兴修船基地,到2009年修船板块已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拥有中海长兴、立新船厂、菠萝庙船厂3家修船企业,配置有30万吨级船坞1座、20万吨级船坞1座、4~8万吨级船坞4座、4万吨级以下船坞4座。

但是近年来修船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供求关系失衡,同业竞争加剧,船东修船意愿下调;与此同时,世界船队优化调整、转型升级速度加快,运营船舶呈现大型化、现代化、高科技化趋势,大部分船东都已是新船多、旧船少。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国修船业受到重创,全国修船前10名的生产总量下降40%,中海修船也毫不例外地进入下行通道,产值也跌出占据十多年的前3名位置。除客观原因外,中海工业的修船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几大问题: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转型升级难度大;工程外包,管理粗放,成本居高不下;中高端人才匮乏,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船厂负债重,折旧、财务费用高,老船厂硬件设施差、队伍老化、维稳任务重。这些都是制约中海工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管理短板,表面上是竞争力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中海工业根据中海集团的要求,不仅要积极应对当前危机,更重要的是实施战略管理,主动面对后危机时代。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面对危机,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还是从竞争力的内部因素来解析。中海工业应对当前危机对策措施和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战略解析有以下一些考虑。

1)以改革为主线,完善管理体制,推进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为纽带,积极推进修船经营体制改革和总部机构改革。确立修船厂的市场主体地位,试行营销总监制,通过加强调控,妥善处理内部不良竞争,确保改革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总部机关转作风、增效率的机构改革,对总部职能部室实施“12并6”的调整,提高管理绩效。

2)强化内控管理,狠抓成本控制。加强风险管控,提高运营水平。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找准管理短板,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内控流程和制度,最大程度降低各种风险,确保业务正常开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将指标层层分解,加强对各单位财务指标和经济增加值 (EVA)的考核,实施月度通报,促进各单位寻找差距。把好生产材料消耗关。公司组织了对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的专项调研,进一步完善管理。各船厂优化生产流程,对生产材料实施精细管理,杜绝、减少钢材、电、气、油等材料和能源在生产中的浪费。

3)量入为出,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本着“轻重缓急,量入为出”的原则,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风险和财务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加强制度建设。适应扁平化管理要求,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全面、规范的管理平台,促进了企业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4)完善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监督。严考核,硬兑现,加大对各单位的考核力度,增强各单位成本意识。各单位制订了严格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完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加强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对各单位工资总额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确保使用额度可控;贯彻集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分层次细化分析各岗位的工资发放情况。

5)抓紧两化融合。船舶工业实施的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在中海工业逐步深入人心。中海工业以“有效管控资金流物资流劳力流”为特点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借鉴中远船务等信息化先行者的经验,以中海修船和中海造船两大基地为重点,正在全力推行管理精细化和生产精益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在中海工业的两化融合。

2 以改革为主线,完善管理体制,推进转型升级

2014年,修船市场在供求结构调整的总格局下,呈现出“两低一少”的局面。“两低”,一是修理价格低,二是单船产值低。“一少”是高附加值船舶修理的订单少。由于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及国家拆船补贴政策的出台,更多的船东,选择将老旧船拆解,修船市场竞争更激烈,而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环境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修船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但是“两低一少”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的,比如一季度在南方船坞减少和北方严冬气候下,上海、舟山地区出现了订单增加的现实,展示了修价上涨的趋势。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握,对修船营销是重大的挑战。虽然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是主要原因,但部分企业缺乏自律、竞相压价、导致市场出现无序竞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据了解,我国修船价格近年来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印度等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修船价格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所剩无几。一些船东在与修船企业谈判时,经常会拿着国内其他企业的报价来进行压价。而有些企业为抢活干,甚至是零利润接单。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企业积极拓展附加值高的海洋工程装备修理、改装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然而,由于海工装备改装的门槛较高,国内修船企业能否在这一领域分得“蛋糕”,关键还要看其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能否满足相关要求。

船舶工业正在步入缓慢调整的复苏阶段。但要防止大起大落,企业必须牢牢抓住市场机遇,加强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强化基础管理,严控产品质量,加强业界合作,提升自身实力,适应市场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我们要敢于与狼共舞,又要善于捕捉机会,这是中海工业营销策略应有的基本特点。因此中海工业希望与行业及其成员们一起,尽快行动起来,在以下方面抓紧破题,旨在寻求整个中国修船业的转型和升级。

1)调整产业布局,规划二次转型。修船板块要以黄浦江、珠江水域的城市发展为背景,完成综合开发的课题,把新基地的规划、新产业的布局和新增长的战略作出“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推进中海工业未来10年的“二次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定。

2)深化修船板块改革和调整。通过创新营销、强化管理、优化布局和盘活资产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适时推进非修、海工及配套项目,小步快走,向产业高端进发。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坚持以人为本,调整人员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关键岗位和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

4)实行战略管理。中海修船在行业内显然不是领跑者而是跟跑者,我们将坚持与中远船务等十大船厂对标,把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标杆。

最后在行业发展上,我们也呼吁行业组织带领行业成员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包括:①建立修船价格参考体系和执行标准。我国修船行业相关组织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按照物价变化、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并参照其他国家的修船价格,制定出我国的修船价格标准体系,为企业接单报价提供参考;②建立行业准入制度,缓解产能过剩矛盾。航运市场不景气,导致我国修船产能过剩矛盾突显,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以提高我国修船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相信,虽然船舶修造业正在经受着修船市场下滑的冲击,国内从南到北的修船厂都面临着订单不足、生产任务不饱满、产值效益下降和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但是只要我们修船企业苦练内功,锻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实现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海工业愿意同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度难关,“抱团取暖”,我们相信:明天依然会更好!

猜你喜欢

中海工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海地产:“利润王”的赚钱利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工业人
中海海洋耕鱼油全产业链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