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华秋实十五载凝心聚力谱新篇
——写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成立十五周年

2014-01-27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煤炭协会

文/本刊评论员

春华秋实十五载凝心聚力谱新篇
——写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成立十五周年

文/本刊评论员

2014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迎来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在我国漫长而充满艰辛的煤炭开采利用历史中,不过是短短一瞬。但抚今追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这十五年,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变革最不平凡的一段历程。

作为目前煤炭行业最大的社团组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煤炭行业桥梁和纽带的重大职责。十五年来,协会坚持为会员、为行业、为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助政府强化宏观调控和行业基础管理。在国务院国资委、民政部、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等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了政府的信任、行业的认可、会员的支持和社会的赞同,在我国煤炭工业全局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煤炭科学化发展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厚积薄发,十五载硕果累累

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发展煤炭工业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议题。多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仅导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同时也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我国煤炭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1998年,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经原国家煤炭工业局研究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中国煤炭企业管理协会更名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1999年3月1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国煤炭工业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促进了煤炭工业发展和改革,煤炭生产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多年形成的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煤矿安全事故多、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无序开发建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艰难的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沉稳应对,针对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战略发展思路,为国家明确煤炭工业的地位,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优化煤炭开发布局,调整产业政策和税费政策等提供了决策依据。特别是协会在参与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中,提出的“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和煤炭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等发展思路,成为规划的新亮点。围绕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研究提出并编制了资源勘探、煤矿建设、结构调整、煤炭科技等16个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深化改革必须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实践,善于以创新的思维、市场的手段、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煤炭市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与行业信息发布制度,构建了“7+2”“4+1”和“6+1”煤炭市场交流、联系与合作机制,发布“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和产业预测预警报告,研究探索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煤炭订货制度改革,推动了新型煤炭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促进了行业平稳运行。

多年来,协会以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研究科技需求,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定期召开我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不同时期煤炭科技发展方向。同时,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的领导下,着力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建设,研究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国家出台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政策提供了依据。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工作,围绕煤矿瓦斯、水害防治、顶板管理等重点领域,组织召开研讨会、现场会和新技术推介会,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做出了贡献。十五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由10亿吨增长到37亿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当时的年近7000人下降到2013年的1067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最高点的接近5下降到2013年的0.28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煤炭人为社会的发展奉献着光和热,同时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全行业的文化自信,以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更好地适应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煤矿特色的矿区文化和企业文化,不断丰富煤炭行业文化内涵,促进煤炭行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凝心聚力,开创美好未来

如果说十五年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肩负使命,迎难而上,擎起了行业改革发展的大旗,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政府和企业的信任。那么,面对当前调整转型的新形势、新机遇,承载着政府与企业期望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更需要以一种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开拓者姿态,发挥自身优势,再接再厉,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近两年我国煤炭市场消费疲软,企业库存积压严重,虽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回暖态势逐步体现,但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中国煤炭工业自身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健康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我们将继续坚持贴近行业、贴近市场、贴近会员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以构建中国特色一流协会为奋斗目标,围绕‘一个深化、五个推进、六个转变’,深化行业改革,坚持服务宗旨,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协会支撑体系、工作平台和品牌工程建设,不断增强行业的凝聚力、社会的影响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有人说,当今中国“要不要改革”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要怎样改革”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十一五”以来,煤炭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基本建立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煤矿安全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在全面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推进煤炭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协会坚持以前瞻性研究为基础,敏锐捕捉市场变化,未雨绸缪,引领行业发展,将在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煤炭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建设,煤、油、气价格比价关系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力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协会还将围绕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进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矿区建设、推进煤炭科技创新发展、推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等课题开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指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实现从不完全市场向完全市场化转变,实现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煤炭产品从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实现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以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将进一步健全协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职业化社团队伍建设,扩大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手段,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观念,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一流协会、全面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华秋实十五载,凝心聚力谱新篇。5月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领导、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主要领导等200多人共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谋发展之策,共绘发展蓝图。没有鲜花簇拥,没有标语彩绸,一如十五年来的理性、务实与高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立足新起点,追求新跨越,将与政府和会员单位一道,谱写我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厉克古伟锋)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煤炭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