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释鲑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肌肉注射疼痛的缓解作用

2014-01-26史思淑张金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肌注原液人民卫生出版社

史思淑 杨 娟 孙 蓉 张金龙

(绵阳市中医医院机关分院内科,四川 绵阳 621000)

鲑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骨盐溶解,阻止钙由骨释出,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OP)。该药肌肉注射起效快、吸收好,持续时间长,但是该药刺激性极强,肌肉注射时注射部位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令患者难以忍受,有的患者甚至无法马上行走。本文拟观察稀释鲑降钙素对减轻OP患者肌肉注射后疼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因全身疼痛不适而诊断为OP的女患者6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年龄60~80岁,平均73.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各20例。3组年龄、身体状况、以往职业、文化程度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躯体感觉障碍诊断标准〔2〕,均无感觉障碍表现。

1.2方法 根据鲑降钙素注射液说明书要求:用T.B针筒取0.2 ml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皮下注射0.1 ml,观察15 min后,阴性即可注射。观察Ⅰ组开始就采用稀释法,即将鲑降钙素50 IU(1 ml)用生理盐水1 ml稀释后行肌肉注射;观察Ⅱ组前10 d采用原液直接进行肌肉注射,后10 d采用同样的稀释法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即将鲑降钙素50 IU(1 ml)原液直接行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均选择臀大肌,器材均为5 ml注射器,7号针头,推注速度均为2 ml/min。肌注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采用肌注侧卧位,操作过程中采用单盲试验〔3〕。注射者均为3人组成的肌注小组,3人在工龄、职称、技术方面无显著差异,轮班担任注射工作,各班次肌注量也无显著差异;注射前指导语均为:①用药的主要目的;②肌注时的配合方式;③用药后的注意事项;注射时保持病室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嘱患者勿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如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等;肌注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操作规范,勿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想象、松弛等减轻疼痛的暗示动作,肌注后安静休息。

1.3监测指标 制作疼痛评估标尺〔4〕:将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结合起来制作成疼痛评估标尺,数字评定量表可以使疼痛被量化,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比较好理解又好观察。具体做法是取一根长10 cm直尺,将其等分成10段,按0~10分次序评估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中间次序分由低到高表示疼痛由轻到重,评分情况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为4个等级,1级:无痛(0分);2级:轻度疼痛(1~3分);3级:中度疼痛(4~7分);4级:重度疼痛(8~10分)〔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1软件进行秩和检验。

2 结 果

观察Ⅰ组肌肉注射VAS评分(无痛84例次、轻度疼痛246例次、中度疼痛62例次、重度疼痛8例次)与对照组(28、118、192、62例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Ⅱ组前后两次肌注VAS评分(无痛12 vs 46例次、轻度疼痛48 vs 122例次、中度疼痛104 vs 29例次、重度疼痛36 vs 3例次)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鲑降钙素对肌肉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肌肉注射时患者普遍感觉疼痛明显,极易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因疼痛而放弃使用,疼痛感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肌肉注射技术的不满意程度,有时也增加了患者全身疼痛不适的感觉,造成不遵医行为。鲑降钙素注射液为鲑降钙素的无菌水溶液,生理盐水是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皮肤试验液的稀释剂,两者之间不存在配伍禁忌,与肌肉组织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鲑降钙素被其稀释后对肌肉组织的刺激性明显降低,且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药物以外的副作用;另外,虽然鲑降钙素注射液浓度稀释,但所给的药物总量未变,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35-40.

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1.

3石祥云.护理专业论文写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69.

4周 莉,王桂兰,海风燕.缩宫素稀释后肌肉注射减轻孕产妇疼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9;9(1):38-9.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3.

猜你喜欢

肌注原液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技术又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化纤联盟彰显科技担当
一种在线黏度检测装置及实现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衡水老白干67度原浆原液的两款酒比较谈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