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

2014-01-25高学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肌瓣上唇唇裂

高学琴

单侧唇裂是临床常见面部先天性畸形,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患者生活及工作均受到较大的影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单侧1期修复患者,术中唇红处理不当、术后上唇过紧等均可导致唇珠缺失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康复,作者对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8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6.35±4.27)岁,其中左侧20例,右侧18例。

1.2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进行患侧眶下孔阻滞麻醉,对于手术部位瘢痕组织较多者,麻醉效果较差时,可在手术区域周围增加浸润麻醉,从而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根据患者唇珠缺失具体情况,在外侧唇红过多部位选择椭圆形切口线,唇红黏膜肌瓣远端选择切口部唇红处,逆行设计蒂位于唇红黏膜肌瓣上,处于重建唇珠肌层的深面。多余的外侧唇红、需要重建的唇珠量等是唇红切口长度及复合肌瓣的厚度的决定因素。在唇红中部对受区水平的切口线进行设计,保证唇红切口线与之相交;沿唇红设计线将唇红黏膜及肌层切开,备制唇红黏膜肌瓣,在切取复合瓣时,蒂端唇红肌肉及深部组织需要充分保留,避免对上唇动脉造成的损伤,保证手术后复合瓣蒂部血运的充分,保证手术后良好恢复;将带蒂唇红黏膜肌瓣平移至唇珠腔,褥式缝合复合瓣肌层及受区肌层,必要情况下可将蒂部延长至肌层,重建上唇唇珠后观察效果满意后,对唇红黏膜进行缝合,分层缝合复合瓣供区;伤口不包扎。术后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保证口腔内卫生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术后1个月内严禁大力张嘴,避免伤口裂开。术后7 d拆线。

1.3评价标准 根据唇红比例协调度、外形丰满度、唇红缘移行及整齐度等作为评价标准,将术后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类。非常满意:医生、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效果满意;较满意,医生、患者及家属三方中有一方不满意或者认为手术后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满意:医生、患者及家属均认为手术效果不理想,需要再次进行矫正治疗[2]。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7 d拆线时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左右侧红唇组织厚度一致,旋转固定的唇粘膜瓣色泽红润血运良好,唇珠明显;未出现异常渗出及明显感染现象。随访调查显示手术非常满意21例(55.3%),满意17例(44.7%),总满意率为100%。

3 讨论

继发性唇珠缺失是单侧唇裂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单侧唇裂手术治疗后,随着修复组织生长发育,患者上唇红唇缺失、过多或者同时存在两种畸形时,唇珠丧失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性,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再次进行治疗,患者生理及心理均承受着较大的痛苦,因此在单侧唇裂手术时采取规范手术操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单侧唇裂修复继发唇珠缺失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上唇修复术后双侧发育不对称;②唇裂修复过程中,处理红唇黏膜不到位;③唇裂修复术自身存在较大的缺陷,修复难度较大。传统临床采用带蒂下唇瓣转移修复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术中需要两次断蒂,术后瘢痕组织较为明显,美观性较差;“V-Y”推进术、“Z”字成形术等在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的治疗时,无法有效纠正唇珠畸形,尤其是对缺损较大的唇珠患者治疗时,效果较差,同时上述手术后,红唇黏膜纹理出现较大变化,与周围红唇纹理协调性较差,加重上唇畸形,效果较差[3]。

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是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治疗的新方法,通过对唇珠的高度适当抬高,从而对唇珠缺失造成的外部畸形进行修复,本次治疗时,术中充分保留患者红唇黏膜肌肉组织,并将其平移至唇红正中部位,形成唇珠。然而手术时需要保证将唇红黏膜肌瓣移至中线位置时,外观丰满且无张力。术中分离时,要加强对上唇动脉的保护,避免上唇神经及动脉受到损伤,避免术后该区域血运差,出现供血不足现象而对术后效果造成影响。虽然带蒂红唇黏膜肌瓣治疗单侧唇裂继发唇珠效果良好,然而对于一期术后唇红缺失严重者,需要借用临近或远位组织进行修复,如下唇组织瓣、Abbe瓣、红唇粘膜瓣等,部分学者认为机体其他部位的颞浅筋膜、表皮瘢痕、真皮等组织对红唇进行填充,亦能够增加红唇体积,同时在红唇黏膜面积的改善方面亦有显著的疗效。Cohen等在治疗中采用舌组织游离移植矫正红唇畸形,疗效确切,然而由于提供的组织量较少,黏膜瓣质地、颜色较差,因此作者认为在单侧唇裂继发唇珠患者治疗时,能够通过上唇自身修复者尽量避免采用临近及远位组织进行修复;而对于缺损较大者,尽量采用临近或远位组织进行修复,本次研究中,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对手术满意率为100%,由此可知,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效果显著,美观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1] 李海东.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整复.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02):103-105.

[2] 宋涛.红唇黏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843.

[3] 剪新春.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修复双唇裂术后口哨畸形.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9,9(3):272.

猜你喜欢

肌瓣上唇唇裂
胫骨前肌肌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胫骨外露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改良旋转鼻唇沟皮瓣用于上唇缺损的亚单位修复
顺行比目鱼肌瓣加植皮术修复小腿骨外露创面
常见神经血管肌肉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优缺点比较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小儿唇裂术后系列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