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动物疫病风险结构

2014-01-25,,,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1期
关键词:易感性宿主病原

,,,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动物疫病风险结构

邹联斌1,2,郑列丰2,李 军2,孙向东3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01;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

根据病因学理论和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机理,探讨了动物疫病的宏观风险结构和微观风险结构。分析了包括病原危险性、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动物疫病风险宏观结构以及包括病原风险、遗传性宿主风险、获得性宿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政策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畜牧业发展风险等因素的动物疫病风险微观结构。为深入探讨动物疫病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及防疫对策提供了总体研究框架与思路。

动物疫病风险;风险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

目前,动物疫病区划管理是国际认可的重要动物卫生措施。OIE认为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立无特定动物疫病贸易区域的基本原则是依据流行病学和风险分析原则管理和评价动物疫病风险[1]。在风险管理领域,研究人员往往注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但不同风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风险结构,常常被忽略。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于风险及其风险管理逻辑的认识。因此,进行动物疫病风险结构分析则是动物疫病风险研究的首要任务。

1 动物疫病风险及风险结构的概念

动物疫病风险是在一定区域内,在动物养殖、调运、屠宰和加工过程中,因动物疫病致病因子的产生、传播和扩散导致社会、环境和动物群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损失大小。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损失即为动物疫病风险。

风险的产生及大小是基于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载体和损失性后果四个要素之间建立的因果联系。由于风险因素和风险载体的不确定性,一个系统或者一个项目中往往可能发生各种风险。各种风险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这种风险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就是风险结构[2]。进行风险结构分析就是识别一个系统或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动物疫病风险结构分析

风险主要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本文根据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机理对动物疫病风险进行分类并探讨风险之间关系,也就是动物风险结构分析。

从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机理来看,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有致病因子、易感的宿主以及引起或允许疫病发生和传播的环境3个方面的因素。从宏观上,动物疫病风险可以分为病原危险性、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影响,这3个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就构成了动物疫病风险宏观结构构成因素。微观上,从动物疫病中归类于病原、宿主和环境3个方面的风险因素来考虑,动物疫病风险包括病原风险、遗传性宿主风险、获得性宿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政策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畜牧业发展风险。同样,这8个风险之间的关系构成动物疫病风险微观结构构成因素。动物疫病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有机构成了动物疫病风险结构。

2.1动物疫病风险宏观结构构成

2.1.1病原危险性

病原危险性就是指病原的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取决于它的致病性和毒力,传播能力与其感染力相关。致病性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质,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疫病的能力;毒力是病原微生物的个性特征,指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可以通过最小致死量(MLD)、半数致死量(LD50)、最小感染量(MID)和半数感染量(ID50)等指标的测定加以量化;病原可引发感染的能力特称为感染力。在群体中对感染力的衡量指标是发病率。感染力被证实与毒力呈正相关。在流行病学中,决定疫病是否传播的基本再生数R0可以用来决定一个传染病能否在群体传播。一般认为,只有在R0>1的时候,疫病才会在群体中扩散并流行开来。

2.1.2宿主的易感性

宿主易感性是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的患病风险。从暴露到发病的每一个阶段,易感性(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性)均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决定疫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医学上,易感性可以分为遗传性宿主易感性和获得性宿主易感性。

2.1.3环境影响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是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但这3个环节能否相互连接和协同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动物疫病来说,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畜牧业发展状况等。

2.2动物疫病风险微观结构构成

2.1.1病原风险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往往是针对一些在经济学或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病原,一些广泛传播、危害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重大的动物疫病则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重点防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全球公认的最重要的影响贸易、人和动物健康和生产的疫病列入OIE名录疫病(OIE Listed diseases),包括多种动物共患疫病名录(23种)、牛病名录(15种)、羊病名录(11种)、马病名录(13种)、猪病名录(7种)、禽病名录(14种)、兔病名录(2种)、蜂病名录(6种)、其他动物疫病名录(2种)。

2.2.2遗传性宿主风险

特殊抗病力是指动物对某种特定疫病或病原体的抗性,这种抗性主要受一个主基因位点控制,这就是人们所称的遗传性宿主抗病性或易感性,它也可不同程度地受其它位点(包括调控子)及环境因素影响[3]。20世纪70年代,通过以家族研究为基础的连锁分析和以病例—对照研究为基础的相关分析证实个体对结核病易感性的差异部分是由宿主基因决定的,并最后发现自然抵抗相关(NRAMPl)基因、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甘露糖结合植物凝集素基因(MBL)等可能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4]。因此,具有遗传性抗性基因缺陷或变异的宿主发病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2.3获得性宿主风险

与遗传性宿主风险相对应的是获得性宿主风险,与之相关联的是一般抗病力。这种抗病力体现了机体对疫病的整体防御功能。环境变化、管理水平低下、营养不足、疫病、年老或年幼都会影响动物的身体状况,削弱机体对疫病的整体防御功能,从而使一般抗病力降低。一般抗病力越低,患病的风险就越大。

2.2.4自然环境风险

从对动物疫病的地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些疫病之所以能在一个地区存在,与当地自然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高程、温度、降雨、湿度和植被等影响病原生存、发展、活动和寿命的因素,以及病原的传播媒介、动物贮存宿主。自然环境可能削弱宿主抵抗力并增加宿主对疫病的易感性,或为致病因子的生存、繁殖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2.5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对动物疫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公众风险认知水平的影响四个方面。首先,消费者市场是畜牧业发展的导向,畜牧业不断发展以迎合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就可能给动物带新的和不断变化的疫病风险。其次,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和“成本最小化”等思维的支配。一旦自身环节出现问题,首先会寻求自我利益的保护,设法将风险转移给产业链上其他利益主体,从而导致疫病传播和异地流行[5]。

畜牧业价值链是当地习俗和文化背景下运行的,习俗和文化背景也成为动物疫病风险因素之一。如,中国南方地区有喜食鲜活农产品的习惯,流行现宰现卖的习俗,这种习惯催生大量活禽市场的存在。活禽市场的存在是疫病传播的高风险因素。

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可以影响风险后果、可接受风险以及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如果公众风险认知水平过低,当公共突发事件到来时,就会产生心理危机。例如,禽流感疫情不仅因家禽死亡、家禽扑杀和疫情控制而造成直接损失外,而还因公众的恐慌而导致家禽销售量和价格猛烈下跌,以致家禽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等产业链上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巨大间接损失。Howard J Pharo在界定FMD的可接受风险时发现,怎么做决策和怎么确定“可接受风险水平”更可能在政治和社会科学中找到答案,而不是在兽医科学中。这与WHO的公众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的方法和政治解决可接受风险问题法相一致[6]。

2.2.6政策性风险

动物防疫政策会对畜牧业价值链、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及后果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FAO认为,疫病暴发的影响、持续时间、全部成本及对价值链的各个利益相关方产生的后果都受到对疫病相应政策的影响。如,实施动物扑杀、疫苗接种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和边界控制等措施都对利益相关方产生各种影响。边境控制措施的性质和执行水平以及市场准入程度(关税/配额)不仅能影响传入和传播疫病的风险,而且还影响疫病暴发对市场影响的程度和时间。

2.2.7经济性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动物疫病的定植、发生和传播也存在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投入、养殖从业者职业素质、兽医机构效能、公众风险认知能力和畜牧业产业链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和从业人员培训投入上的差别,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和中小型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风险往往大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其次,OIE的兽医体系效能评估工具中[7],第一层次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兽医机构的日常工作经费也得不到保障的国家或地区,其兽医体系不能有效运作,并且不能有效控制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顺利执行动物检疫。再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们所受的风险教育不同,对风险的认知水平存也不同。最后,在经济杠杆的调节下,畜牧业产业链上的生产链、市场链和其它相关产业都会不断调整。

2.2.8畜牧业发展风险

畜牧业的发展易受动物疫病风险的影响,但畜牧业的发展状况也影响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首先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与畜牧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很多动物疫病在某些系统中长期存在,特别是那些由“传统的”小规模、混合或粗放生产系统主导的畜牧业。很多国家和地区有多种生产方式存在,动物、人类和病原体在集约化与传统生产系统之间不断移动,系统性风险正在显现。

其次畜牧业养殖结构多元化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挑战。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改变,畜产品结构也随之改变,使养殖结构呈多元化。这给动物疫病,尤其是多种动物共患疫病的防控带来困难。因为不同动物对同一种病原的敏感性不一样,人们往往忽视隐性感染的动物,这会存在很大风险。例如,口蹄疫病毒能在70多种的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中引起发病,以黄牛、奶牛最易感,驴、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

再者,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也冲击疫病防控体系。由于我国各地畜牧业发展不均和养殖结构的不同,活畜禽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十分普遍。不仅有南方地区的家禽运到北方市场销售,也有北方的牛羊向南方调运。在区域内动物及其产品再由大型畜禽交易批发市场流向终端市场。这些长距离运输和繁杂的流通都增加了动物疫病的传播风险。另外,如果相邻国家处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通过非法渠道走私动物及动物产品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2.3动物疫病风险结构的系统分析

动物疫病综合风险系统可以由若干层次的子系统组成。首先是由病原风险、遗传性宿主风险和获得性宿主风险组成系统的基础层。动物疫病的基础就是病原和宿主间相互斗争,双方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宿主发病或病原的消亡。但是在自然状态下,病原和宿主之的关系往往又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种自然条件可能削弱宿主抵抗力并增加宿主对疫病的易感性,或为致病因子的生存、繁殖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所以病原的危险性、宿主的易感性和自然环境风险构成第二层。在现在社会,各种动物疫病很少能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发生,绝大部分都要受到人活动的影响。所以社会环境下各种条件所造成的风险和第二层又组成了层次更高的第三层。但第三层并不是本系统的最高层,仍然受到更高层次的因素影响,所以动物疫病综合风险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3 结语

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应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动物疫病风险的结构特征作了具体分析,界定了动物疫病风险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为深入探讨动物疫病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及防疫对策提供了总体研究框架与思路。

[1]赵维宁,郑增忍.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国际规则与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1-3.

[2]周小兴.风险结构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8.

[3]赵子轶.广西三黄鸡抗马立克氏病相关基因筛选的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2006.

[4]梁肇海.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关系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5]徐快慧,刘永功.产业链视角下多利益主体参与的动物疫病防控机制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10):19-22.

[6]Pharo H J. Determination of the acceptable risk of introduction of FMD virus in passenger luggage following the UK outbreak in 2001[C]//Epidemiology Programme of the Australi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Scientists Science Week,4-6 July, 2002.-Gold Coast, Australia. Australi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Scientists, Gold Coast, Australia.

[7]OIE.OIE Tool for the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f Veterinary Services (OIE PVS Tool) [S]. Fifth Edition, Paris France ,2010.

Macro-and micro-scopic view of animal disease risk structure

Zou Lianbin1,2, Zheng Liefeng2,Li Jun2,Sun Xiangdong3
(1.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2.Guangxi Animal Disease Control Center, Nanning, 530001; 3.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 Qingdao, 266032)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etiology and mechanisms of outbreak and transmission of animal diseases, macrolevel and micro-level animal disease risk structures were explored. The macrostructure of animal disease risks composed of pathogen hazard, host susceptibility and environment inf l uence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ncluding pathogen risk,genetic host risk, acquired host risk, natural environment risk, social environment risk, policy risk, economy risk and husbandry development risk were analyzed systemically. The study provided general frameworks and ideas for deep research of concrete methods in animal disease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Risk of animal disease; Risk 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Macrostructure

S851.33

:A

:1005-944X(2014)01-0017-04

猜你喜欢

易感性宿主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TLR9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