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干麻黄汤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

2014-01-24叶旭霞文国匡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支气管炎

叶旭霞 文国匡

(河南郏县卫生学校,河南 郏县 467100)

射干麻黄汤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

叶旭霞 文国匡

(河南郏县卫生学校,河南 郏县 467100)

【摘要】目的探求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药最佳疗法。方法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结果78例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临床控制13例,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类患者大都年老体弱,病程较长。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和多次出现哮鸣音,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并连续发作2年以上。该病进展缓慢,常有急性发作,日久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自2010年10月至今,笔者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5岁;45~60岁者34例、61岁以上44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42例、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36例,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中兼有肺气肿的21例;病程最长18年、最短3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或CT检查,部分病例做了心电图及肺功能检查确诊,并排除肺结核、肺癌、矽肺、肺脓肿、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等。

1.2 治疗方法

①基本方:射干10 g、生麻黄10 g(后下)、制半夏12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细辛6 g、五味子6 g、生姜9 g、红枣5枚(切开)。水煎服,1剂/天。忌生冷、油腻,避风寒。②临床加减:若痰多湿重加白芥子、苏子、苍术、厚朴、葶苈子、等化痰燥湿药;有痰黄稠厚,胸闷息粗等痰热壅肺者加石膏、瓜蒌、鱼腥草等清化热谈药;有肾阳虚者加附子、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等温阳补肾药;有肾阴虚者加天冬、女贞子、熟地、山药等滋阴补肾药;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药;食欲不振者加山楂、麦芽等消食健胃药;有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川芎等以活血化瘀。

1.3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咳、痰、喘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者;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力等)有明显改善者;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者;无效: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无改善或加重者。

2 治疗结果

78例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临床控制13例(占16.67%),显效40例(占51.28%),有效21例(占26.92%),无效4例(占5.13%),总有效率94.87%。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58岁,农民。患咳嗽、咳痰、时有气促性疾病10年余,冬重夏轻,每年冬季复发,每次发作持续4月左右。近几天因为受寒而复发,于10年10月22日来诊。现咳嗽阵发、咯痰气急、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影响睡眠,痰多色白如沫,神疲乏力,形寒怕冷,易汗出,纳少,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浮紧。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中度肺气肿。肺功能测定提示:肺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中医诊断:哮证兼肺胀。治以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平喘。拟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0 g、炙麻黄10 g、制半夏12 g、炙紫菀10 g、炙款冬花10 g、细辛6 g、黄芪20 g、白芥子12 g、五味子10 g、莱菔子15 g、生姜9 g、红枣5枚(切开)。水煎服,1剂/天。用10剂,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汗出止,续服上方15剂诸症悉除。而后又在原方基本上加附子、补骨脂、菟丝子连服30剂。之后遇寒冷、油烟刺激等也未再发,随访病情稳定。

4 体 会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1]。”具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功效。用以治疗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或腻,脉弦紧或沉紧等症,是内科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方剂之一。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因急性期失治或者治疗不彻底,日久迁延而成。一般认为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的“痰饮”或“哮证”范畴。本病的形成和复发多以外邪为诱因,与内脏的肺、脾、肾三脏功能常失调或减退亦有密切的关系。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脾气虚或者脾肾阳虚,就可以导致气道不利,痰湿不化,痰气交阻于气道,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不利而致喘息、咳嗽,喉间痰鸣哮吼。肺虚不能布散津液,脾虚不能运输精微,肾虚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发作[2]。本人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分析,认为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该是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作期以治疗咳嗽、咯痰、气急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脾肾之阳和肺脾之气为主。具体治疗遵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的“病痰饮水者,当以温药和之[1]”为指针,温肺以化痰,温阳以补肾。

射干麻黄汤中麻黄,辛温微苦,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射干袪痰利咽,开结下气。二者相伍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治疗痰气交阻、肺气上逆之咳喘。紫菀润肺化痰止咳;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二者同用,一则重在止咳,一则尤善祛痰,止咳化痰之效相得益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补肾宁心。二者合用,外散表寒,内化痰饮,上敛肺气,下补肾阳。生姜解表散寒,温肺止咳;大枣补中益气,缓和药性,使袪邪不伤正。诸药合用,使肺气宣降有序,痰饮得温则化,共收散寒宣肺、降逆平喘、化痰止咳之效。临床常以此方治疗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每获良效。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情用此得到缓解后一定要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补益药巩固治疗,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刘献琳.金匮要略语释[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125,200.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

中图分类号:R243;R56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279-02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疗法慢性支气管炎
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温肺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浅析
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