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胃石症的方法及疗效探讨

2014-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董 向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济宁 272011)

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胃石症的方法及疗效探讨

董 向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济宁 272011)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胃石症患者采用电子胃镜进行介导治疗的相关方法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被确诊为胃石症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圈套器、异物网篮、鼠齿钳或五爪钳,在电子胃镜的引导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为100%,其平均治疗时间为36 min,其中有23.9%的胃石用圈套器与异物钳联合破碎或拖出,11.3%的胃石用圈套器或网篮拖出,63.4%的胃石用五爪钳直接破碎,其中有4例患者在第2天进行再次碎石处理,7例患者在碎石催吐处理后,再次在胃镜指引下来进行碎石处理。结论 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胃镜下适当的取石或机械碎石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效果较好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胃石症;治疗效果

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以及药物治疗,随着胃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电子胃镜介导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为了对胃石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电子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将对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被确诊为胃石症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被确诊为胃石症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女性,41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15~82岁,平均年龄为54.8岁,患者的病程为7 d~11个月。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多发性胃石症,其比例为11.3%;63例患者为单发性胃石症,其中有1例患者的胃石多达8颗,患者的胃石形状主要为卵圆形或球形,部分患者呈现为原柱形或茎块形。在所有患者中,有19例患者在术前1周食用柿子或枣,18例患者食用山楂,3例患者食用涮牛羊肉。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为十二指肠嵌顿,3例患者为食管癌,4例患者为残胃癌,5例患者为胃癌,31例患者为合并胃溃疡。

1.2 方法

术前5~10 min对患者给予50 mL二甲硅油散口服,并在静脉麻醉后对患者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对患者的上消化道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对电子胃镜的视野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胃石进行全面观察,并根据胃石的位置、硬度、大小以及形态,选择圈套器、异物网篮、鼠齿钳或五爪钳等,从胃镜的机械通道导入,反复勒切、掘凿以及抓取胃石,使胃石由大变小,使其粉碎为小碎块。

具体的治疗方法:①胃石较软患者的形成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用五爪钳来对其进行直接搅碎或抓碎。②对于直径<2 cm,且较硬的胃石,可以直接用圈套器将其套住后,在内镜的指引下将其缓慢拖出。③对于胃石头直径>2 cm的患者,采用鼠齿钳或五爪钳对胃石表面进行反复抓取,待其表面硬壳被抓碎后,再用圈套器对其进行反复勒切、圈套,或者是直接用圈套器来对其进行反复勒切圈套,当胃石的直径为1.0~2.0 cm时,直接用异物网篮或五爪钳将其取出或再次抓碎。④对于巨大胃石而言,由于其形成时间较久,质地相对较硬,可用方法。⑤来对其进行处理,当碎渣较多对其视野存在一定影响时,将胃镜退出,让患者麻醉复苏后2 h多喝水,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催吐处理,待碎渣吐出后,再次在胃镜引导下对其进行碎石处理,或者是在次日再进行碎石处理。⑥对于嵌顿在十二指肠上的胃石先用五爪钳、圈套器、网篮将胃石拖入胃腔内,然后再按照方法。⑦来对其进行碎石处理。

碎石后处理:①对于胃石碎渣较多的患者,可以从胃镜的机械通道注入100~200 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术后让患者连续服用7 d胃肠动力药以及质子泵抑制剂。②对于存在合并胃溃疡的患者,在术后28 d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口服。③对于胃石较大,且未完全破碎的患者,应行2次胃镜检查,并将胃石破碎。④所有患者在碎石后均行3周左右的随访。

2 结 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有60例患者为一次性碎石或取石成功,其一次性成功率为84.5%;11例患者为2次碎石成功,其2次成功率为15.5%,所有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为100%。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0~90 min,其平均治疗时间为36 min。本研究中有17例患者的胃石用圈套器与异物钳联合破碎或拖出,其比例为23.9%;8例患者的胃石用圈套器或网篮拖出,其比例为11.3%;45例患者的胃石用五抓钳直接破碎,其比例为63.4%。其中有4例患者在第2天进行再次碎石处理,7例患者在碎石催吐处理后,再次在胃镜指引下来进行碎石处理。

3 讨 论

所谓的胃石症主要是指患者在食用某种食物后不能消化排空,逐渐聚集在胃部,然后形成固体性结块,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食用黑枣、山楂以及柿子后出现植物性胃石症的情况较为常见[3]。导致患者出现植物性胃石的主要原因为这些食物在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质,同时还含有果胶、树胶,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胃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体积较大的物质,当其再与植物纤维、果核、果胶、树胶等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形成硬度较大的胃石[4]。患者通常会在食用这些食物后1周左右出现嗳气、腹胀、腹痛以及上腹部不适的情况,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胃肠梗阻以及胃溃疡。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在饮酒时食用黑枣、山楂以及柿子,其形成植物性胃结石的概率也有所增加[5]。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中和胃酸、中药等药物,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胃部疾病进行治疗时,胃镜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高频电流碎石、激光碎石、电力液压碎石、机械碎石等,再结合相应的药物来对其进行辅助治疗,既可以使患者免于手术的痛苦,又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6]。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有60例患者为一次性碎石或取石成功,11例患者为2次碎石成功,所有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为100%。本研究中有17例患者的胃石用圈套器与异物钳联合破碎或拖出,8例患者的胃石用圈套器或网篮拖出,45例患者的胃石用五抓钳直接破碎。由此可见,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电子胃镜引导下采用圈套器、异物网篮、鼠齿钳或五爪钳来对患者进行取石或碎石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胃石取净率。

综上所述,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胃镜下适当的取石或机械碎石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效果较好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对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冰,唐星火,吕小平,等.内镜下机械碎石并碳酸氢钠、抑酸治疗胃石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1,6(1):37-38.

[2] 马丽娟,公培强,沈元良,等.六磨四金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石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427-428.

[3] 魏秀芹,张玫.内镜诊治胃石症32例体会[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2):1005,1009.

[4] 张莉.胃镜破碎术配合中西药物治疗胃石症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57-5457.

[5] 刘全利,孙晓坤,王豫桐,等.经内镜治疗胃石症68例[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5):594.

[6] 马志杰.胃镜取胃石的方法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 2904,2949.

中图分类号:R5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147-0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