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和T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4-01-24王锦鸿邹和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王锦鸿,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呼吸内科;2.肾内科,广东 广州510630)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教学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汲取国外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在为医学生们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因此,本文评估从西方引进的PBL、TBL教学法的利弊,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1 PBL教学法的历史及特点

PBL医学教育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早在1956年,Bloom等人在比较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后提出了PBL的概念[1],并得到了医学教育者的关注,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2]。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3]。1993年,这一教育模式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至此PBL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展开,全球37个国家1700个院校在医学教育中采用PBL[4]。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教育理论,西安交通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于1986年率先应用于教学,迄今国内医学院校教育者发表了多篇文献,总结应用经验。

鉴于医学PBL教学法是针对某一具体医学概念或病例提出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进行独立资料收集、自学、研究等工作,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可见,PBL的特点是围绕医学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2 TBL教学法历史及特点

本文的TBL不是通常译为Task-based learning的任务式教学,而是2002年由Larry K Michaelsen提出的一种有助

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译为Team-based Learning,其形式多样,主要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5-6]。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中涵盖了任务教学,其教学过程是: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各种网络、书籍等资源完成学习,并于课堂独立完成答题;然后学习团队集体讨论,统一答案,随后教师解析阐述问题,团队成员再次讨论,并总结,团队成员互评(对各成员贡献度互相评分)。可见,TBL是PBL和Task-based learning的任务式教学的结合,强调的是有清楚学习目标的课前及课上的学习,一定程度可弥补PBL教学法和传统授课式教学法的不足,通过课上不同的测验方式及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保证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共同提高,跨学科程度低于PBL教学法,对于学生要求较低,是结合二者优点的教学方法。

3 PBL及TBL两种教学法的优点

3.1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3.1.1 培养自主学习的观念 在PBL及TBL整个教学过程中预设的临床问题及病例,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找资料和讨论等来解决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7],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8],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因此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终身学习者[9]。

3.1.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两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符合当代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团队协作意识是TBL教学中,尤为注重培养的能力[9]。TBL教学法在很多方面都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团队学习中,锻炼了学生提练知识要点的总结归纳能力、不同场合情景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建立团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10]。

3.2教师寓教中不断完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在完成一次PBL及TBL教学,需要进行详细备课,务求范围涉及广,问题设计要符合目前学生所能理解的难度,并且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适时引领学生向既定教学目标前行。完整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一次专业知识的充电,并得到全局掌控的锻炼,是一次在学识及个人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的全方位的自我提高。而经历了本科教育后,因具备了医学基础、相应临床诊疗技能及养成自学能力的医学研究生们,在临床面授式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这两种教学方式,达到教育目标则是事半功倍的。

4 PBL及TBL教学法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局限性

4.1医学生的学习观念的转变不易

国内医学本科生对新教学法不能很快适应,需要转变学习观念,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医学生经历了小学、中学的教学,已适应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法,对一种全新教学法的适应尚需时日。

4.2医学教育者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PBL及TBL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教师均需变主动讲授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来掌握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医学生存在没有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换过来,这就需要教育者做更多的工作来改良PBL及TBL教学法使其适宜中国医学教育现状。

4.3临床医学生基础薄弱

PBL以及TBL教学法均是以培养临床医生为目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而我国医学本科生均为高中毕业生,尚未形成独立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将传统教学法变为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理论学习,医学课程内容设置少,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从而导致医学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PBL及TBL教学是否能成功完成,需要学生课外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可避免导致课业负担加重,日久学生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4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国内教育体制对学习效果的评估目前仍依赖于书面知识记忆的准确性考察,方式仍主要以笔试为主,缺乏与新的教学法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新的教学法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内容包括研究进程的实效性、交流技巧、相互尊重、是否达到学习目标,以及成员的贡献,且团队成员间互评能否做到客观公平也有待评估,而我国目前尚未有适合PBL以及TBL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4.5国内大学发展不均衡

我国对PBL教学经验尚缺乏,更遑论TBL教学了,医学专业的高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材缺乏,更新慢,图书馆及电脑网络资源匮乏等因素,我国现阶段尚不适于大范围开展PBL或TBL教学。

5 结论

针对目前的中国医学教育,不论是PBL教学法还是TBL教学法,均应根据授课内容、授课对象综合应用、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院校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评估后逐步应用。对于医学生来说,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应以传统讲授式和TBL教学法为主,而临床学习则可考虑可逐渐采用这两种新的教学法;对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应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对比较浅显易懂以及与临床关系较密切、更新速度较快的知识点,应用PBL或TBL教学法,便于学生的自我发挥,相得益彰,而授课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两种新的教学法特点,真正做到避其不足,充分发挥优势。总之,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育者永恒的课题,因材施教、因时施教,灵活选用教学法,适时改良,从而适宜中国医学教育现状,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Bloom B.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I cognitive donlainl[M].London:Longman,1956:189.

[2]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

[3]Schmidt HG.Problem-based learning: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 [J].Med Educ,1983,17:11.

[4]Wood DF.Pmblem based learning[J].BMJ,2003,326:328.

[5]Larry Michaelsen,Michael Sweet,Dean X,et al.Team-Based Learning:Small C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John Wiley&Sons Inc,New York,2008:1-99.

[6]Michaelsen LK,Bauman KA,Fink LD.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 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7]Michaelsen LK,Watson WE,Cragin JP,et al.Team learning:A potenti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large group classes[J].Exchange:Organ Behave Teach J,1982,7(1):13.

[8]Loan D.How-to-do guide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M].UK: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4:5.

[9]Michaelsen LK,Parmelee DX,McMahon KK,et al.Team-based learning for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Aguide to using small groups for improving learning[M].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8:9-31.

[10]Hunt DP,Haidet P,Coverdale JH,et al.The effect of using team learning in an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J].Teach Learn Med,2003,15(2):131.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缺了人文课程 医学教育不完整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