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性大学视阈下的医学生素质培养

2014-01-24陈丽波桑海燕靳英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医学院医学教育综合性

陈丽波,桑海燕,靳英丽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需要,更是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医学广泛地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是其发展的特点,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的学科建设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对医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立足于医学知识及一般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要重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积极推进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清楚认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将这种优势更持久地注入到医学生素质培养当中。

1 综合性大学视阈下医学生素质培养的优势

1.1多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平台有利于加强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培养不仅要重视临床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科学研究素质的提升。

综合性大学环境为培养具有科学研究素质的创造性医学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背景有利于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医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课程体系比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更能优质地设置通识课程及交叉学科,这有利于医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而有利于拓展医学生的科学视野。其次,综合性大学可以提供多学科科研平台与便捷的校内协作。美国的医学院率先以 “项目教学”的形式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值得我们学习[1]。我国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科研平台可以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的早期接触科研的机会,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培养科研思维,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团队的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地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发展动态,进而学生会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2优良的人文学科背景和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医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故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表明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优秀医学生。而当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依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

综合性大学具有丰富的人文学科背景和人文环境的优势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首先,发挥综合性大学丰富的人文学科背景的优势,设置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特色要求的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科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不仅要在大学低年级重视人文学科的设置,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应该是贯穿医学学习始终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占到总学时的25%,并且人文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2],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当前医患关系不很乐观的医疗现状下,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等学科的学习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目前我国高中还是实行文理分科制度,医学生在高中时期都是理科生,相对缺乏人文学科的学习。在综合性大学里,课堂之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医学生有更多机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这对思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树立崇尚人道的从医哲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丰富的校园活动还可以加强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间的交流、增强与锻炼沟通能力、学习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些都是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生所必需的。

1.3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更多的学术参与机会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医学是探索未知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任何一次医学上的突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而现代医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思想指导下,国家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大学,经上世纪末的高等院校调整,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制和办学类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和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并存的两种发展模式。在综合性大学,因为更高的办学实力和综合实力,为医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高水平研究平台与交流平台,具有更浓厚的学术氛围。综合性大学内的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校内以各学科研究平台为依托进行的合作项目,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由此能够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2 综合性大学视阈下加强医学生素质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2.1医学教育教师素质需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进一步提高

医学生的素质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的具体执行者,也就是教师来完成。因此,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和环境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素质,是指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师德是其核心。在当前医学教育发展形式下,医学教师学科背景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同时,提高医学教师人文素质也是顺应当今医学发展模式的需要。

在综合性大学,可利用多学科的平台对医学教师举行定期的人文知识培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多层次提高教师素质,特别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适应包括整合课程在内的课程改革需要,将人文学科、其他相关学科教师与医学教师组织起来,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这种学术交流可使青年教师在接受专业培训的同时接受人文教育,有利于将相关的人文知识融入到医学课程中去。另一方面,发挥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强、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的优势,尽可能多地为教师创造国内与国际交流合作机会,使教师开阔眼界,提高医学教师综合素质。

2.2综合性大学下的医学院人事、机构改革需进一步推进

国际上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基本都有医学院,而高水平的医学院也几乎都在综合性大学中,这是国际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绝大多数都有医学院,其医学教育管理相对独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3]。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医疗均由医学院独立管理,但与其他学院的合作也十分便捷。

我国专门性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不是很长,医学院人事、机构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应在制度上保证各院系人员合作交流的畅通性,鼓励其他院系教师到医学院兼职。目前,还存在公共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上的改革做得不足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也不利于医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故需进一步深化教师考评制度,保证公共课教师对医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同时,综合性大学普遍存在合校后校区大而分散的现象,给不同校区任课教师及分散在各个校区的医学生带来工作、学习上的不便,容易引起教师及学生的负面情绪,这也需要学校从后勤保障、机构设置等方面予以解决[4]。

综上,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有利于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发现并解决目前存在的制约综合性大学优势的问题,将这种优势最大化地贯彻到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当中,以期为医学事业提供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双成,王庭槐,吴运涛,等.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解析美国医学院校的项目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8.

[2]王 乾,文秋林.哈佛大学与牛津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70.

[3]周云玲,刘恩允.美国州立大学学院设置研究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3(16):25.

[4] 李丽英,王 斌,郑卿元.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44.

猜你喜欢

医学院医学教育综合性
新乡医学院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