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故事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2014-01-23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大卫教学活动幼儿

姚 倩

(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

对故事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姚 倩

(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几个案例,试探索有效提问的途径与策略。

故事教学;有效提问;学生

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重要性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提什么问题是“好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问题”,这没有固定答案和标准,教师只要认真分析故事、了解幼儿、根据课堂教学情境提出有效的、开放性的好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故事与幼儿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对话。教师的提问水平与策略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值得我们深思。

二、有效提问的具体措施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适合幼儿理解的问题。①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有效提问。虽然班中的孩子的知识水平老师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关这一个活动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教师可在课前与孩子们进行聊天,有意识地了解一下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在活动中就可避免出现孩子答非所问的现象。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教师心中的答案时,我们要考虑自己的提问是否考虑到以孩子为主体。②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引起共鸣。在提问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幼儿对其产生了兴趣才会引起对问题的共鸣。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他们的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门的,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各有不同,此时便需要老师有技巧地去引导幼儿共同探讨结论,达成活动的预期目标和学习效果。如在一次集体活动“大卫,不可以”中,在封面导读认识主人公“大卫”的环节中,先请幼儿观察大卫抓鱼缸图,提问“大卫在做什么?”孩子们看到的各不相同,有的说“大卫在玩游戏”,有的说“大卫在爬高”,还有孩子说道“大卫这样很危险,是不可以的”。可见即便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幼儿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感知大卫是个怎样的一个小朋友,初步了解大卫行为的危险性。随后出示“妈妈生气图”,抛出问题“谁来了?”这幅图很有意思,虽然画面上没有人脸,但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是“妈妈”,达成共识,因为做坏事时妈妈总是会出现。这时我追问道“妈妈来了会怎么样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纷纷议论到妈妈可能会说的话、会做的事。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孩子的共鸣,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从而使活动更富色彩。③巧设疑问,问在幼儿需要处。幼儿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在教学现场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在教学现场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幼儿对教师提问的困惑所在,力求通过再次提问使问题更具体,更能指向孩子深入思考并将语言重新组织起来。

2.通过提出的相关问题,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故事中人物对话、动作等。①重点理解、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表情和动作等。如:在教学活动“我家是动物园”中,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祥太为什么说自己是只小猴子?祥太的爸爸其实是什么动物?看看爸爸的头发,猜一猜。祥太的爸爸除了头发跟狮子像,还有什么跟狮子像啊?”此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对故事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接着又出示其他家人的图片加以理解,并将课堂中学的知识渗透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请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家人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拓展幼儿的思维,也激起了孩子们想说的欲望。将家人的特征比拟成动物,并运用句式,将语言组织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幼儿的积极性很高。②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教学重难点是幼儿在活动中所需掌握知识的关键点,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每次语言故事活动中,在幼儿熟悉故事后,对幼儿提出能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问题,如: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过此类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理解,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

3.提开放的问题,促进每个幼儿的思维能力。①开放式的提问,引起幼儿积极思维。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是为他们服务的,可是通常我们在活动中的提问往往是“有什么”、“是什么”、“在做什么”,孩子们都只是被动去回答,而没有深一层次去思考,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得到了锻炼,也学到了知识,但是他们没有自己选择和探索的机会,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幼儿思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开放性的提问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幼儿的思维是自由的。当然在开放性的提问中同样也需要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而不是凭空想象,这样的提问更具难度但不乏其魅力与挑战性,幼儿可以畅想在自己的思维空间去思考、想象、创造,以此来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②巧妙追问,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在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的有效反馈能再次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活动能向深层次发展,拓宽幼儿的思维。③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关注到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如在活动“很大很大的蛋”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小动物们在看着什么?”“小松鼠发现了什么?”等这些问题我会请比较内向或者平时不太爱表达自己的孩子来回答;而一些需要陈述、小结类的问题如:“为什么同一个蛋大家说的大小是不一样”,我会请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这样,在活动中每个层次不同的孩子都有了自身横向的发展,使之体验活动的乐趣。④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思考。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和组织有效有回答。提问后的这段时间是每一个孩子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不管他们思考得正确与否,都是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机。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而如何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含义,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手段来实现。

G612

A

1674-9324(2014)25-0258-01

猜你喜欢

大卫教学活动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