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仁功效的古今文献研究

2014-01-23覃俏峰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润肠桃仁本草

覃俏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3)

1 古代文献研究

1.1 桃仁药性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效,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瘕结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证。

1.2 功效

1.2.1 活血化瘀

活血是桃仁最主要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桃仁可活血化瘀,治疗“瘀血、血闭瘕”。《日用本草》也有桃仁可“通月水,疗妇人产后百病”的记载。《本草发挥》中曰,桃仁有“去腹中滞血”之效,并引海藏曰桃仁有“破血”之功。《药性赋》载:“桃仁破血治腰痛。”《本草大成药性赋》曰:“桃仁破妇人血闭腹疼”。可见,桃仁活血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活血化瘀、破血通经、活血止痛3个方面,主要用于治疗女性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腰痛等。

历代医家在临床应用桃仁的基础上总结出详细的配伍经验,如《本草发挥》中引洁古云:“破滞血须用桃仁、苏木。”《神农本草经疏》曰:“同当归、芍药、泽兰、延胡索、苏木、五灵脂、红花、牛膝、生地黄、益母草,治产后瘀血结块作痛,并治壮盛妇人经闭不通;……同番降香、川通草、山楂、穿山甲、乳香、没药、红花、续断、当归,治上部内伤,瘀血作痛。”《药性集要便读》曰:“红花合用行经水,佐以陈皮血闭通。桃仁得香附为使,行气破血;得红花,行瘀通月经;得海蛤,除血结胸;得陈皮,治血闭、大便不通。”《寿世医窍》曰:“桃仁以鳖甲引入肝中,则破在肝之瘀血。”这些配伍的提出为后世临床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至今为临床所宗。

值得关注的是,《本草约言》中明确提出临床应用桃仁须辨明虚实,其曰:“桃仁苦重于甘,用破血为专也。然治血闭、血结须分虚实,实者宜,虚者亦不可也。”中医经典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见《医林改错》)、生化汤(见《傅青主女科》)、桂枝茯苓丸(见《金匮要略》)、桃核承气汤(见《伤寒论》)中均重用桃仁,以达活血化瘀之效,至今仍为临床所用[1]。

1.2.2 润肠通便

桃仁作为种子类药物,因其含有较多脂质,其性沉降,可润滑肠道,故桃仁功可通便。临床常与杏仁、柏子仁、陈皮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中创有“五仁丸”,主要治疗津亏肠燥所致的便秘。古代医家对此亦有论述。如《汤液本草》引《象》云:“桃仁治大便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本草约言·药性本草卷之二》则曰:“甘以生新血,润大肠血秘之便难。”《本草衍义补遗》引《心》曰桃:“去血中之坚及,通月经,老人虚秘。”《本草韵语》曰:“同燥痞伤阴润且通(血燥能润,血痞能散),结在大肠门启钥(通大肠,血秘)。”可见,桃仁主要可治疗津亏肠燥便秘、血虚便秘、老人虚秘等。

值得关注的是,《药性粗评》中将杏仁与桃仁的“通便”功效进行了辨别,明确提出临床运用杏仁和桃仁治疗便秘时,须以气血分之。杏仁“治气”,昼则难便,行阳气也,则用杏仁;桃仁“治血”,夜则难便,行阴血也,则用桃仁。治疗年高体弱老人患有的大肠燥秘者,需以脉象辨别气血,若脉浮则在气,以杏仁、陈皮治之;若脉沉则在血,以桃仁、陈皮治之。另外,《药品化义》指出:运用桃仁通便时,在炮制方面需“去皮、尖捣烂”,“少用取其纯白以入大肠,治血枯便秘、血燥便难,以其濡润凉血和血有开结通滞之力”。在配伍方面,《神农本草经疏》云:“同当归、麻仁、地黄、麦门冬、芍药、黄芩、肉苁蓉、甘草,治大肠血燥,便结不通。”《汤液本草》中引《衍义》云:“老人虚秘,与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镕白蜡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究其原因,盖因桃仁其性滑润,且甘以生血,可润肠通便。

2 现代文献药理研究

2.1 抗凝血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能明显加快血流动力[2]。

刘诗清[3]用桃仁红花煎治疗脉络瘀阻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128例,取得良好疗效,临床痊愈39例,好转62例,无效27例,有效率为78.1% 。方中桃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再与香附、延胡索、青皮等行气药物相配,走而不守,行而不滞,调气行气,气血同治使血虚得充,瘀血得除,脉络通畅,筋脉肌肉得以濡养,则疼痛麻木等症状自然缓解。

王洪源[4]用黄芪桃仁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显著。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复杂,虚实错杂,迁延不愈,久病血瘀,中焦气机不利而胃胀痛。故方中以黄芪固本健脾胃之气为君,以桃仁配伍大黄活血治标。各药物合用起到活血化瘀、补气、软坚散结、除痰的功效,使痰湿不生、瘀血自除而脾胃功能健运,升降如常,胃痛自愈。

何秀川[5]用薏苡仁配桃仁治疗炎性包块和腹腔术后黏连,包块及疼痛诸证消失。方中重用桃仁,认为桃仁有祛瘀而不伤正的特点。薏苡仁虽能消肿散结,但其力缓和,若得桃仁相助,其消散之力可以加强,且薏苡仁能健脾,桃仁祛瘀而能生新,两药配伍,有消痈排脓不伤血,散结祛瘀不伤正之特点,可用于阑尾炎性包块及腹腔术后粘连。

李维彬等[6]用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效果显著。桃仁和红花配伍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马兴智[7]亦用桃仁红花煎治疗急性腰扭伤988例,桃仁红花煎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方药,效果满意,治愈 691 例(69.9%),好转 267 例(27.0%),未愈 30 例(3.0%),总有效率达到97.0%。

高俊英[8]用自拟桃仁川芎汤治疗42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0.48%。方中以养血活血的桃仁为君药组方,谨守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风痰瘀阻、肝肾亏虚的病机特点,将桃仁与川芎配伍重用,二者均可养血活血,再配以山萸肉、首乌滋补肝肾,远志、菖蒲开窍化痰,羌活、独活散邪之品,标本兼治,以达到活血化痰、补肾养肝的效果。

谢洪等[9]用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30例,疗效确切。因疱疹性咽炎多是由于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肺失清肃、邪热循经上蒸搏结于咽喉,气血凝滞,经络受阻,热毒灼伤阴液所致。故桃仁的活血祛瘀之效与栀子清泻三焦火邪、凉血解毒之效相配,能有效祛除体内之热毒,使气血不凝、热毒得清。除此之外,黄向红还用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发热40例,并言明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源于清代邹存检《外治寿世方》,是经典高效中药验方,主治小儿高热及惊厥,方中栀子清泻三焦火邪、凉血解毒,现代药理表明栀子具有镇静、解热、抗微生物等的作用;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现代药理表明桃仁具有抗炎镇痛、镇咳的作用,两药合用清心泻火、凉血活血,尤其适合缓解高热、惊厥、烦躁等症状[10]。

贾世英[11]用桃仁承气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满意。因消化性溃疡多因胃失和降,气机紊乱,不通则痛,病变多在气分,迁延日久,正气亏虚,久郁之寒热灼伤胃络,耗伤胃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病变已深入血分,血溢脉外,与热瘀结,胃络瘀阻,血行不畅则出血不止。用桃仁承气汤清泻瘀热,活血化瘀之功效,起到清胃热,釜底抽薪以保胃阴精血,通血脉化瘀止血,胃热清则血自止之目的。

2.2 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

现代药理研究多探析桃仁的活血化瘀之功,尚未发现桃仁提取物刺激肠壁增加蠕动而促进排便的现象[12]。但桃仁内含45%的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黏膜的润滑性,且具有改善血流阻滞、血行障碍等作用,一直是古今医家临床应用治疗便秘的佳品。

张辉凯[13]对李东垣治疗便秘的用药特点进行了探析,得出李东垣治疗便秘之病机是立足于脾胃虚弱,血分涩滞为主,以养、升、润为主,单味用药数统计以桃仁、升麻为多,认为桃仁富含汁液,有润肠通便之功,一者善于治疗肠道津亏血燥,一者善于治疗血脉瘀滞。

马玉芳[14]对李东垣治疗便秘的20首经典方剂进行统计,其治便秘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依次是当归、桃仁和大黄,三味药物的突出使用预示了李杲治疗便秘的3个基本方向,即和血、润肠和通下。在20首方剂中,将当归与桃仁同用的有11首,占方剂总数的50%以上,亦可说明李杲对养血活血以通大便方法的重视。

张旗等[15]对名老中医陆金根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陆老认为桃仁味苦能泻滞血,体润能滋肠燥,在治疗习惯性便秘时,患者即使无明显瘀血症状,但据“久病血伤入络”之理,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桃仁等活血化瘀药,使瘀血消散、气机流畅,则便秘可除。

宋宗良等[16]用以桃仁、杏仁等组方而成的“增液活血汤”治疗糖尿病便秘46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3%。因糖尿病便秘的主要病机是肠燥津枯、瘀血内阻,故治宜养阴增液、活血化瘀、通腑泻热。增液活血汤是由增液汤合桃核承气汤化裁而成。方中以玄参苦咸寒,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共为君药;杏仁辛开苦泄,宣肺肃气,有开表清里之效,与桃仁相伍,气血并调,上宣下泄,共为臣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增液、活血化瘀、通腑泻热之功。

蒋士生教授认为,临证治疗功能性便秘须以脾胃为中心,以补脾益气养血通便为基本大法,再用补益肝肾、温补脾肾、养阴生津、清热利湿之法。常以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化裁,组方为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桃仁、神曲、火麻仁、枳壳、甘草等,方中桃仁、火麻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又兼有滋养补虚之效,全方寓通于补,塞因塞用,有脾胃气血同治之功[17]。

高延杰[18]用活血化瘀法对青少年顽固性便秘进行治疗,取效良好。临证根据中医“久病入络、久病成瘀、久病成虚”的观点,认为临床上无论是否见有血瘀证,适当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当归、桃仁等,均能收到奇效。

范婷[19]等对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浅析,得出老年患者之便秘,以气虚、阴血不足最为多见,兼夹血瘀者亦不在少数,临床须加用活血化瘀之品辅助通便,如丹参、桃仁、莪术等,以达标本兼顾之意。

吴本升等[20]对古代40余首润肠类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了探析,得出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率居所有药物的第4位,主要有桃仁、川芎、红花等,而桃仁的单味药物使用频次亦居于第四位。综上可以看出,桃仁自古至今以其润肠通便的功效而成为临床上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

3 小结

桃仁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要药,功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多将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故备受关注。但古今医家应用时多侧重于桃仁活血功效的研究,今人对桃仁润肠通便功效的研究尚少。因此,今后尚需以古文献中桃仁的药性规律及应用为基础,以桃仁在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功效为突破口,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桃仁的有效成分,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支撑。

[1]王仁芳,范令刚.桃仁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6):426.

[2]赵 强,李 莹.桃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57.

[3]刘诗清.桃仁红花煎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128例[J].河南中医,2012,32(9):1227.

[4]王洪源.黄芪桃仁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3):32.

[5]何秀川.薏苡仁配桃仁治疗炎性包块和腹腔术后粘连[J].中医杂志,2011,52(17):1 515.

[6]李维彬,王 正.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49.

[7]马兴智.桃仁红花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988例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71.

[8]高俊英.自拟桃仁川芎汤治疗42例脑出血后遗症疗效观察和护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0-112.

[9]谢 洪,黄向红.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5):134 -136.

[10]黄向红.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发热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8):159 -161.

[11]贾世英.桃仁承气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1,17(10):84.

[12]颜永刚,雷国莲.中药桃仁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 263.

[13]张辉凯.李东垣治疗便秘的用药特点[J].中医学报,2013,28(1):153-154.

[14]马玉芳.李杲治疗便秘方药统计及经验分析[J].四川中医,2008,26(3):46-47.

[15]张 旗,郭修田,郑振麟.陆金根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4 -6.

[16]宋宗良,王祥森,李 丽.“增液活血汤”治疗糖尿病便秘4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6):35 -36.

[17]黄亚娟,周立武.蒋士生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3 -25.

[18]高延杰.活血化瘀法治疗青少年顽固性便秘[J].现代中医药,2012,32(3):25 - 26.

[19]范 婷,李守然,张根腾.浅谈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J].环球中医药,2013,6(4):267 -269.

[20]吴本升,陈玉根.古代润肠类方剂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6):12 - 14.

猜你喜欢

润肠桃仁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桃仁和酒
我家秘方
A Review on Clinical Study o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in Mixed Hemorrhoi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aren Runchang Pill (麻仁润肠丸)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嘴唇干裂用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