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兵团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4-01-23宣立中宋继辉

种子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团场制种兵团

宣立中,宋继辉

(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1 兵团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

兵团玉米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团场。新世纪以来,兵团年玉米制种面积都稳定在1.67万hm2以上。2012年,兵团杂交玉米制种规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种面积和种子生产总量分别达到了2.83万hm2和1.8亿kg。2013年,在全国玉米种子库存多、供求压力大,导致玉米制种总面积大幅下调的形势下,兵团制种面积不降反增,达到3.05万hm2,凸显兵团组织种子生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兵团玉米制种基地“一地难求”,很多企业想通过各种途径谋求基地都不能如愿,只能“望地兴叹”。奥瑞金等与兵团合作多年的种子企业纷纷在本地投资兴建厂房,以期固定基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兵团组织玉米制种的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主要基地都具有满足玉米制种的优越的自然条件,≥10℃积温2200~3600℃,日照时数2600~3000h,无霜期110~180d,干热风天气少,病虫害发生少,干物质积累多,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光泽度好、纯度高、发芽率高,商品性优良。

2.2 管理方式独特

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组织化程度非常高。一是保证了制种合同履约率,二是非常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普及,同时可极大地方便企业的选择和管理。

2.3 制种技术先进

各基地在不断完善传统技术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如第四师从2003年开始研究推广“矮密早膜匀”栽培模式,使得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多次刷新单产纪录,并创造了单产1026kg的超高产纪录。

2.4 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

兵团制种基地土地连方成片,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和大型农机作业。随着各制种基地不断攻艰克难,成功引进并推广机械去雄技术,已小范围实现全程机械化。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缺少烘干设施。各制种团场的晒场基本上都超负荷运转,秋季经常有因争抢晒场而发生的争吵事件。此外,种子收获后,制种团场道路完全铺满制种玉米,严重阻碍了交通。烘干、加工机械数量又非常有限,经常发生种子因不能及时烘干、加工而造成等级下降,价格下调的情况。二是缺少贮存库房。制种收获期正是铁路运输的高峰期,收获的种子不能及时运走,如果碰上雨天,就不仅要面对因租用库房而增加成本的问题,而且种子质量会受到严重威胁。

3.2 制种成本高

玉米制种操作复杂,田间管理放苗、定苗、去杂去劣、去雄等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即便是收获环节,人工也占到50%以上,需要从社会雇佣大量的人工,大大增加了制种成本。

3.3 制种基地缺乏统一规划

除了少数由种业专业承担制种业务,统一组织落实基地和企业外,大部分师都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制种基地各自为战,一企多团、一团多企、一品多团、一团多品的情况比较普遍,不能从整体上形成一盘棋,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种子隔离成本和生产管理成本,影响了种子质量和企业效益。由于企业和团场没有建立稳定的租用制种基地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没有投入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对基地进行掠夺式生产;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出现以降低生产标准、缩小隔离距离、哄抬基地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得企业制种成本逐年上升。

3.4 基地管理能力弱

一是检测手段落后。各师种子管理机构因缺乏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不能开展必要的种子质量检测,难以保证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二是管理能力薄弱。各师种子管理机构装备缺乏,管理人员不足,不能满足监管工作的需求。三是经费严重不足。各师种子管理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情况,缺乏工作经费,严重影响了基地管理工作的开展。

4 加快发展兵团玉米制种业的思考

4.1 完善基础设施

统筹使用国家财政、企业投资和社会资金,借国家加强种子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解决各制种基地库房和晒场不足、加工设备落后等迫在眉睫的问题,为兵团玉米制种产业上规模、上效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4.2 加强统筹协调

由兵团种子协会合理配置基地资源,对制种基地统一协调规划,避免企业、基地间的无序竞争,逐步建立兵团玉米制种的大品牌。

4.3 推进全程机械化

探索玉米制种去雄机的合理作业模式。以去雄环节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制种全程机械化,降低制种成本,提升兵团玉米制种基地的整体竞争力。

4.4 完善制种技术

一是加强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争形成成熟的模式,并在全兵团各制种基地大力推广。二是加大对制种去雄环节的技术研究并大力推广。

4.5 加强制种管理和服务

一是健全各制种师种子管理机构,配备完善检验设施,保障人员编制和素质,同时力争将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预算。二是严格依法办理、审查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资格,杜绝无证生产。严格按照《新疆兵团玉米制种基地管理办法》加强种子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在生产的不同阶段就技术规程、田间检验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严把种子生产质量关。严格实行种子预约生产合同,保证企业、基地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在去雄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农闲、田间咨询等一切机会加强制种技术培训,指导团场职工正确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团场制种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浅谈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团场林业经营制度改革
——关于团场林业发展的思考
加强团场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