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2014-01-22周建云尹芃芃许汝福周逸兴黄春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内镜医学临床

周建云 林 海 尹芃芃 许汝福 周逸兴 黄春基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或者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 ,是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双向转化的模式。1992 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 的概念[1],1994 年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2],1996 年《Lancet》杂志首现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3]。转化医学的关键是在从事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首先打破固有的屏障,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将其凝练成基础医学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再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所应用的,新的预防、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法,新药物和健康保障措施,更快地应用于患者和民众。转化医学概念提出的10多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部分机构也积极开展了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的探索与研讨[4-8],国家科技部在《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专文提出“打造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我校也成立了军事医学转化研究中心,现以转化医学研究为切入点谈几点关于科技创新方式的思考。

一、转变科研体制,探索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机制

1.从框架式结构向任务引导型结构转变:乘我校启动科研首席研究者负责制(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管理东风,制定了符合医院实际的PI制管理办法,建立科主任、科研PI岗位津贴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以承担的课题任务为牵引,充分整合基础与临床优势,打造临床-基础搭配的复合型团队,强化不同类型学科间的科研协作,创建了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模式。

2.从奖励性机制向奖惩并举机制转变:出台《学科人才年度科研量化考评实施办法》,对学科、科室领导以及技术骨干实施年度量化考评。配套《年度考评奖惩实施细则》,考评结果与晋职晋级、导师增列、出国研修等切身利益挂钩。针对联合承担课题、共同发表论文、合作开发成果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制订知识产权分享管理办法,促进了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逐步消除学科合作体制障碍等问题[9]。针对精简整编后军人严重不足的实际,修订医院科技奖励管理规定,加倍奖励从事科技创新的非现役人员,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科研积极性。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激励、有效督导”,进一步了提高全院人员的创新热情。

二、转变科研理念,在实施重点项目中推进转化医学研究

1.从重申报、轻进展向过程与产出并重转变:将科研管理重点由“两头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10],一方面是要一改过去科研管理只抓课题立项和成果申报两头的思路,注重科研课题进行中的过程管理,形成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针对承担的各级课题,以保持“基础研究世界第一、应用研究效益第一”为目标,以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对科研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课题完成质量。另一方面是要在科技成果产生后,注重后续管理工作的跟进,抓好成果转化工作,避免成果都装在“保险柜”里[11]。

2.从重基础科研向临床-基础结合型科研转变:改变既往科学研究就是基因、细胞、动物的观念,立足临床,突出应用,以人群为研究对象,集成现有技术,以形成技术规范、提高救治率为目标。自2007年起,我院即启动了院级临床科研课题资助计划,年预算经费100万元;其中输血科李忠俊主任获资助的临床科研课题的实验结果发表在全球文章刊量最大期刊之一的《PLOS ONE》(IF=4.41);2012年起,医院每年预算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临床科研重大项目计划。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我院成功牵头申报2项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即:“急性高原病预警、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及成果推广应用”,“小肠疾病胶囊内镜临床诊断规范的建立”,以及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研制与产业化”研究课题。

在高原病防治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邀请流行病学专家共同设计方案,并采取高原现场研究和实验室验证相结合的科研方式,针对不同进驻方式(飞机、火车、汽车)、不同海拔高度(2800~5600 m)的多类人群(游客、工作人员、部队人群、世居高原人群)采取了多种干预模式和手段(习服干预、劳动强度干预、暴露环境干预、药物干预等),先后开展了12次大规模高原现场研究活动,获得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急性高原病人群数据库,创新性提出了一系列急性高原病预警、早期诊断、以及规范化治疗措施。

在胶囊内镜方面,项目组长期致力于国产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及技术推广,从2001年开始即与医疗器械企业密切协作,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胶囊内镜,完成了国内最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有效提高了小肠病变总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经验及成果在全国20余次会议上以专题报告形式进行推广。在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的资助下,项目组拟联合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协同攻关,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以期率先在国内建立国产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常见疾病病例数据库,建立覆盖国产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常见疾病全过程、全环节的关键技术体系,制订国产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流程和操作规范,最终,实现我国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的规范化,提高我国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

三、在科研平台建设上,从单纯的研究平台向临床科研兼顾型平台转变,打造转化医学支撑平台

1.成立转化医学中心:探索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模式,构建若干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促进军事、临床、基础学科的有机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4]。对接学校军事医学转化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积极探索符合我院实际的转化医学中心的发展模式,筹建野战内科(field medicin)、高原医学(high altitude medicine)、呼吸疾病(respiratory disease)、心血管(cardiovascular)、肿瘤(tumour)等转化医学中心,以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为纽带,推动临床优势学科之间开展深入协作,实现临床-基础-临床的良性循环,提高重大疾病的防诊治能力。

2.组建循证医学中心:引导临床学科积极开展高水平、多中心、规范化的前瞻性临床研究[12]。成立新桥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开展循证实践、促进合作和资源共享、完成重大疾病的临床证据收集、临床实践指南建立和评价、提高临床科研设计和实施质量,形成新技术、新疗法和新理论,制定行业标准。

3.启动临床样本资源库和数据库建设:参照国际规则,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临床样本采集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实现医院科学研究所用样本的统一和临床资料的可整合性,实现与临床样本有关的各种科研活动的可比性,提高临床科研的水平和质量[12-13]。我院前期已先后在神经外科、心外科、肾内科、检验科、病理科初步建立了临床标本库,神经外科从2007年开始建设癫痫组织标本库,目前已拥有各种难治性癫痫组织标本800余例,并利用这些临床标本数据,先后在Endocrinol Metab(IF 6.45) 、Brain Pathol(IF 5.9)、JNEN(IF 5.14)等SCI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下一步医院将在前期调研学习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标准,加快建设进程,推动院级层面的临床标本库建设。

科技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成为战略型科管领导,做科研管理的“专家”和“行家能手”;为加快科技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研究型国际名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Choi DW. Bench to bedside: 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 Science,1992, 258(5080): 241-243.

2 Geller RB, Karp JE. Adult acute leukemia: a need for continued translational research[J]. Blood, 1994, 84(11): 3980-3981.

3 Geraghty J.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 Lancet, 1996, 348(9025): 422.

4 蔡红兵, 李 欣, 孙学刚, 等. 加强推进力度,促进转化医学发展[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5): 741-743.

5 周来新, 罗长坤. 中外转化医学发展战略及前瞻[J]. 重庆医学, 2012, 41(29): 3125-3127.

6 陈 宇. 转化医学研究需加强哪些配套条件建设[J]. 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6): 539.

7 马克·舒曼. 怎样在临床实现转化医学理念 [J]. 协和医学杂志, 2011, 2(4): 310-312.

8 任成山, 徐剑铖. 转化医学的概念、研究热点及其前景[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3(6): 456-462.

9 许玉玲, 黄云超, 苏 艳, 等. 浅议影响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绩效的几个因素[J]. 科技信息, 2010, 26(3): 777-778.

10 黄可儿, 杜彦萍. 抓科研过程管理促重点学科建设[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3,16(4): 60-61.

11 钱文彩, 陈 瑛, 张焕萍.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的管理[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4, 27(1): 48-50.

12 王 殉, 刘俊义. 转化医学平台下提升高等药学院校新药研发水平的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4, 27(1): 2-4.

13 张雪娇, 李海燕, 龚树生. 国内生物样本库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7): 76-77.

猜你喜欢

内镜医学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眼内镜的噱头
医学的进步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