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2014-01-22周黎黎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肝风综合征小儿

周黎黎

(甘肃省中医院儿科,兰州 730050)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的综合征,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和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包括一过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1]。起病多在5~12岁之间,城市多于农村,常因感冒而加重或复发,病程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社会功能和康复。治疗上目前多数医家从“肝风”论治,平肝健脾、镇肝熄风、平肝滋肾;也有从“肺、痰”论治者,清肺涤痰。胡天成教授从医40多年,学验俱丰,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历代文献中无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归属于慢惊风、抽搐、筋惕肉瞤、瘈疭、痉病、肝风证等范畴。在古代文献的相关条文中有类似的描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指出“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瘛渐生,其瘛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为慢惊”;《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中的“肝风证”,即“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剳也”;《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热盛动风,风胜则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心主血,其华在面;肝藏血,主筋脉,其华在爪。心血不足,肝无所养,阴血不能滋养双目,则双目干涩,眨眼频繁;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入颃颡,肝阴不足,颃颡失濡,则见喉中出声;心肝阴虚,引动肝风,风胜则动,善行数变,致弄鼻、抬头、耸肩、眨眼、努嘴等;筋脉肌肉失养则见四肢不自主抽动,心神失聪时有秽语[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调节有序。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精血津液等物质相对不足,阴不足则阳有余,阴虚则不能制阳,易出现阴亏阳亢风动的病理变化[3]。刘弼臣根据古代文献的描述及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无论何脏受累,最终责之于肝。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亢风动,则出现眨眼、晃头、扭颈、耸肩等肝风内动的表现。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旺克伐脾土,土衰脾虚则出现弄嘴咬唇、口角抽动、挺胸鼓肚、肢体抖动等表现。木火刑金伤及肺,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门户,则出现挤鼻、喉中发出吭吭声等表现[4]。

2 辩证论治

2.1 以面部、肢体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2.1.1 病机辩证 胡天成教授认为本证患儿挤眉、眨眼、皱鼻、噘嘴、摇头、伸颈、扭脖、耸肩、挺胸、扭腰、鼓腹、甩手、跺脚、抖脚等症,依据《内经》“风胜则动”、“风为阳邪,其性善行而数变”,属于“风”象,根据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主张“从血论治”,以养血和血,熄风止痉为本证的基本治法,在遣方用药上,应用养血熄风汤养血和血,熄风止痉,随症加减。

2.1.2 基本药物 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全蝎、蜈蚣。养血熄风汤由四物汤合止痉散化裁而成。四物汤有“血家百病此方通”之说,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臣;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经,能养血补血,用于血虚诸证,为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能养血平肝,敛阴止痉为佐;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补中有行,行中有补,能通血滞,补血虚,升清阳而开诸郁,通上下而行血中之气为使也。方中四药搭配合理,滋阴补血,归芎与地芍相合,则行血而不伤血,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且不滞血,能养五脏之阴又调经补血,四药组合,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止痉散由全蝎、蜈蚣组成,全蝎味辛,性平,蜈蚣味辛、性温,二药均入肝经,共奏熄风止痉通络之效。二方合用,齐奏养血和血,熄风止痉之功效。

2.1.3 随症加减 以挤眉、眨眼、皱鼻、噘嘴等面部抽动为主者酌加菊花、刺蒺藜、防风、苍耳子以疏散风热、芳香通窍;以摇头、伸颈、扭脖、耸肩等头颈部抽动为主者,酌加葛根、天麻、钩藤以舒筋通络、熄风止痉;以挺胸、扭腰、鼓腹等躯干腹部抽动为主者,酌加枳壳、桔梗以一升一降,宣肺行气,白芍、甘草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痉;以甩手、跺脚、抖脚等四肢抽动为主者酌加姜黄、海桐皮、桑枝、木瓜以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兼烦躁易怒者,酌加黄连或牡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虚烦不眠者,加炒枣仁、茯苓、炒知母以清热除烦;睡眠多梦者,加龙骨、牡蛎、首乌藤镇惊安神。

2.1.4 病案举例 患儿钟某某,男,7岁2月,2009年06月2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眨眼、歪嘴、吸鼻、歪脖、耸肩、甩手、抖脚,脾气烦躁,激动后症状加重,夜寐欠佳,食纳可,二便调,舌尖红,苔黄脉象正常。证属血虚生风,肝风内动,治宜养血和血,熄风止痉。方以养血熄风汤加减。药用生地15 g,白芍15 g,当归12 g,川芎10 g,全蝎10 g,蜈蚣2条,钩藤20 g,黄连10 g,栀子10 g,姜黄15 g,海桐皮15 g,炙甘草6 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全蝎、蜈蚣焙干研末分次加入药中冲服,防外感,忌辛辣刺激与鱼腥物。2009年07月07日复诊。其母代诉:现眨眼、歪嘴、吸鼻症减,紧张时歪脖、耸肩,仍甩手、抖脚,脾气烦躁减轻,偶有清嗓子,声音小,次不多。守方加减,加蝉蜕6 g、僵蚕12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桔梗12 g,去钩藤、黄连、栀子。继服10剂。随症加减,经治4月余,患儿病情基本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2 以发声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2.2.1 病机辩证 胡天成教授认为本证患儿咽部不适,自觉有痰黏腻不爽,频频清嗓,属于肺气不宣,湿热郁结,主张“从肺论治”,以宣肺化湿,利咽解毒为本证的基本治法,在遣方用药上,应用银翘马勃散宣肺化湿,利咽解毒,随症加减。

2.2.2 基本药物 金银花、连翘、马勃、牛蒡子、射干。《温病条辨》“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开宣肺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散结;马勃解毒,清利咽喉;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诸药合用,共奏解毒利咽之功效。

2.2.3 随症加减 自觉喉中有痰黏腻不爽者,加瓜蒌、前胡以降气化痰;鼻塞、时时吸鼻者,加苍耳、白芷除湿通窍;喉核肿痛者,加僵蚕、蝉蜕、板蓝根以解毒利咽;舌苔黄腻,湿重者,加黄芩、滑石、藿香芳香化湿。

2.2.4 病案举例 患儿游某某,男,13岁,2009年06月02日初诊。其母代诉:喜清嗓子、秽语、歪脖、翻白眼,注意力不集中、急躁。夜寐尚可,食纳可,二便调。证属肺气不宣,湿热郁结,治宜清热宣肺,解毒利咽。方以银翘马勃散加减。药用金银花15 g、连翘15 g、马勃10 g、射干10 g、牛蒡子12 g、蝉蜕10 g、僵蚕12 g、桔梗12 g、葛根15 g、黄连10 g、黄芩12 g、石菖蒲10 g、郁金15 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防外感,忌辛辣刺激与鱼腥物。2009年06月23日复诊。其母代诉:现无秽语,清嗓子减少,偶歪脖,仍急躁、注意力不集中,余无异常。守方加减,加丹皮12 g、栀子10 g、龙胆草10 g、柴胡12 g,去蝉蜕、僵蚕、石菖蒲、郁金。继服10剂。随症加减,经治3月余,患儿病情基本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不当,学习压力大、心理障碍等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正面教育,减轻心理负担,可降低该综合征的发病率。总之,良好的成长环境及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且服药期间嘱患儿慎起居,避风寒,防外感;忌辛辣燥热和鱼腥食物,并嘱家长少批评多鼓励,做好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 主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马瑞萍. 养阴柔肝法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8(4):58,64.

[3]郑丽新. 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53例临床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1(2):196-197.

[4]刘初生, 王俊宏, 刘弼臣. 熄风静宁汤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血浆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19-21

猜你喜欢

肝风综合征小儿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基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研究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发生发展机制及泻青丸干预作用
Chandler综合征1例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考前综合征
小儿涵之三事
徐荣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辨治经验介绍
“肝风内动”理论临床发微
基于文献研究的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要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