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RS—B:全能轰炸机真相背后

2014-01-21

航空知识 2014年1期
关键词:弹药轰炸机战术

“坠落”的轰炸机群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9月25日报道,美国空军正在升级波音公司的B-52轰炸机以增加其武器载荷。该项目名为“1760内埋武器舱升级”,能够使B-52的外部武器挂架多挂载12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同时还能够在内埋武器舱再携带8枚。通过这次升级,这款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重型轰炸机,还将继续在美国空军日渐老化的远程打击力量中扮演重要角色。

仅从规模上看,当前美军的轰炸机数量充足。重型轰炸机编队包括76架平均服役已达50年的B-52“同温层堡垒”亚声速轰炸机,63架平均服役28年的B-1B“枪骑兵”超声速轰炸机,以及20架平均服役20年的B-2A“幽灵”隐身轰炸机。每种轰炸机都能够携带多种弹药组合,在无中途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连续飞行大约1万千米,甚至更远。

美军研制新型轰炸机的努力已被多次拖延。冷战结束时,美国国防部关闭了B-2轰炸机生产线,并于上世纪20年代以来首次停止开发新型轰炸机。替代方案是对现有轰炸机队的各种升级与延寿计划,其结果就是在过去25年里,美国竟然没有开发出一款新型轰炸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令美国空军欣慰的是,轰炸机队不断“坠落”的态势将得到扭转。五角大楼已经拨款60亿美元,用于在2013年至2017年间研发远程攻击轰炸机LRS-B。空军希望能够以5.5亿美元的平均单价采购80至100架飞机,并力争于2025年以前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尽管该计划的细节目前仍属高度机密,但专家预测新式轰炸机将能在敌方空域“无限制”作战,并可携带射程足够覆盖全球大部分目标的超远程精确制导武器。

随着新式轰炸机研发工作的启动,美国空军现有的全球打击力量将更新换代。不过空军仍需要20年时间来生产、部署LRS-B,在此期间,那些老化速度越来越快的“老爷机”必须能够随时应对新出现的战争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现有轰炸机的延寿改进甚至比LRS-B更加急迫。

但无论如何,拒绝开发新式轰炸机将会带来致命后果。现有轰炸机的潜力已经挖掘殆尽。俄罗斯和中国都在不断加强自己的“反介入”能力,它们的防空系统越来越先进,并且也开始研制性能可能不逊于B-2甚至LRS-B的未来型轰炸机。对于潜在对手的挑战,美国空军必须坚定果断的予以回应,这不仅关系到未来天空归属权的尊严问题,更关系到一场大国之间战争的胜败。

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的3次飞跃

轰炸机现在仍然是美国核力量的重要组成,与“民兵”-3和“三叉戟”-2洲际弹道导弹相比,轰炸机能够提供更灵活的打击能力。此外,在越战这样的大规模非核战争中,重型轰炸机所执行的地毯式轰炸任务也是一种战略级任务,具有强大的威慑效果,不过该类任务所带来的严重附带伤害也让美国政府和军方在道义上陷入被动。

上述情况在冷战后出现了变化,轰炸机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迎来华丽转身。从1991年至今,美国轰炸机在全球各地执行的常规精确打击任务越来越频繁,重型轰炸机不仅能够不依赖海外基地和空中加油全球到达,而且由于可以挂载更多的精确制导弹药,其单次任务效率比战术飞机高得多。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成为核威慑轰炸机展示新型攻击模式的完美舞台。当时B-2隐身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跨洲长途奔袭,针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目标投掷了大量2 000磅(907千克)重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由于这些低成本精确打击弹药依靠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制导,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电视或激光制导模式,所以它们非常适合在暴风雨天气频发的巴尔干半岛发动攻击。相比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轰炸机编队的常规作战能力再一次实现飞跃。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的空中作战主力,仍然是部署于地中海上的航母编队和北约欧洲基地的战术飞机,那么阿富汗战争就提供了一个能更充分证明轰炸机价值的作战环境。阿富汗属于内陆国家,而且地处偏远,不仅航母编队无法到达,周边可提供支持的空军基地也很少,这使得远程大载荷平台成为赢得战争的关键。美军全部三款轰炸机,B-52、B-1B和B-2A全部在阿富汗登场亮相,它们首先拉开了战争爆发的序幕。在空中作战行动最为繁重的几个月里,有三分之二的弹药是从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岛起飞的18架B-52和B-1轰炸机投掷的。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国轰炸机还首次依靠空地协同数据链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这意味着重型战略轰炸机也可以执行A-10或“阿帕奇”级别的战术支援任务。在此类任务中,轰炸机的持续攻击能力受到美国陆军部队的高度评价。此后,该战术又被引入伊拉克战场,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美军再次出动了自己的全部三种轰炸机,仅仅在战争爆发后的短短3个星期内,远道而来的重型轰炸机就就摧毁了伊拉克大多数高价值战略、战役甚至战术目标。

轰炸机没有替代品

自诞生之日起,重型轰炸机就被定义为一种能够搭载大量弹药远程飞行的空中作战平台。以意大利人杜黑为代表的早期空权论者把轰炸机视为地面部队的替代者,因为轰炸机能够飞越前线,直接打击敌方的心脏。虽然糟糕的轰炸精确性和防空雷达的出现,很快就让“轰炸机制胜论”破灭,但后来的技术发展又重新确立了轰炸机赢得战争的潜力。现在,凭借隐身性能,B-2轰炸机能够安全渗透“任何国家”的空域,而且可以在一次飞行中,搭载大量卫星制导炸弹,摧毁数十个敌方纵深目标。

可能让许多观察家难以理解的是,历史证明,重型轰炸机其实比小型战术飞机的威胁适应能力更强。例如,在冷战之初,B-52作为一款高空面摧毁平台登场,旨在携带原子弹渗透苏联空中防线。随着苏联防御能力提升,B-52轰炸机很快改变了战术,它可以像战术飞机那样低空渗透进入苏联国境,从而规避苏联防空雷达的探测。当敌方防空系统进一步完善,且新一代高速或隐身轰炸机更适合执行渗透任务时,B-52又“退居幕后”,成为专用的远程核巡航导弹发射平台,从而可以在苏联有效防空区之外发起打击。随着冷战后美国在全球参与的不对称战争越来越多,B-52再次改头换面,把核导弹换成了低成本的联合攻击弹药,在类似阿富汗反叛乱作战这样的反恐战争中大显身手。如今,B-52的服役期已超过半个世纪,未来还将继续服役下去,而美国今天已经没有任何一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战术作战飞机还在服役。endprint

B-52轰炸机的确是个传奇,它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飞行平台足够大、飞的足够远,并且可携带大量有效载荷,这种特性本身就意味着极强的任务弹性和威胁适应能力。较大的机体平台意味着巨大的升级改进潜力;远程飞机能够通过非常规路线抵达目标,无需沿敌方可预测路径飞行;而大载荷则使飞机能携带从核弹、重型钻地炸弹、巡航导弹到轻型精确制导弹药在内的多种弹药组合,在一次任务中同时打击多种完全不同的目标。小型战术飞机很难具备这种适应性,它们有限的航程需要依赖附近基地支持,或者进行空中加油,而其武器载荷通常只能在单位攻击架次内打击一个或一类目标。

不仅如此,在核威慑任务中,由飞行员驾驶的轰炸机能够在任务中途被召回或重新设定目标,而弹道导弹一经发射就无法回头。同时,在大范围战场监控并“察打一体”的任务中,有人驾驶的轰炸机任务弹性也比巡航导弹和无人机更大。一些分析家就认为,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距离中国太近,很容易被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前沿部署的大量战术飞机很可能无法发挥应有威力,且自身安全难以保障,而从本土或战区外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则随时都可以奔赴战场作战。

必须指出的是,在近年来的地区战争中,敌方虚弱的攻击与防御能力为美军战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战场环境,战术飞机位于战区附近的机场不用担心被摧毁,其航程与载弹量弱点被掩盖,美军拥有多样化的攻击组合选择。这些都一定程度上让重型轰炸机的特有价值被忽视。然而,未来战场环境并不会总是有利于美国。装备精良的大国能够摧毁美国设置在其盟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甚至将美国航母阻隔在战区外。敌方的现代化远程防空网络会阻止美国空中加油机和侦察机进入战区。在这种“反介入”环境下,轰炸机甚至将成为唯一的打击选择。

轰炸机编队亟需“质变”

轰炸机的作战效率在于是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威胁,融合新技术。当威胁与技术逐渐发生变化时,原有飞行平台要确保自身价值,就需要升级机载设备、武器,并提供信息化作战能力。然而,当威胁与技术发生质变时,就有必要研发全新的轰炸机来应对。例如无论如何改良,B-52都不可能拥有B-2那样的隐身突防能力。冷战期间,美国空军不断研发新型轰炸机,是因为苏联及其盟国部署了十分强大的防空力量,使人们开始质疑现有轰炸机能否成功完成任务。

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总统时期,美国共生产了744架B-52,里根时期美国又生产了100架B-1,以便提供一种超声速突破苏联防空体系的手段,并对隐身技术做初步探索。B-2轰炸机出现于冷战结束之前,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隐身性能来渗透进入苏联空域,摧毁苏联境内的战略目标。B-1和B-2在研制时都颇具争议,但后来它们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身价值。五角大楼本来计划采购132架B-2,然而仅仅订购20架后,该项目就因冷战结束被终止。美国轰炸机的发展似乎也因为强大对手的消失而终结。

上述三种轰炸机都具备远程与高载荷特点。B-52可以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携带31吨弹药飞行近14 500千米,如果携带副油箱的话航程会更远。B-1轰炸机可携带34吨弹药连续飞行12 000千米。B-2轰炸机则能携带18吨弹药连续飞行约1万千米。随着军事需求的演变,每种轰炸机都针对特定任务类型做了优化。例如,B-2轰炸机主要负责在战争爆发首日压制敌方防空系统。B-1轰炸机有效载荷最大,因此非常适合用来在战场上建立一个火力封锁区。B-52轰炸机则主要执行防区外打击任务。

重型轰炸机的任务演变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军现有轰炸机所执行的任务已与最初预期大不相同。从巴尔干到阿富汗、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尽管作战环境与任务类型一变再变,但轰炸机一直表现的非常出色。那些鼓吹用大量的小成本战术飞机来取代重型洲际轰炸机的设想并不符合现实需要。

美国重型轰炸机机群目前的平均服役时间为33年,这已经是美军有史以来最陈旧的轰炸机编队。按照计划,现有3种轰炸机将会一直服役到2040年,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轰炸机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金属疲劳与腐蚀,以及机身零件报废等问题,完好率与可出动率会逐渐降低。另外,由于其他拥有先进技术的潜在对手一直在研究这三种轰炸机,因此,即便是具备隐身能力的B-2也不敢保证能安全突破敌方防空系统。同时,维持及升级老式轰炸机的经济效费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低。出于这些原因考虑,美国需要尽快研发一款能够利用最新技术应对新兴威胁的新一代轰炸机。它必须赶在现有3种轰炸机完全过时前服役,预计这一时间大约为20年。

LRS-B=B-52+B-1+B-2

由于之前耽误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新一代轰炸机的研制与服役时间表其实已经非常紧迫。当然,这也与现有最年轻的轰炸机B-2,一直未能担当起轰炸机部队主力的状况有关。

B-2项目是冷战结束的最早一批牺牲者之一,正当其进入规模生产阶段时,项目被终止。B-2的生产资金被冻结后,克林顿政府出台了一份《重型轰炸机研究》报告,该报告的结论是,由于全球安全局势缓解,由大量B-52、100架B-1和20架B-2构成的轰炸机混合编队足以满足需要。因此,B-2的生产资金被转移到了各种轻型战术飞机的生产线上。战术空中力量在科索沃战争中的表现似乎也证明了《重型轰炸机研究》的结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首次在整整10年时间里没有从事任何轰炸机研制与生产工作。

小布什政府时期,在认识到应对未来对等威胁可能会需要更加强大的轰炸机后,美国空军终于启动了下一代轰炸机计划。自千禧年以来,五角大楼的每次《四年防务评估》都会提到改善远程打击能力的要求。然而,2009年,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却建议取消该项目,他认为未来轰炸机的任务需求将进一步细化,草草上马新项目的目标不够明确。一年后,美国空军才又推出了经过修改的LRS-B计划。如今,LRS-B是五角大楼重新调整重型轰炸机方案的核心。

与当年B-2的研制过程类似,LRS-B也是一个高度机密项目。鲜有关于该轰炸机性能规格参数的公开资料,且项目相关成本计算与编列仍在进行当中。基于当前轰炸机编队的特点,许多分析家预测称,LRS-B不加油航程约为9 000千米,有效载荷类似B-2轰炸机的18吨,所有弹药内置以保证隐身性能。不过LRS-B还应该兼具B-52的防区外打击能力,美国可能会为其研发新型远程巡航导弹。与B-2相比,LRS-B的机身、传感器会在更广频谱下实现隐身。该型机应该不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但可以在突防阶段进行短暂的超声速飞行,这一点类似于B-1。可以看到,如果上述预测基本属实,LRS-B就并非是一个在性能和技术上有革命性变化的产品,而只是一种可同时执行现有三种轰炸机任务的多面手罢了。

2011年初,盖茨再次发表演说强调了新一代轰炸机项目的重要性。盖茨指出LRS-B必须是一款基于现实能力,可采购且大量采用已成熟技术的方案,比如直接采用F-35战斗机的AN/APG-81雷达和F-135涡扇发动机。其信息化程度更高,将在美军整个远程打击体系下作为节点存在,这也省去了为新型轰炸机研制装备全套独立机载电子设备的费用。这似乎也证明了有关LRS-B就是三种现有轰炸机融合体的推测。

然而,盖茨的上述表态很快就遭到质疑。LRS-B被认为是可以应对高威胁战争的武器平台,在这种战场环境下,盖茨设想中可为LRS-B提供网络化支持的作战体系很有可能被割断,这时候就需要轰炸机本身具备足够强的独立作战及生存能力,但其显然与盖茨对成本控制和服役时间表的苛刻要求背道而驰。因此,LRS-B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连美国空军自己都还没拿定主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LRS-B仍将是一款有人轰炸机,美国空军已经明确希望推迟无人轰炸机的研制,原因是在目前的预算背景下,无人轰炸机的研制成本无法承受,且技术风险也过大。如果一切顺利,空军将在20年后得到第一批LRS-B以取代老式轰炸机,B-2“幽灵”仍会继续服役相当长一段时间,其最终服役寿命也许将长达65年,届时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将由两款全隐身轰炸机组成。

永远的轰炸机

在人类文明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时代,一种新的轰炸机会成为军事规划者规避风险的工具,以上分析已经足够证明大型、远程、重载空中作战平台的环境与时代适应能力。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并未能准确预料下一个10年或者下一场战争的空中威胁模式,但重型轰炸机始终可以在无法预料的战争出现时适应战场。如今美国领导人自认为能够更好的把握未来战争形态的想法是愚蠢的,他们唯一可确定的是:全球到达仍将是美国军事能力的核心特征,而只有有人驾驶的重型洲际轰炸机才是满足这一特征的最合适武器。

责任编辑:王宏亮endprint

猜你喜欢

弹药轰炸机战术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打不完的弹药
B-1B轰炸机
中间战术
弹药动态加载下破片测试方法
图-95轰炸机
2016'(第七届)含材料与钝感弹药技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巧用翻边战术
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