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起点 新征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入住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园区

2014-01-18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院长史平彦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有效载荷分院西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院长 史平彦

大雁塔,古都西安的地标。距此东南方向10 千米的地方,一个航天产业新地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产业新区悄然而起。作为中国航天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它将引领着中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产业由此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国家战略方针的调整,航天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宇航市场需求飞速增长。密集的研制、发射任务与紧张的研制周期对西安分院的研制生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型号研制模式和有限的产业化能力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实现研发与批生产并重、型号与产品双维度管理成为西安分院发展的必然趋势,集基础理论研究、研发、设计、仿真、测试、集成和试验验证于一体的航天高科技产业园区便应运而生。

历时5年统筹规划和全面建设,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的科技园区逐渐形成。

战略引领“三地五区”产业格局,整体能力全面提升

自2009年起,西安分院始终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站在“持续引领专业技术发展,成为中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和天基信息系统研发、集成的核心力量与主体,空间信息系统核心部件的产业化基地,军民融合的骨干力量”的战略高度,逐渐明晰了战略目标。同时按照“构建系统优化、资源集约、核心突出”的产业能力布局思路,大力推动着西安分院的“三地五区”建设,实现由单一区域向“一个核心、四个支撑”的组团区域过渡,为战略目标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一个核心,即航天科技产业新区,集总部办公、产品研发、系统总体设计和集成、军民融合产业化等众多功能于一体。新区由总部办公与研发区、卫星有效载荷系统集成区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区三部分组成。前两个部分致力于引领和带动我国载荷与天基测控系统的技术潮流,为西安分院开展技术研发、系统创新、对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奠定基础。未来建设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区立足于引导卫星地面应用市场需求,是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的聚集区。

四个支撑分别为生产制造基地、有效载荷试验验证中心、北京研发中心和上海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作为西安分院产品研制中心,承担着卫星有效载荷新工艺研发、核心产品生产制造与测试的任务。有效载荷试验验证中心是中国唯一的全面覆盖有效载荷系统测试和大型演示验证的基地,核心业务涉及到通信有效载荷星间链路、星座组网等领域的系统性能测试与技术验证。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作为西安分院技术开发合作、引进外部科研人才的平台与纽带,承担着新技术、新领域的先期开拓以及与上级及用户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的任务。

经过多年努力,“三地五区”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西安分院具备了每年为40 颗左右的卫星配套有效载荷分系统的能力,并显著提升我国在有效载荷领域的系统级创新能力、系统集成与试验验证能力、军民融合产业化能力,大大增强西安分院国内外市场开拓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和产业化转型实现新飞跃

西安分院的宇航型号科研生产管理经历了多次的探索、改革与升级,新区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进科研生产管理改革进程,从责任体系、项目管理、产品管理及外协管理等各方面带给西安分院从内到外多个层面的新转变,使产业化转型再次实现新的飞跃。

根据科研生产流程的新特点,西安分院建立起“机关抓统筹、总体部抓型号、研究所抓产品、制造中心抓生产”的责任体系,重点突出研究所对单机产品的管理责任主体,发挥其在产品开发、工程化及市场销售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型号计划制定到作业层面的管理模式,分别制定型号计划、产品计划与生产计划,强调各级计划对接以及各层面统筹,从而提升了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西安分院转变以型号驱动为主的管理模式,推进产品管理组织模式的深化改革,成立了有源部组件、无源部件与微波开关、微波功率部件等事业部,统筹加快3 条产品专线建设,打造专业化产品公司。组建国产化部组件应用验证中心,开展高可靠性的验证技术研究,建立产品应用验证机制。在新区建立电性件生产专线,推进新研产品与成熟产品的生产线分离,构建产品快速研发验证通道。细化设计师队伍专业分工,加速向项目管理与产品管理并重的模式转变。

同时,结合“三地五区”产业格局,按照“掌握核心、广泛联合”的思路确定外协管理的策略,统一实施外协产业链规划布局与建设,巩固重点外协供方的战略合作关系。

数字化园区助推管理创新,创新工作思维与模式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西安分院一直坚持通过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园区实现从管理模式到体制机制、再到科研生产模式的转变,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数字化是新型科技企业的重要标志。

新园区建立了统一软硬件资源的云计算环境与平台,涵盖超算中心、虚拟发布工具体系和数据存储资源池,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同时加强数字化设计仿真能力的建设,以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研制周期。另外,还大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又能够有效控制图纸版本,保障产品质量。

目前,西安分院数字化园区的基本网络和平台已经建好,正以信息化手段逐步推动管理创新。以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为基础,全面提升基础技术管理与研制协同能力。管理信息化现已覆盖到生产制造及综合经济业务全流程,打通了各部门间业务活动衔接的数据链路。数字化园区已形成万兆主干、千兆到端的高速涉密网络,建立了数字化信息发布、安防监控、门禁、一卡通和停车等智能网平台。作为园区核心的数据中心,从管理手段、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

以人为本彰显航天魅力,企业文化汲取新营养

西安分院新园区的4 个主题文化广场——英才广场、丰碑广场、智慧广场和硕果广场正在按规划进行建设,取“才丰智硕”之意。整个园区文化气息浓厚,将充分展示西安分院49年发展的文化积淀和新时期探索转型升级的改革风貌。

西安分院新区人性化设计独具匠心,员工在工作中随时都可感受到。在会议中心,可提供行政汇报、学术交流、集同工作、圆桌交流、无纸化会议、视频会议等多种功能,每一个参会者都能感受到量身定制的服务。各研究所借鉴国外“圆桌”会议方式建立了各自的协同工作室,以活跃交流氛围,激发创新灵感,提高沟通效率。国际交流中心集对外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组织、基础学科研究、图书资料查阅于一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神舟学院簇拥其间,为中外交流、国际合作搭起了桥梁,也为吸收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搭建了平台。

西安分院在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外,还将食、住、行等保障条件全面精心考虑,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理念。具有国际化思路、现代化作业流程和凸显中西合璧的餐厅满足了国内外及天南海北的员工享用到符合口味的美食。正在建设的专家公寓将为后续来到西安分院进行长期学术访问和技术交流的国内外专家提供生活便利。

新区投入使用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将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有效载荷分院西安
理念牵引 机制创新 人才驱动 做有效载荷创新发展领跑者
西安2021
Oh 西安
面向有效载荷数字化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转型初探
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流程的策划与推进
2020.3.21~2020.4.20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