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航单机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管理模式研究

2014-01-18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王鹃熊松宁蒋勇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宇航恒星航天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王鹃 熊松宁 蒋勇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的总体单位及卫星应用产业化的战略平台,既承担背景型号天地一体化系统论证、地面应用系统开发,也是研究院卫星应用产品研发、制造中心及市场拓展平台,主要科研方向包括宇航、导航、卫星遥感、图像传输与数据链、综合应用和通信等领域。航天恒星自20 世纪80年代末开展导航定位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宇航领域星载导航接收机技术研究的单位,是国内唯一经过认证的宇航领域导航产品研制单位,具备导航领域星地一体化仿真、研究、设计和产品研制等能力。

经过数十年以来50 余颗卫星和飞船型号的成功飞行经验,航天恒星在星载产品研制以及星载软件工程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特别针对宇航领域单机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开发出了一套特色显著的管理方法。针对种类繁多的宇航产品,如何管理并保证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需要从多方位进行管理把控。

一、持续推动产品平台建设

宇航产品按照技术平台划分为导航I 型(单频接收机)、导航II 型(换代型单频接收机)、导航III 型(双频接收机)、导航IV 型(双频双模导航接收机)及其它类产品。由于各种卫星、飞船产品的功能需求、通信方式等存在不同,具体到每台产品相应的接口板及接口软件部分往往存在细微区别,为便于管理,航天恒星针对平台产品进行了更为细化的底产品分解,建立底产品库。为完善底产品库建设,从共性元器件/函数单元、共性底模块、共性中间件/板级、单机产品平台以及子系统/系统平台五个层次开展可复用底产品研究,提高产品集成度和集成效率。在梳理板级、配置项级底产品后进行技术状态梳理,细化产品的主要功能、用途、已应用或进展程度等,便于组织管理和设计师提取使用。

通过底产品库建设,执行“拿来主义”,针对年度任务需求进行技术状态梳理,尽可能最大化复用底产品,利于进行组批投产规划和操作。

二、建立平台产品专项团队

航天恒星导航事业部以产品平台基线为基础,依据项目特点实施计划和技术策划以及风险管控,在统一控制产品平台和项目产品技术状态的基础上,抓好关键技术攻关、输入确认、物资储备、生产准备和测试验证等工作。

为便于平台产品管理,航天恒星建立了以产品平台为核心的专业研制团队,团队中设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计划经理、产品保证经理为核心的管理队伍,项目经理对整个平台产品的研制负全部责任,技术负责人主管技术研制、开发,计划经理负责产品的研制进度、资源保障,产品保证经理负责产品研制中的各环节质量把控。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负责,与总指挥直接沟通与呼应,同时可调配各职能部门资源。

与之并行的是建立平台研制技术团队,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建立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测试等团队,同时与技术委员会进行无缝连接,将技术问题解决在摇篮中。

三、深入执行“表格化管理”

航天恒星目前承研单机产品千余台,为保证在管理上不漏项、不缺项,从系统层面分别梳理技术和管理信息,制定长远目标和年度计划;从手段和方法上全面推行项目总表管理模式,将每个项目的各个要素落实到纸面进行追踪、控制。

航天恒星导航事业部项目总表先从项目维度进行分解,分为系统级项目、卫星导航领域项目、空间组网与信息安全领域项目、综合电子与环境探测领域项目、星地一体化与综合测试领域项目、市场跟踪项目、研发类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管理的不同维度进行分解,包括平台建设、组织资产库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试验、软件研制、院级考核包、在轨监测型号、产品保证和质量工作专题、质量体系专题、三层次文件及流程修订、经营与合同管控、人员培训、综合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市场宣传、采购等。

宇航计划总表重点以项目为维度,细化到单机每个细节的把握,落实在“在研项目”表内对项目进度、质量、技术状态、资源等实施多方位管控。“在研项目”表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合同金额、项目类型、经费渠道、任务类型、项目性质、所属平台、任务来源、型号名称、项目承接部门、项目级别、产品组成、工作目标、交付时间、交付数量、项目阶段、技术负责人、计划经理、项目产品保证、实现方式和项目当前状态。里程碑节点计划包含了方案设计/技术状态确认、生产及测试、系统集成与测试等内容。

通过针对项目的全方位表格化梳理,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产品信息,控制项目资源及进度。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产品成本管控

宇航型号产品管理要求“精、细、严”;“精”是指产品的每个指标都要达到要求,误差范围不能差之毫厘;“细”要求每个元器件的等级都要达标,每个操作动作都有规范和工艺流程。

为达到“精、细、严”的要求,航天恒星针对每个项目逐层分解需求,首先制定项目策划,树立里程碑计划、分解技术流程;其次根据里程碑计划和技术流程进行工作分解,制定计划流程并落实责任人,计划编制进行层层细化。同时从系统级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成本与进度管理、产品保证管理、风险管理、物资与综合保障管理、文件与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八大方面进行分析,落实责任、掌控风险,细化项目策划和预算。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以调度会、周报、月报等形式及时跟踪项目进展,达到步步掌控、层层把关,保证产品按时保质交付。

在项目过程管控中,规范项目预算和成本归集工作,所有项目立项后一律先做策划和预算,通过评审或呈送批准后方可发生相关费用,杜绝无预算项目成本不当归集现象。

针对成熟产品,通过预算多次审核、评审形成基础预算,压缩可复用成本;新研产品遵循“成本源于设计”的管理理念,通过严格预算评审,在设计师队伍中强化成本设计的概念,在元器件选型、外协、试验等传统高成本领域尽可能降低成本,力争做到收益最大化。

五、通过同类产品复用实现批生产模式

为节省生产资源及时间成本,通过产品技术状态梳理及底产品模块库建设,将硬件平台一致的底产品复用作为管理的重点课题。

为保证批生产,设计部门会同工艺、生产部门提前进行平台产品数据包建设,特别是生产指导类文件,如平台产品的工艺总要求、设计图纸、配套表、电装技术要求及批生产工艺操作文件等。做好平台数据包建设,达到一次投入、多次复用的效果。

资源保障是项目管理的后盾,针对多项目多任务,为保证每个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从系统上进行资源方面的合理策划、分配,从人、机、料、法、环上做到提前策划、提前分配资源。为保证组批投产,航天恒星按照研究院产品化的思路,依据产品型谱在物资保障方面执行“提前抓”的方针。通过提前与用户沟通,针对预期承研项目进行规划,落实选用目录,控制物资种类,制定“成熟平台”物料需求清单,进行集中采购策略,实施关键、通用物资的提前储备。

由于宇航产品对质量要求的特殊性,在组织小规模批生产前,需由产品保证人员组织召开生产准备评审会,梳理投产前物料及文件准备情况,控制组批投产风险;在组批生产过程中,由获取宇航产品生产操作资质的电装、装配人员操作,检验人员全程跟检,生产过程每步操作都进行记录及复核,做到生产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完成后,由检验人员进行单板、整机复检,保证与设计图纸一致,符合工艺要求后再转入设计部门。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研制流程

航天恒星针对宇航单机研制流程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制定流程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同时按照急用先行与关键等级对现有流程的技术指南、规程及规范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2014年起, 航天恒星陆续启用了AVPLAN、AVIDM 4、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AVPLAN系统用于项目计划管理,AVIDM4系统用于项目档案管理,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用于物料管理。AVPLAN系统与AVIDM 4 系统相互连接,信息互通,保证了项目管理一体化的有效实施。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沟通迅速,管理规范性增强,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在信息化管理体系启用的同时,航天恒星进一步挖掘、分析和评估流程体系在AVIDM 4 等工具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推进和确保“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流畅化”。

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沟通、协调的环节,同时管理过程更加规范,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项目前期策划、过程细化管理之中,进一步做到“提前抓、科学干”。

七、建立通用化地面检测平台

为保障宇航产品调试、测试,满足各种平台导航接收机型号测试的需求,航天恒星专门成立了宇航产品测试研究室,研制了通用化可配置的地检设备,可用于导航接收机的调试、测试、长时间拷机测试和数据分析工作,同时对导航接收机的各种电性能接口进行测试及实时监测。

通用地面检测设备根据具体需求采用不同的接口配置,实现通用化、可配置、可扩展,构建了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计算机+软件模块”软硬件系统架构,在功能及性能方面可扩展;制定了标准的硬件接口及协议格式;制定了一整套可配置的软件接口协议;可在线对处理流程、处理方法进行配置调整。

通过建立和完善集宇航产品仿真、分析、设计、测试、验证等全过程于一体的宇航产品设计工具平台,有效支撑了型号产品协同设计、过程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提高了产品研制效率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开拓了应用市场。

航天恒星承接的宇航星/船类产品一般为单机产品,既有通用模块,又有独立特性,如何实现小批量、通用化管理来节省成本和资源,是需要长久钻研的课题。航天恒星将逐步完善管理方法,深入学习兄弟单位的优秀管理模式,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航天恒星宇航单机产品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宇航恒星航天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简则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狼蛛
(18)刺杀恒星
恒星
逐梦航天日
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恒
2016年中国宇航发射将首超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