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

2014-01-17唐洪波董四清李艳平

食品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瓜尔响应值反应时间

唐洪波,张 文,董四清,李艳平

(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响应面法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

唐洪波,张 文,董四清,李艳平

(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为了改善瓜尔胶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对瓜尔胶进行交联改性。以瓜尔胶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对交联瓜尔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和pH值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瓜尔胶交联主次顺序依次为:三氯氧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制备交联瓜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5 min、反应温度33 ℃、三氯氧磷用量1.2%、pH 11.5,此条件下沉降积为1.03 mL。

瓜尔胶;交联;三氯氧磷;制备;响应面法

瓜尔胶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天然高分子植物胶,它由主链甘露糖和侧链半乳糖组成,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约为2∶1。瓜尔胶在冷水中就可以很快形成高黏度的溶液,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增稠作用[1-7]。但是瓜尔胶存在不能快速溶胀和水合、溶解速度慢、水不溶物含量高、黏度不易控制等缺点,这些缺点使瓜尔胶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8-11]。对瓜尔胶进行改性,可以改善瓜尔胶的性能,从而扩大瓜尔胶的应用领域[12-14]。

交联瓜尔胶是改性瓜尔胶的一种,改性后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耐电解质性、及黏度稳定性等优点,作为调理剂、增稠剂、黏结剂、絮凝剂和药物载体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15]。目前,国内对交联瓜尔胶改性的研究很少,仅有唐洪波等[16]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了研究了交联瓜尔胶的制备工艺。为了加强瓜尔胶交联改性方面的研究,本实验采用三氯氧磷为交联剂,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交联瓜尔胶的制备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瓜尔胶 滨州中博化工有限公司;三氯氧磷 徐州永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 天津市富宇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纯) 沈阳新化试剂厂;盐酸(分析纯) 沈阳市派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2 仪器与设备

HH-S恒温水浴锅 金坛市荣华仪器厂;MB25快速水分测定仪 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TDL80-2B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HZ-D真空泵河南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AE240电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列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交联瓜尔胶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瓜尔胶,用质量分数为95%乙醇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8%的乳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用4 g/100 mL氢氧化钠溶液将乳液pH值调至9.0~12.0,5 min后开始滴加一定量三氯氧磷,同时用4 g/100 mL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乳液pH值恒定,反应一定时间,反应方程式如下式所示。反应结束后,用质量分数3%盐酸溶液将乳液pH值中和至5.5~6.5,乳液经过脱水得滤饼,滤饼再经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即得交联瓜尔胶,备用[17-22]。

1.3.2 交联度测定

以沉降积来表示交联度的大小。沉降积越小,交联度越高。准确称取绝干样品0.2 g,置于50 mL烧杯中,用少量乙醇将其分散,加入蒸馏水40 mL搅拌均匀,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5%的瓜尔胶糊液,用2支刻度离心管分别倒入10 mL溶液,对称放入离心机中,开动开关,缓慢加速至4 000 r/min,离心2 min停转,取出离心管,将上层清液倒入另一支同样体积的离心管中,读出体积V,计算沉降积。计算公式如下[23-25]:

沉降积=10-V

1.3.3 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单因素试验:设定反应温度35 ℃、三氯氧磷用量1.0%、pH 11.0、反应时间60 min、乙醇用量233%,固定其他条件,分别考察反应温度(20~45 ℃)、反应时间(30~150 min)、三氯氧磷用量(0.5%~1.5%)、pH值(9.0~12.0)、乙醇用量(197%~245%)对沉降积的影响。乙醇用量为纯乙醇质量占干瓜尔胶质量分数(下同);三氯氧磷用量为三氯氧磷质量占干瓜尔胶质量分数(下同)。

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因素水平范围,以反应温度、三氯氧磷用量、pH值3个因素为自变量,沉降积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表1所示。

表1 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1 Factors and levels in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1.3.4 响应面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交联瓜尔胶反应条件的回归模型。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由F值检验判定,概率P值越小,则其相应变量的显著性越高(P<0.05,差异显著;P<0.001,差异极显著)。

1.3.5 红外光谱分析

称取少量干燥的样品约1.5 mg,置于玛瑙研钵内研磨5~10 min,再与150 mg左右干燥的溴化钾粉末充分混合,继续研磨2~5 min。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粉末倒在压模器中,压模制片,取出样品薄片,放入样品架上,置于红外光谱仪上扫描,得红外光谱图。波数范围400~4 000 cm-1。

2 结果与分析

2.1 反应温度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

图1 反应温度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1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由图1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为30 ℃时,瓜尔胶的交联度达到最大值。当反应温度小于30 ℃时,瓜尔胶的交联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大于30 ℃时,瓜尔胶的交联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反应温度升高,使反应速度加快,但是随着反应温度继续升高,三氯氧磷在乙醇中分解程度加大,导致与瓜尔胶进行交联反应的三氯氧磷量随之减少,不利于交联反应的进行。因此,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0 ℃。

图2 反应时间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2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2.2 反应时间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瓜尔胶的交联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反应时间小于60 min时,交联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反应时间大于60 min时,交联度基本不变。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不断消耗三氯氧磷发生交联反应,因而交联度增大,但当反应时间达到一定值后,三氯氧磷反应完全,交联度基本不再变化。因此适宜的反应时间为60 min。

2.3 pH值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

图3 pH值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3 Effect of pH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由图3可以看出,当反应pH 11.0时,瓜尔胶交联度达到最大值。当反应pH值小于11.0时,交联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反应pH值大于11.0时,交联度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在强碱的条件下,瓜尔胶易与NaOH作用生成瓜尔胶氧负离子,氧负离子再与三氯氧磷反应,使交联度增大。但当碱过量时,瓜尔胶会出现凝胶现象,降低交联的程度,导致交联度降低。因此,适宜的pH值为11.0。

2.4 三氯氧磷用量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

图4 三氯氧磷用量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mount of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由图4可知,随着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瓜尔胶的交联度逐渐增大。当三氯氧磷用量大于1.0%时,交联度基本不随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变化。这是因为随着三氯氧磷量的增加,瓜尔胶分子与交联剂接触几率增大,反应效率提高,从而使交联度增大。但是当三氯氧磷量达到反应所需的用量时,瓜尔胶反应完全,交联度变化趋于平稳。因此适宜的三氯氧磷用量为1.0%。

2.5 乙醇用量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

图5 乙醇用量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5 Effect of amount of ethanol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由图5可见,随着乙醇用量的减少,瓜尔胶的交联度逐渐增大。当乙醇用量小于233%时,交联度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当乙醇用量少时,水分含量大,反应生成的瓜尔胶氧负离子能更好的溶解在溶液中,利于反应的进行,当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足够溶解生成的氧负离子,交联度变化不大。因此,较适宜的乙醇用量为233%。

2.6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固定乙醇用量233%,以沉降积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通过29次试验得到交联瓜尔胶的最佳反应条件,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

表2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Table2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表3 响应面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al results

根据表2数据,得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和pH值与响应值沉降积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

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表示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的可靠性,调整系数是对回归方程式中变量过多的一种调整,这里R2为0.977 8,为0.955 6,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比较好,且P<0.001,模型极其显著,同时决定系数R2和调整系数这两个值很相近,说明得出的回归方程效果好。

由表3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到,4个单因素对沉降积的影响顺序是三氯氧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其中3个单因素一次项A、B、C,4个单因素二次项A2、B2、C2、D2,2个交互相AD和BC对响应值沉降积影响极显著(P<0.001),单因素一次项D,4个交互相AB、AC、BD、CD对响应值沉降积影响不显著(P>0.05),得到优化后的方程为:

Y2=1.04-0.2A-0.25B-0.41C+0.52A2+0.61B2+0.48C2+0.96D2-0.34AD-0.29BC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到对响应值沉降积影响极显著的交互相AD和BC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如图6所示,等值线的形状反映出交互效应的强弱趋势[26]。从图6可知,A(反应温度)和D(pH值)的等高线,B(反应时间)和C(三氯氧磷用量)的等值线均呈椭圆形,说明A和D,B和C之间存在交互作用,AD项(P=0.001),BC项(P=0.000 3)对响应值沉降积影响极显著,交互作用AD项强于BC项。

图6 两因素交互作用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Fig.6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ree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sedimentati on volume of crosslinked guar gum

2.7 验证实验

由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可知,瓜尔胶交联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73.6 min、反应温度32.98 ℃、三氯氧磷用量1.14%、pH 11.38。根据实际情况,将最佳条件调整为反应时间75 min、反应温度33 ℃、三氯氧磷用量1.2%、pH 11.5。为了验证响应曲面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此最佳条件进行3次验证实验,得到沉降积平均值为1.03 mL,预测值为1.003 mL,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为2.7%,证明响应面法优化交联瓜尔胶制备工艺的可行性。

2.8 红外光谱

从图7可以看出,瓜尔胶、交联瓜尔胶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别。瓜尔胶、交联瓜尔胶在波数3420 cm-1处有典型吸收带,为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在波数2910 cm-1处的吸收峰为亚甲基C-H的伸缩振动峰;在波数1325、1440 cm-1的吸收峰为亚甲基C-H的弯曲振动峰。

图7 瓜尔胶和交联瓜尔胶的红外光谱Fig.7 IR spectra of guar gum and cross-linked guar gum

3 结 论

影响交联瓜尔胶制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三氯氧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反应温度和pH值,反应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极显著。制备交联瓜尔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5 min、反应温度33 ℃、三氯氧磷用量1.2%、pH 11.5,此条件下,沉降积为1.03 mL。

[1] NANDHINI VENUGOPAL K, ABHILASH M. Study of hydration kinetics and rheological behaviour of guar gu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 Sciences and Research, 2010, 1(1): 28-39.

[2] CHUDZIKOWSKI R J. Guar gumandits applications[J]. Society of Cosmetic Chemists of Great Britain, 1971, 22: 43-60.

[3] WU Meng. Shear-thinning and viscosity synergism in mixed solution of guar gum and its etherified derivatives[J]. Polymer Bulletin, 2009, 63: 853-863.

[4] MCCLEARY B V, CLARK A H, DEA I C M, et al. The fine structures of carob and guar galactomannans[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5, 139(15): 237-260.

[5] PAI V B, KHAN S A. Gelation and rheology of xanthan/enzyme-modified guar gum blend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2, 49: 207-216.

[6] RAGHEB A A, KAMEL M, ABD E L, et 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uar gum[J]. Starch-Starke, 1994, 46(11): 443-446.

[7] LAUNAY B, CUVELIER G, MARTINEZ-REYES S. Viscosity of locust bean, guar and xanthan gum solution s in the Newtonian domai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og(ηsp)0-logc[η]0master curves[J]. Carbohydr ate Polymers, 1997, 34(4): 385-395.

[8] 邹时英, 王克, 殷勤俭, 等. 瓜尔胶的改性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15(3): 317-320.

[9] 张广伦, 肖正春. 半乳甘露聚糖胶的研究、生产和应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0, 9(2): 1-5.

[10] 王卫平, 冯建军. 食品品质改良剂-亲水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之二):植物籽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3): 60-63.

[11] 化工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化工百科全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1035-1038.

[12] 马冰洁, 唐洪波. 季铵盐型阳离子瓜尔胶的制备[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 41(5): 260-262.

[13] 朱昌玲, 薛华茂, 孙达峰, 等.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 24(4): 9-12.

[14] 刘小莉, 曹春昱, 彭建军. 瓜尔胶的改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J]. 中国造纸学报, 2009, 24(1): 112-117.

[15] 唐洪波, 王习光, 李艳平. 交联瓜尔胶制备工艺[J]. 食品科学, 2012, 33(16): 72-76.

[16] 詹晓北, 王卫平, 朱莉. 食品胶的生产性能与应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150-159.

[17] 于海莲. 玉米交联淀粉的制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4): 2308; 2426.

[18] 徐忠, 周美琴, 杨成.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8):194-196.

[19] 陈玉净. 可食性双醛淀粉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9.

[20] 曹龙奎, 周睿, 包鸿慧. 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18): 181-186.

[21] 唐洪波, 马冰洁. 交联糯玉米淀粉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5(2): 24-25.

[22] 李莹. 酶水解和交联改性制备玉米多孔淀粉[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23] 张艳萍. 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4] 陈娜丽, 冯辉霞, 赵霞, 等. 交 联羧甲基瓜尔胶的制备[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10): 292-294.

[25] 曹龙奎, 周睿, 包鸿慧. 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18): 181-186.

[26] 李景恩, 聂少平, 杨超, 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香蓿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 2009, 30(18): 131-134.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Cross-Linking of Guar Gum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ANG Hong-bo, ZHANG Wen, DONG Si-qing, LI Yan-ping
(School of Scienc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Guar gum was modified by the cross-linking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roperties and broaden its applications. The technology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the cross-linked guar gum were explored by using guar gum as the raw materials,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sodium hydroxide as a catalyst and ethanol as a solvent.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mount of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and pH on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the crosslinked guar gum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one-factor-at-a-time design,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cross-linking. The order for influencing the guar gum cross-linking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was as follows: the amount of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H. The best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the cross-linked guar gum were: the amount of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1.2%, reaction time75 min, reaction temperature 33 ℃, pH 11.5. The sedimentation volume of the cross-linked guar gum was 1.03 mL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guar gum; cross-linking; phosphorous oxychloride; prepar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S202.3

A

1002-6630(2014)02-0132-05

10.7506/spkx1002-6630-201402024

2013-06-11

唐洪波(196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天然高分子及其制品研究。E-mail:tanghb6666@163.com

猜你喜欢

瓜尔响应值反应时间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的不同食用淀粉的快速区分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初探
紫外荧光法测硫各气路流量对响应值的影响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论瓜尔豆应用研究现状*
瓜尔豆利用与研究进展
阳离子瓜尔胶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厌氧反应时间对反硝化聚磷工艺的影响
发射装置中振动控制点选择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