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担起重要责任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浙江省创新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
——摘编自第十二批省科技特派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4-01-12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曹新安

今日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特派员浙江省科技

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 曹新安

切实担起重要责任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浙江省创新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
——摘编自第十二批省科技特派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 曹新安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切实担起重要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10年前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制定了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实践证明当时决策是正确的,不但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深受基层组织的欢迎,也符合浙江省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需求。历任省领导都很重视,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现任省委书记夏宝龙都专门召开座谈会,指导推进特派员工作。夏书记在去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座谈会上提出的两大任务,给科技特派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科技特派员工作责任重大。两大任务是夏宝龙书记去年在全省科技特派员大会上特别强调的,夏书记指出要以完成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围绕两大任务,我们必须做好六项工作。第一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第二是谋划产业发展,第三是提供技术支撑,第四是提升基层科技素养,第五是提高人文素养,第六是探索农业服务和发展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机制就是推进科技发展的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长效机制。

很多特派员是高素质人才,又经过多岗历练,派驻之后如鱼得水,也有一些特派员派驻之后不适应,水土不服,原因是长期在实验室里,长期在一个领域里研究创新,知识不宽泛,尤其是社会知识不宽泛,工作就不能顺利推进。所以要完成两大任务和六项工作,必须切实担起重要责任。

切实担起重要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努力做到六个方面的“一定要”。一定要了解情况——了解民情,了解乡情,了解风情,这是我们的前提,了解产业、了解素质、了解需求,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一定要了解政策——不能瞎干,不符合三农政策的,你就出师无名,落点不准,方向不清。一定要理清路子——掌握情况、了解政策、理清路子。要和前任特派员、派出单位和智囊共同沟通,这样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一定要注重融入——如何融入?首先是心入,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农民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帮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只有心贴心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才能促发展,才能心入。第二是身入,要和他们促膝交谈,表达一种关爱,和他们沟通协调,产生一种共鸣,共同推动发展。同时要情入,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感情很深,农民舍不得你走,还建议特派员成为荣誉村民,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说明科技特派员对农民的情的融入程度,这是三个“入”。一定要掌握方法——第一凝聚力量。科技特派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谋划,把任务完成。一是农民的力量,你服务于他们;二是基层组织的力量;三是团队的力量。第二注重技巧。接好地气,注意表达,充分转化。第三把握态度。一定要提升魅力——很多科技特派员很有魅力,当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挽留,农民挽留、基层挽留,是因为产生了巨大的魅力,这也是检验我们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

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还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端正工作指导,克服不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提升综合素质,克服不懂装懂瞎指导;第三提高责任意识,防止名不副实。

二、努力营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真正让科技特派员发挥好作用,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能让他们单打独斗。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全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做好服务。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全程服务、重点服务、跟进服务。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科技部门就要做好协调。农林大学和青田县科技局介绍的服务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引领性。

第二,要抓好管理。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要有自己的责任制,要有领导机构,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制度保障。派出单位要有考核管理办法。

第三,要搞好激励。过程激励、目标激励、总结激励,包括典型激励、经费激励。

第四,要共同创业。要打造一个共同创业的环境。要把它当成己任。在推进产业升级的时候,听取特派员的建议,共同进行论证,集思广益。但也有一些县,看似很好,制定了管理政策,却没有约束机制,任其发展,说是提供发展,却没有支撑,说是提供帮助,却没有具体人员,说是落实责任制,实则大锅饭。这样就不利于营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浙江省来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了称赞。他指出,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不是过去一般性的、基础性的,不仅仅是辅导员、技术员、宣传员,它推进了产业发展,从而更多地推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推进了富民强县。推进产业发展是农村科技特派员最重要的目标,这就要发挥他们见多识广的水平和能力,要服务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法人特派员,着力点就是推进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还要推进支撑特派员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林大学的“1+2+3”发展模式,它实际上就是利用一种集体的力量,多重结合,上下联动,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推动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最好的一个示例。这一个好经验,希望其他单位借鉴。这种模式就是化单一为集体,尽管他自己是一个人,但背后是强大的技术体系和力量体系,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通过这样一种强大的组织的力量,它发挥的作用就是巨大的。像这样的机制,都要很好地探索和运用。各个特派员、各个单位都要创新提升工作实效,为推动浙江省“三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链接: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类型和服务模式

(一)个人科技特派员。省市县三级每年安排个人科技特派员1279名,其中省派科技特派员从2014年起在原来218名基础上增派117名,共335名。新一轮省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在12个特别扶持重点欠发达县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其余17县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新一轮省科技特派员任期两年,每年11月轮换。

(二)事业法人科技特派员。2008年浙江省试行事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大学等19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龙泉市等19个县(市、区)结对。法人科技特派员是指高校科研院所的事业法人服务地方、服务产业发展,与地方共同开展政产学研科技合作的一项制度。

(三)团队科技特派员。

2013年浙江省整合组建了浙江大学等68家高校、科研院所的928人为125个团队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于杭州江干区等75个县(市、区)的特色产业。团队科技特派员由首席专家牵头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做好结对县(市、区)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服务期限为2013年至2015年,要求各团队通过5年努力,要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取得明显成效。

(四)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2013年,浙江省在事业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基础上,试行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制度。认定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等100家企业为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是指企业集成利用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农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制度。

(五)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创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2013年,浙江省累计创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5个,分别由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万里学院承办。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7个,分别是浙江农林大学牵头的竹产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牵头的茶产业等。入选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的有5个,分别是金华市农科院申报的金华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的杭州(萧山)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等。

猜你喜欢

特派员浙江省科技
《初心》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