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渡口区灰霾成因来源分析及相关对策

2014-01-04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渡口区逆温灰霾

张 皓

(大渡口区环境监测站,重庆 400084)

一、灰霾概述

近几年我国冬季出现多次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影响到整个东部大部分地区,导致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大媒体和全国人民的关注。大渡口区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主城区的西南部,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五街三镇。近年来,大渡口区大力实施蓝天行动,空气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空气质量位列主城前列,但是PM2.5的浓度偏高,形势依然严峻。

1.灰霾的定义

根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定义,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1]。灰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颗粒物(简称PM2.5,以下同)的大范围积聚。

2.灰霾的危害

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灰霾的颗粒粒径分布以PM2.5为主,极易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并沉积于人的呼吸道甚至肺部,其载带的有害物还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诱发疾病[2]。灰霾中 PM2.5对视觉的影响较大,会大幅度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多地高速公路、机场由于灰霾而封闭,导致道路不畅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二、大渡口区 PM2.5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

2013年大渡口区 PM2.5月平均值浓度见图1。全区PM2.5浓度较高,只有7月份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均值标准,其他月份均超标。全区PM2.5浓度呈V字形分布,冬季明显比夏季高,超标天数主要集中在冬季。大渡口区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比例达 50.1% ,其中 PM2.5超标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30.4%。

图1 2013年大渡口区PM2.5月平均浓度

(二)成因

1.自然原因

大渡口区幅员面积较小,地处中纬度的四川盆地东南部,山区较多,再加上城市建设发展,高层建筑大面积增加,使得全区风速弱。据近3年气象统计,全区风力小于三级的天数占58.7%,风力为微风的天数占40.9%,基本处于无风和微风状态,特别是在冬季静风现象更加突出,导致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PM2.5浓度长期处于超标。从天气来看,全区天气为雨、多云、阴的比例分别为 40.6%、35.0%和16.5%,其中雨主要以小雨为主,雨水对 PM2.5污染缓解效果不明显。

秋冬季是污染高发期,易形成逆温层,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3]。重庆市逆温比例很高,各月均有逆温存在,逆温比例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份最低为30%,1月份最高可达95%,冬半年逆温比例大于夏半年逆温比例[4],冬季逆温现象导致 PM2.5污染持续,无法向外扩散。

大渡口区有中梁山、双山,濒临长江,属于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形,地形复杂.静风频率较高,逆温频率高,雾日多,特有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在相同的污染物排放量情况下,与其他平原及沿海城市相比大气污染势必更加严重[5]。

2.人为原因

根据 2010 年 PM2.5源解析结果[6],重庆空气中 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二次粒子(硫酸盐和硝酸盐)、工业排放、城市餐饮、建筑工地扬尘、有机污染物等等。PM2.5属于多种污染物,多种污染类型叠加,多种过程耦合,多尺度污染(局地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1)工业排污

PM2.5主要排放源头就是煤炭燃烧。大渡口区的污染源主要集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水泥建材企业,2013年工业煤炭消费量共计34.66万吨,对全区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大气的流动性,周边污染源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端,其周边的重庆九龙发电分公司、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发电厂两家大型火电厂,以及江津区的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渡口区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贡献较大。

(2)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

我国正进入汽车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尾气产生的颗粒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PM2.5的重要来源。从全区道路来看,车流量较大的道路有钢花路、袁茄路、文体路和陈庹路,交通拥堵程度日益加重。此外,全区还有大量的摩托车,保有量不清楚,存在乱停乱放违章等现象,造成交通拥堵及尾气污染不容忽视。

(3)餐饮油烟

大渡口区的餐饮业发达,油烟污染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建成区。每天排放出的大量油烟,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加重了灰霾的产生。此外,路边烧烤摊产生的大量油烟也是造成灰霾的原因之一。

(4)挥发性有机物

伏牛溪片区是大渡口区乃至重庆市成品油物流中心,据统计大渡口区共有3座储油库、8座加油站和149辆油罐车。油气为加油站加油、卸油和储存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的易挥发有机化合物。油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与大气中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光化学烟雾,对PM2.5浓度有一定的贡献。

(5)建筑施工扬尘

大渡口区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建筑工地主要分布双山片区、重钢片区、茄子溪片区。2013年全区在建施工工地86个,建筑、道路施工数量增多以及运输渣土、砂石等车流量增大,由建设施工引起的扬尘问题日益凸现,是影响我区空气质量,形成灰霾的原因之一。此外,裸露土地扬尘问题也应值得关注,重钢老厂区拆迁现场有大量的裸露土地,引起扬尘。

三、结论

大渡口区受自然原因影响,逆温和静风是造成大渡口区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的主要气象因素,再加上工业排污、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挥发有机物、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加重了灰霾天气的污染程度,影响了全区的空气质量。

四、对策措施

(1)PM2.5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联防联控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建立PM2.5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成立区域大气污染管理中心,统筹协作,实现区域的“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和统一协调”的五个统一。

(2)加强在用车监管,提高燃油品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开展摩的车、三轮车、重型柴油车辆的尾气整治,取缔营运面的车,淘汰老旧车和尾气超标的黄标车。完成区内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

(3)继续加大废气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落实好“蓝天行动”控尘措施,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运行监管。

(4)开展雾霾天气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强化纵向和横向联动,建立健全联防联动机制,将动态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决策与灰霾天气预报系统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根据气象预测结果,及时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

(5)强化公众参与与舆论监督,加强公众参与和实践,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宣传部门要做好媒体协调工作,对灰霾污染问题做好科学、客观报道。在有灰霾天气产生时,特别是在严重灰霾时段里,提醒广大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要避免一切户外活动,健康人群一旦外出也应采取防护措施。

[1]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22-27.

[2]高伟标.广州灰霾天气现状及应对措施[J].环境保护,2004,13(1):1922 -1924.

[3]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44.

[4]王中.重庆主城区大气层结特征及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128-133.

[5]蒋昌谭,张卫东.重庆市主城“蓝天行动”:典型山地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实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翟崇治.城市灰霾监测与研究初论——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6-110.

猜你喜欢

大渡口区逆温灰霾
济南市低空逆温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酒泉市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联合行动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历史文化科普讲座
大渡口区社区科普大学获评市级示范教学点
广州市从化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2011—2013年长春市逆温特征分析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