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2013-12-26甘春龙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闲暇城镇居民贵州省

甘春龙,徐 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贵州原生态的各类旅游资源丰富,是自然天成的“氧吧”,非常适宜建设大、中型人居城市。走城市化道路,使贵州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变成资产再变成资本,是推进贵州由贫穷变富裕,由富裕变文明,全面实现贵州大发展、大跨越的出路所在。城镇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便利、迅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文体娱乐活动。具有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作用的体育开始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内容与必需,体育生活方式应运而生。构建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对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丰富城镇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贵州省在城镇化进程中居民体育生活方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旨在了解贵州省城镇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贵州省16岁以上城镇居民4 389人,其中男性2 437人、女性1 95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居民日常闲暇活动、体育锻炼基本特征等[1]。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体育生活方式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软件完成,分别完成派生指标生成、各类指标的人数百分比计算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它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活方式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指导现代人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健康”生活,培养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特征功能属性[2]。

2.1 城镇居民休闲生活情况

闲暇时间是指一天24 h除去工作、家务劳动、教育子女、睡眠、吃饭、洗漱、为上班做准备工作、上下班路途上等必要时间以外的时间。闲暇活动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主要活动。充足的闲暇时间为体育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从调查结果来看,贵州省城镇居民在平日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是看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聊天、打牌、下棋。在节假日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也与平日闲暇时间相似,排在前三位的是:看电视、听广播(34.8%)、打牌、下棋(11.5%)、逛街、游玩(10.5%)。

2.2 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2.2.1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需求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居民对体育需求和价值观的反映,它对于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调查表明,贵州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加体力活动”、“防病、治病”、“消遣娱乐”、“减轻压力、调节情绪”为主(见表1)。体育锻炼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丰富生活。对“国家促进大众健身有何要求”以完善配套设施、开放场馆、加强组织引导、健全法制为主(见表2)。这说明城镇化进程中体育设施和相关的体育服务还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体育法规政策制定,体育资金的投入,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教育的投入来支持大众体育发展,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表1 贵州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目的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2 贵州省城镇居民对国家促进大众健身的需求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2.2.2 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

影响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其中主要障碍是“没兴趣”,人次比例为17.2%。其他依次是缺乏场地设施(13.0%)、工作忙,没时间(12.8%) 和家务忙,没时间(11.2%)等。这一方面说明贵州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城镇居民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价值观,另一方面说明现有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体育活动需要,而且人口的都市化倾向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在身体“乏”动的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加大宣传,为大众提供、展示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体育文化,引导人们关注生命,关注健康,走上科学、文明、健康之路。

2.3 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2.3.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一年中参加过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称为“参加体育锻炼”。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简称“经常锻炼”)[3]。调查显示,贵州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4.8%,其中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为12.4%(表3)。

2.3.2 体育锻炼的频度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47.9%,总体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不够高(见表4)。

表3 贵州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4 贵州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频度调查统计一览表

2.3.3 体育锻炼的时间

全省城镇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60 min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1.0%,其次为60 min及以上(31.4%)和不足30 min(17.6%)。

2.3.4 体育锻炼的强度

全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人数比例为58.3%,其次是小强度(23.1%)和大强度(18.6%)。说明城镇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主要采取中小强度进行健身活动。

2.3.5 体育锻炼的项目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主要选择走、跑步、小球类活动和登山等项目进行锻炼。由于场地、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多选择简单易行的项目,而且由于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地居多、丘陵和盆地相间的省份,居民多有喜欢登山进行身体锻炼。

2.3.6 体育锻炼的场所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广场、场院”为主要锻炼场所的人次比例最高,为16%,其他依次为“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15.8%)、“公路、街道旁”(14.5%)、“自家庭院或室内”(11.6%)等。另外,居民选择的体育锻炼场所都离居住地比较近,选择锻炼场所“小于1km”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5.2%;其他依次为“1 km-2 km”(33.1%)、“3 km以上”(11.4%)和“2 km-3 km”(10.3%)。这反映出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遵循“就近”原则,一方面能满足较近居民的参与,与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有关,不方便长途跋涉到更远的地方锻炼。因此,加强居民周围空余地段修建简易实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便民利民的举措。

2.3.7 体育锻炼的形式

研究表明,全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人数比例为52.2%,其次是独自(30.1%)、与家人一起(16.3%)和其他(1.4%)。

表5 贵州省城镇居民接受体育锻炼指导

另外,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36.2%的人接受过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见表5)。在接受过指导的人群中,接受体育教师教练指导的人数比例最多,为18.8%,接受其他方式指导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因此,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接受指导的总体比例较低,不利于居民科学合理的进行健身活动,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为居民体育锻炼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2.4 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71.6%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333元。全年消费总额在99元以下的为35.7%,在100-499元之间的为44.8%,在500-999元之间的为11.2%,在1000-2999元之间的为6.9%,3000元以上的有1.3%。

从消费项目来看,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比例为67.5%,用于该买体育器材的为37.0%,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为14.7%,到体育场馆消费的为8.8%,观看体育比赛的为3.2%,其他消费为3.9%。

从消费金额来看,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的人均消费为206元,其他依次是该买体育器材,支付体育场馆费用,订阅报刊杂志,其他费用和用于观看比赛的费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贵州省城镇居民在节假日和平日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聊天”、“打牌、下棋”,充足的闲暇时间为体育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2) 贵州省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丰富生活。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加体力活动”、“防病、治病”为主。其中没兴趣、缺乏场地设施、没时间是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3)贵州省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都还较低;参与频度高、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长、锻炼强度适中;主要选择走、跑步、小球类活动和登山等项目进行锻炼;主要选择就近的场所进行锻炼,但是还需进一步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指导;由于贵州省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3.2 建议

1)贵州省正快速进入城镇化社会,针对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各体育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宣传与引导,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引导居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锻炼,并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2)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增加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扩建住宅小区的配套体育设施,提高现有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使更多居民方便、自愿地加入到体育健身中来。3) 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全民健身科技服务队伍,提高健身的科学化水平,指导、帮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有意识、有目的体育活动中去,达到身心健康。

[1]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工作手册[Z]. 2007.

[2] 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 蔡 睿,李 然,张彦峰,等.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差异比较[J]. 体育科学,2009,29(7):12.

猜你喜欢

闲暇城镇居民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人在何时最清醒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闲暇拾笔寄娱情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