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的影响

2013-12-26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形成期调节剂块茎

徐 军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马铃薯是庄浪县的三大主要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左右,双行垄作、整薯坑种、脱毒种薯应用、增施钾肥和全膜垄作侧播等技术是商品薯生产的主要措施,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却一直是个空白。为了验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选用天达2116、乙-苯甲酸、那氏齐齐发和碧护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苗期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指示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号,脱毒种薯。供试药剂天达2116由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那氏齐齐发由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研制,0.136%碧护植物调节剂由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乙-苯甲酸由南京米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庄浪县通化乡通边村进行。当地海拔1959m,年均气温8.6℃,无霜期135d,降水量528mm。试验地为旱地梯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肥力均匀,黑垆土。播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农家肥52500kg/hm2、尿素125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kg/hm2,现蕾期追施尿素150kg/hm2。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2.0m2(4.4m×5.0m)。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为那氏齐齐发母液1000倍液,处理2为乙-苯甲酸1500倍液,处理3为碧护15000倍液,处理4为天达2116水剂1500倍液,处理5为清水(ck)。以上药剂均在苗期喷施,10d后再喷1次,共喷2次。试验种植模式为全膜垄作侧播,4月5日覆膜,4月16日播种,每小区4垄8行,垄宽70cm、垄高15cm,垄沟宽40cm。每垄播种2行,行距40 cm,穴距35cm,密度51950穴/hm2。重复间留走道宽60cm,并在四周设保护行。田间观察记载马铃薯各生育期和经济性状,其余管理同大田。9月23日收获。收获时按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10株样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

表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出苗期一致,均为5月22日;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等生育时期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1较对照早熟2d,块茎形成期较对照提前3d,块茎膨大期较对照提前2d,淀粉积累期较对照提前3d;处理2、处理3较对照早熟3、4d,块茎形成期和淀粉积累期均与对照一致,块茎膨大期均较对照提前4d;处理4块茎形成期较对照提前2d,块茎膨大期较对照提前3d,淀粉积累期较对照提前2d,较对照早熟4d;处理5(ck)全生育期为159d,成熟最晚。说明在马铃薯苗期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马铃薯各主要生育时期提前,成熟期提早2~4d。

表1 不同处理的马铃薯生育时期

2.2 经济性状

从表2可知,各处理平均株高高于对照0.93~5.23cm,其中以处理4株高最高,为103.86cm,较对照高5.23cm;处理5(CK)株高最低,为98.63cm,其余处理为99.56~101.73cm。单株结薯数以对照最多,为3.91粒;处理4最低,为3.06粒,其余各处理为3.26~3.54粒。单株薯重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4最重,为0.62kg,较对照增加0.13kg;其次是处理1,为0.58kg,较对照增加0.09kg;处理5最低,为0.49kg,其余处理为0.54~0.56kg。各处理的大中薯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4最高,为80.25%,较对照增加5.43百分点;处理5最低,为74.58%,其余处理为75.68%~78.47%。叶色、叶厚除对照叶色绿、叶片较薄外,其余处理均为叶色增绿、叶片增厚。说明在苗期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大中薯率、单株结薯量和单株薯重均有明显增加。

2.3 产量

从产量结果(表3)可知,各处理折合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4折合产量最高,为32218.18 kg/hm2,较对照增产6640.91kg/hm2,增产率为25.96%;其次是处理1,折合产量为30336.36 kg/hm2,较对照增产4759.09kg/hm2,增产率为18.61%;处理3排第3,折合产量为29054.55 kg/hm2,较对照增产3477.28kg/hm2,增产率为13.58%;处理2排第4,折合产量为27890.91kg/hm2,较对照增产2313.64kg/hm2,增产率为9.03%。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4,8)=21.404>F0.01=7.006),相关系数为1.191。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处理4与处理1差异显著,与处理2、处理3、处理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与处理2差异显著,与处理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3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与处理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苗期喷施天达2116、乙-苯甲酸、那氏齐齐发和碧护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等生育时期提前,成熟期提早2~4d,并可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提高大中薯率、单株结薯量、单株产量。其中苗期喷施天达2116水剂1500倍液较常规栽培(不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25.96%,喷施那氏齐齐发母液1000倍液增产18.61%,喷施碧护15000倍液较常规栽培增产13.58%,喷施乙-苯甲酸1500倍液较常规栽培增产9.03%,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形成期调节剂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法国象征主义艺术运动的酝酿期和形成期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立足校园 生生不息地“延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干旱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