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与开放: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

2013-12-19胡兆义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胡兆义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保障,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发展的基础。包容与开放是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的路径选择。倡导民族包容与开放,坚持民族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基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1]283“是各民族之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2]88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贯重视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并将其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之一。

民族团结是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和各民族团结,不论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团结。例如鄂伦春族还不到两千人,我们也要和他们团结。只要是中国人,不分民族,凡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爱国和团结的,我们都要和他们团结。”[3]311并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4]204毛泽东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把它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途径,并提出要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并将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着眼点。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5]35并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邓小平的民族团结思想,视野更为开阔,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作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把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为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把党的团结作为民族团结的核心,把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的先决条件。[6]36-3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团结思想。江泽民在1992年1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7]250他突出强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江泽民还进一步发展了“两个离不开思想”,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的重要观点,并认为我国各个民族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将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8]15同时,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并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概括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2009年9月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继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总之,民族团结的思想和原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思想的一条红线,是我国做好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

二、民族包容与开放的内容及关系

民族包容与开放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蕴涵于民族团结思想之中,具有丰富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一)民族包容的内容

包容意味着平和、宽容和容纳。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认为,包容不是把他者囊括到自身当中,也不是把他者拒绝到自身之外,而是指共同体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包括那些陌生的人或想保持陌生的人。不仅是对他者的包容,还是对他者的他性的包容,而且在包容过程中既不同化他者,也不利用他者。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容正是这一精神理念的生动体现。“宽可容人,厚可载物”,涵养包容不仅是立业之道,也是待人处世的良方。江泽民曾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9]110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出现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论概括。2009年,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包容差异是真正平等的本质,是党和政府对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精神理念,也是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指导观念。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不同特性的民族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人都不会容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被尊重,所以只有民族包容才能防止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实现民族和谐与共赢。

包容是民族自信和生命力的体现。“在一般情况下,想要消除歧视,不能依靠民族独立,而只能依靠包容。”[10]167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才能不断焕发生机而走向强大,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民族包容意味着在自愿、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及文化,而不是把他们纳入一种单调而同质的人们共同体当中。民族包容并非意味着“无所不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包容是有限度的,这就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一旦越过这个界限,它就会终止。

(二)民族开放的内容

开放是与“封闭”相对的概念,指同外界有联系的。开放性是人的本质特性,正如德国哲学家舍勒所说:人按其本性来说,本质上是能够无限地扩张到他自己作用范围的地方——扩展到现存世界所能延伸到的地方。人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限开放的X。人的开放性本质决定了民族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自我突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1]352

开放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2]24邓小平在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民族开放不仅指民族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还包括民族思想观念、文化的更新,旧体制的转变等内容。

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化的。陈彦在为德拉诺瓦所著《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的中文版序《第三只眼看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指出:“古今中外,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民族必定是开放的民族。开放是民族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条件,开放是延续与创新之间的桥梁,开放使得民族的特殊性与普世性两重必不可少的性格得以共存。”[13]11民族开放是一个民族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转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的过程。民族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一个民族面对内部和外部变迁的调试能力,预示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与蜕变。

(三)民族包容与开放的关系

民族包容与开放统一于民族发展过程之中,是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二者相辅相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和保障。民族包容必然要求民族开放,不具开放性的包容是空洞的,终将趋于单一。同样,民族开放必须以民族包容为前提和保障,不具包容性的开放不是真正的开放,也无法持续,终将转为保守。二者不可分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民族包容与开放互相促进,具有时间上的共时性。民族包容度的大小取决于民族开放程度的高低,民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是民族实现最大包容度的前提。同样,民族只有具备包容的胸襟,能够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外部社会或族群,才能够保障民族开放的持续进行。

包容有五个层次:一是兼容,异中求同,同中容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二是交流,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取得谅解,增进共识;三是对话,尊重差异,不唯我独尊,不制造麻烦,不加剧对抗;四是共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是进步,要进步而不要倒退。[14]152包容本身蕴涵了开放的因素,民族包容与开放正是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了二者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民族包容与开放表达了一个民族面对外部社会或族群的一种心态,是民族自信的象征。历史的经验千百次地证明,乐于接受其他民族的特长,兼容并包,才有利于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闭关自守、坐井观天、孤芳自赏、追求本民族文化的所谓纯洁性的任何幻想,都只能是一种抱残守缺、甘于落后的表现。[15]148民族包容与开放不是一个被动接受外来事物的过程,而是不同民族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不是否定自己而接受他者,也不是将他者同化为“我”,而是“我”与“他”共享某些新的混合型文化或价值理念,是一种“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关系状态。

三、民族包容与开放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密切,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如何实现和巩固国家范围内各具特性的民族间的团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除了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还需要民族的包容与开放,这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与实现途径。

(一)民族包容与开放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

1.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长期存在,预示着实现民族团结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但民族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民族矛盾或冲突,反而是多民族国家自由的保障和文化丰富性的体现。如何实现各具特性的民族间的团结,这就需要民族的包容与开放。民族包容与开放,也就是各民族以开放的心态,在自愿、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客观对待其他民族和文化,从而实现自身文化、价值理念的更新。民族包容与开放是双向的,是各民族间相互的包容与开放。各民族在这样的接触、沟通、交流过程中,彼此加深了解,形成某种共享的文化和利益,这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要求。

2.民族团结是实现多民族国家整合的路径选择。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社会成员认同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如何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是多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共同的公民认同能够维持民主国家需要的那种高度的相互关心,相互包容,彼此牺牲。”[16]247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的团结,是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途径。民族包容与开放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整合提供了保障和可能,它使各民族以平和、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彼此,从而避免了狭隘、盲目排外与保守,促进了民族间的沟通,为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形成和共同社会理想的树立提供了基础。各民族成员作为国家公民相互之间不断包容,不仅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要求,而且为国家提供了新的世俗合法化源泉,为民族成员树立国家公民意识提供了族际关系基础,是多民族国家整合的路径选择。

3.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的根本保证。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民族关系就是各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种族或宗教上的排它或孤立,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创造出更伟大的新文明,相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联系,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影响,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伟大杠杆。”[17]243-244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只有各民族在包容与开放基础上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民族误解的产生,防止民族冲突的爆发,进而增加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和宽容。民族包容与开放可以促使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协调和联合,是衡量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参项。

(二)民族包容与开放是民族团结的实现路径

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民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包容与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各民族走上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市场的强大纽带,使各民族打破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大大增强。1992年,国家实行沿边开放战略,开放满洲里、二连浩特、珲春、塔城、河口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一批边境城市。1993年,呼伦贝尔盟、乌海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伊利哈萨克自治州等7个州市被确定为改革开放试点,逐渐形成民族地区全方位开放的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开放格局的形成,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频繁密切,民族包容与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共依共存、相得益彰的局面,各民族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为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民族包容与开放是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能够避免文化不宽容所导致的仇恨和暴力冲突,从而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文化氛围。民族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民族形成和划分的核心,是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性的民族文化。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原有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为了避免文化偏见、误解和矛盾的发生,民族包容与开放是必不可少的。“各种文化体系都具有相互渗透和吸收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融会贯通和分享价值观念,可以形成共同的利益和抱负。”[18]211借鉴其他文明并不意味着要回避自身文化,而应该是不自我陶醉,不固步自封。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应是消极的,而应是在保护的同时具有包容、开放的心态,不断吸收新的和外来的文化,实现自身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3.各民族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民族团结的实现奠定了内部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最终要靠民族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民族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是在封闭、保守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族之间互动更加频繁,联系愈加密切,各民族以包容与开放的心态打破原有民族间的壁垒,彼此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实现思想更新,是实现民族成员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随着各民族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珍惜民族团结的局面,从而为民族团结的发展与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内部基础。

4.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团结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几个方面。我国的民族政策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了中国多民族共存的历史与现实,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从而为民族包容与开放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我国民族政策本身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也需要以各民族的包容与开放为前提。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在民族包容与开放的条件下,各民族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者的文化,才能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任何国家的民族政策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政策是多民族共处一国的保障,而民族包容与开放则为民族团结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是民族团结实现的路径选择。

总之,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而民族包容与开放则是民族团结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民族包容与开放为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的民族团结,就是要实现各民族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基础上“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格局,使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地共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愈伟大的民族,愈有“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弃细流”的胸襟,愈能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民族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实现民族自身的超越与发展。各民族应以包容与开放的心态,继续推进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

[1]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6]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8]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张凤莲.民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M].郑文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4]星云大师,刘长乐.包容的智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16]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7]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8]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