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我国民族事务管理与创新*

2013-12-19龙运荣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族信息

龙运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管理在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媒体时代,民族事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民族事务管理工作。

一、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更多表现为经济性、民生性、群体性、国际性与宗教性特点,并且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

经济性。由于受历史背景、区位地理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各个少数民族都处在经济欠发达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 (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民族八省区①民族八省区指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宁夏五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云南、贵州、青海三省。调查数据统计中,2006-2010年五年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6.7%、39.3%、39.6%、40.3%和38.5%,所占比重在2006-2009年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10年开始下降。5年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6.9%、13.8%、13.0%、12.0%和8.7%,虽逐年有所下降,但与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 (6.0%、4.6%、4.2%、3.8%和2.8%)相比,分别高10.9、9.2、8.8、8.2和5.9个百分点。[1]新时期,我国的民族问题本质上是各民族经济欠发达问题,是各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问题。因此,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措施。组织调查研究牧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配合承办民族地区扶贫事宜。组织协调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对口支援经济技术协作和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2]39

民生性。主要指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群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决定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地位的巩固与否。多年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加以改变,势必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乃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民族民生问题长期解决不好,也会给国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因此,贾庆林指出:“民生问题是关系人心所向的大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本质要求,是当前民族工作的鲜明特色。”[3]

群体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包括涉及民族问题的群体性冲突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严重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的进步、交通的发达、通讯的便利,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给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增加了机会。但同时,这种机会的增多也增加了民族间摩擦和冲突的机率。并且,因为信息交流的便利性,一些个体性事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往往会很快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新疆“7·5”事件便是典型案例。因此,研究拟定协调民族关系的原则方法,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协调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构成了我国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国际性。民族问题一般是指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纯属一国内部事务,原本不属于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冷战”结束后,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勃兴,使一些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突破了国家边界限制,登上了世界政治的舞台。特别是近年来,西方霸权主义大国借口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对别国民族问题进行人道主义干预,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和民族问题的国际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表现为跨境民族和国家安全。跨境民族的存在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至于会威胁国家的安全。

宗教性。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但是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在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宗教问题通常是民族问题中难以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全球的热点和难点。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冲突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宗教之间的差异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纠纷。江泽民同志曾针对我国的国情强调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因此,正确分析我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全面准确地阐释党和政府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职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一些单一民族国家相比,民族与宗教问题以及两者的关联,对我国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如果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

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其对民族事务管理的影响

新媒体 (New media)的概念最先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 (P.Goldmark)率先提出的。之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媒介形态。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媒形态。因此,严格来说,新媒体也可以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从类型来看,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三大类型。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播优势。

及时性[4]15。传统媒体都有一定的出版周期,而新媒体则无时间限制,可以随时加工、发布信息。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24小时在滚动发表信息,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地了解到最新发生的事情。每天必须N次关注,才不会漏掉重要新闻。滚动新闻这种形式,对于习惯了每天一次性关注的受众来说,很可能会漏掉重要新闻。新媒体网络的立体性和非线性传播特点使其受众完全没有这种担心。新媒体可以以更强的时效性及时传播信息。

交互性[5]15。传统媒体主要以单向传播为主,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是分离的,不存在彼此之间的互动。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可以及时地得到受众的反馈,真正实现了新闻的“传播”功能。新媒体的交互性功能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目前,网络微博和手机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广泛使用,不仅能够体现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还能显示出大众的广泛参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甚至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走向。

全球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大多囿于特定国家和地区范围之内,而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卫星电视等新媒介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据统计,早在1995年底,仅欧洲和亚洲各国发射和管理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就已经突破了100颗,这些卫星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跨国传播的功能。而在互联网领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到1996年底,因特网就已经联通了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个网络,用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检索和传输。

社群性。网络上的人们大多都是“群居”的,各种各样的社区、BBS和自由论坛、俱乐部充斥着虚拟网络空间。这些社群往往拥有固定的人际关系网络,拥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一旦群员有什么要求,在意见领袖的号召之下便会一呼百应。

草根性。新媒体为普通个体或小群体提供了参与信息发布的平台。在网络领域,人人平等,话语权不再只意味着“权威”、“官方”,它正在慢慢变得平民化、草根性。网络的广泛传播性使其能吸引到各个阶层的人参与其中,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街头小贩,都能在网络世界里平等交流。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草根性特征,带来了普通民众话语权的解放,放大了平时相对微弱的草根人群的声音,也激发了人们想说敢说的欲望。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把新媒体看作是能真实了解人民群众声音的重要渠道。

廉价性。新媒体的物美价廉是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在网络上,用户只需免费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免费接收和发布各种信息。许多网络服务商为了吸引人气,往往推出许多免费服务,如免费的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廉价性为普通民众参与信息发布提供了方便,许多人利用自己的手机、相机和摄像机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发布到网上,成为各种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

隐蔽性。与依靠投递、有线传输等传播方式的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匿名性。这一方面给广大受众更大的发言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同时,也有许多居心不良者利用新媒体从事非法勾当。互联网的隐蔽性特点让许多虚假信息得以流传,而造假者却可以不用顾忌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新媒体以上特征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事务管理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信息来源更加广泛,民族事务管理的信息掌控面临挑战。过去,各民族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影响,信息传播十分不便,人们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民族事务管理中的信息传播主要是靠口口相传或政府部门传达,或从书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获得。新媒体时代,各族群众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然而,新媒体在给人们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充斥着虚假、色情、暴力、犯罪、反动等垃圾信息。由于各族群众的新媒体素养较低,在面对大量垃圾信息时往往缺乏正确选择的能力,对信息的选择显得十分随意和茫然。这样,无疑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大量垃圾信息也给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信息梳理、甄别和掌控增加了难度。对信息不能有效掌控,就意味着不能做到及时把握社会舆情,不能有效引导舆情,不能使事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使民族事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组织方式更加多样,民族事务管理的群众动员面临挑战。传统上,各族群众都是一种同质化的生活方式,民族事务管理中的群众动员都是统一在村寨首领或行政官员的领导下行动,意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媒体为群众的沟通提供便利,让群众的组织方式更加多样化,使人们有了重建社会关系的可能,为群体价值观的重建和社会自组织提供了条件。这就意味着过去自上而下的传统动员方式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而许多群众自发的动员活动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在面对由政府组织的集体动员活动时,许多组织者感到十分为难:“现在的人都喊不动了!”因此,随着各族群众组织方式更加多样,民族事务管理的群众动员将面临挑战。

诉求表达更加便捷,民族事务管理的组织协调面临挑战。长期以来,由于各民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畅,群众诉求难以表达。即使一些问题能向民族事务管理部门表达诉求,而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因为职能所限却只能与具体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而不能具体解决,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积怨。新媒体通过技术手段清除了种种障碍,使各族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利益诉求表达更加便捷,社会的声音得到空前加强。2010年伊始,国家提出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三网融合”政策,为用户带来了真正融合的、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媒体收看及互动体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前夕与网民交流时提出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为现实。未来普通百姓只要拥有一台入户的有线电视或者手机、电脑,就可以轻松与事件同步、与媒体同步,既提高了突发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又能使普通观众成为电视节目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各族群众可以绕过其所处的基层单位或部门直接把各种问题“捅破了天”。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其所属的基层单位或部门将会面临来自其上级主管部门、社会舆论、新闻媒介和人民群众的强大压力,民族事务管理协调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难度。

社会思潮更加活跃,民族事务管理的舆论引导面临挑战。新媒体的开放性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平台,新媒体成为多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也随之扑面而来。新媒体也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其中以网络社区最为典型。网络社区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思潮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在这种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新媒体技术对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意识形态的门槛在降低。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全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媒体,空前拓展了意识形态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使得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交锋更为直接、激烈和多样化。”[6]20这无疑给民族问题的舆情收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给民族问题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新媒体时代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

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和促进我国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

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为各族群众提供经济、科技信息服务。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说到底是经济欠发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存在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族群众经济、科技信息欠缺及运用能力较低是重要方面。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各民族特点充分利用手机、网络、卫星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开展为各民族的经济、科技信息服务。可以根据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有针对性地收集经济、科技等致富信息,通过手机、QQ发送给少数民族同胞。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各民族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宽带、移动通讯网络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增强各族群众新媒体素养,提升各族群众对新媒体的认识水平和使用能力。

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构建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宣传的立体网络。贾庆林在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第24期发表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出,要加大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真正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成为自觉行动。要不折不扣地把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准绳,切实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利用新媒体宣传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将会起到传统宣传方式意想不到的效果。

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建设多元化的信息情报渠道,做好影响民族稳定的各种信息以及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舆情掌控。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与各族群众之间始终保持着天然联系,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建设多元化的信息情报渠道,做好影响民族稳定的各种信息以及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舆情掌控,发挥敏感信息收集汇总、及时上传下达的作用,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不断强化。有关部门要根据现代信息手段特点,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出台规范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狠抓落实,堵塞漏洞,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做好新形势下民族报道,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民族报道是新闻记者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国各新闻单位重视民族报道,取得不少成绩,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民族报道被冲淡、有所弱化的现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报道,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当前,加强民族报道,重点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强报道。第二,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映我国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做法和经验。第三,满腔热忱地讴歌我党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用手中的笔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7]

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建立快捷的民意表达平台,引导民情沟通。民情积怨太多,如果没有合理的渠道表达,久而久之往往就会酝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媒体为社情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方便快捷而且费用低廉的表达平台,只要一个帖子、一个短信就可以将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作为民族事务管理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快捷的社情民意表达平台,建立广泛而专门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建立社情民意的处理反馈机制。

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加强民族干部的新媒体素养。民族干部的新媒体素养直接关系到民族干部为各族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只有提高民族干部的新媒体素养,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为各族群众服务。要通过自学、培训、考试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民族干部的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并且运用到现实工作当中,为加强和改进民族事务管理服务。

[1]经济发展司.2010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结果[EB/OL].http://www.seac.gov.cn/art/2011/7/29/art_757_131635.html,2011-07-29.

[2]张文静.我国政府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贾庆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J].求是,2010(24).

[4][5]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吴国清.做好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记者,2008(8).

猜你喜欢

民族信息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订阅信息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