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2013-1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病人

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研究的深入,对高血压的产生有了更深的认识,高血压病情的发生、进展、预后等与患者的个人行为、心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健康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不良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心理因素、运动效果等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血压仅靠药物治疗,而不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干预,使其改变行为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研究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指导,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5±18.5)岁;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5±1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并经本人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所有入选者均为生活自理,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评价方法 健康教育前与后SBP、DBP进行测量,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为达标。同时采用自制的高血压知识问卷进行评价,共35项,满分35分,回答正确为1分,不正确为0分,分值越高知识水平越好。采用自制的行为状况调查表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调查,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饮食、服药五方面问题,满分20分,分值越高行为状况越好。

2 结果

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前评分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平均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为(31.2±3.3)分,高血压行为状况评分为(17.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教育后血压、高血压知识评分、行为状况评分比较[例,

3 讨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临床医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心理干预和生存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学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深入运用。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过程会与病人相伴终身[2],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病人自觉接受并配合治疗,改变不健康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组织、针对性地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3],促使高血压病人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运动,按时按量服药,自愿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4]。我们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与心理教育讲座,结合中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为病人讲授养生之道。中医理论提倡养生先养心,因此我们在健康宣教室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维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激动、发怒等,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同时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和秘诀。

3.2 睡眠健康教育 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不仅影响健康,而且会导致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反应迟钝等,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如果不科学安排睡眠时间,不仅治疗效果受影响,还可能导致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卒中等并发症。

3.3 运动健康教育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生命在于运动,合理运动不仅强身健体,对配合药物降压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健康教育内容中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指导,让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锻炼,包括散步、打太极、快走、慢跑等运动,联合社区组织唱歌、跳舞等活动,既调节身心,又使身体得到锻炼。

3.4 饮食健康教育 现代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大都由不良的生活行为造成,保证营养平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健康教育时强调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病人进行饮食干预,日常饮食要少食盐,多食水果、玉米、小麦、蔬菜、豆及豆制品、鱼类等,饮食要定时定量,同时指导病人戒烟限酒。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健康教育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理论基础上[4],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教育效果显示,观察组平均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知识评分及高血压行为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健康教育是帮助控制高血压切实可行的方法。

[1]由淑萍,代亚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109-111.

[2]孙宁玲.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解读[J].高血压杂志,2005,13(6):378-379.

[3]陈爱萍,张维娜,蔡虹,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145-146.

[4]蔡晓青,冯运华,张玲玲,等.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知识和治疗的依从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1):1992-1993.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病人
《全国高血压日》
谁是病人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