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3-1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口病体温入院

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江西 玉山 334700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明显疱疹和斑丘疹。患儿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感染成为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症状,若发展成为重症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很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为了提高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笔者探讨了综合护理模式护理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月~6岁,住院体温37.5~39.5℃;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11个月~7岁,住院体温37.8~39.4℃。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住院体温等方面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①隔离:在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就将患儿隔离,保证隔离病房的清洁干净、空气流通及温度适中,需严格限制家属的出入;病房需每日通风,对病房进行日常消毒,进一步加强床边隔离工作。②发热:无需采取特殊处理方式,对中低度热度患儿进行护理,但要多饮水;患儿体温在37.5~38.5℃,要进行降温,谨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并随时检测体温的变化。③皮肤:患儿衣服需柔软、宽松,保证皮疹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④口腔:患儿口腔需定期进行清洁,保证口腔的清洁和舒适,预防口腔炎症和吸入性肺炎。⑤饮食:高度重视患儿膳食营养,多食用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食物,禁忌食寒冷辛辣食物。⑥心理护理:积极与患儿沟通,了解患儿特点,态度温和有耐性,爱护和体贴患儿;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患儿对自身的信任,保证患儿可积极配合治疗;患儿需要有效充足睡眠,无害怕心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各部位斑丘疹和疱疹完全消失,体温正常;有效:患儿各部位斑丘疹和疱疹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体温基本正常;无效:患儿各部位斑丘疹和疱疹未得到改善,或症状加重,体温未下降或升高[1]。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表

2.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和入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和入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通常病情不够严重,不需治疗就可康复。但随着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死亡事件的发生,使手足口病受到医疗人员和家属的重视。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重视患儿的病情,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并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需严格按照操作制度,进行隔离病房的消毒处理,及时发现患儿并发症的出现,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降低患儿该病引发的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22例(8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14例(56%),可见,治疗组采用的综合护理模式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在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和入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和入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患儿入院时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更好调节患儿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2]。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对改善患儿症状,增强患儿治疗效果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1]袁琴芳,孙卢燕.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33(09):656-658.

[2]莫凌婷.小儿手足口病的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分析[J].健康之路,2013,34(12):113-115.

猜你喜欢

口病体温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