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2013-1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经脐胆结石胆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胆结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厌食、肩痛等,临床治疗中多以手术作为主要方法;较小结石患者也可考虑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若结石直径较大必须进行外科手术取石[1]。观察我院进行胆结石取石术患者,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探讨胆结石手术临床相关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胆结石取石术患者43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25~69岁,平均(41.2±3.1)岁;病程0.5~3.1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3~71岁,平均(39.6±3.3)岁;病程0.7~3.3年,平均(1.1±0.4)年。患者入院后经腹部CT确诊为胆囊结石,排除重大器官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若无法提供全程临床资料患者不纳入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总汇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21例患者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主要施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助手立于右侧偏头位置手扶腹腔镜[2]。脐部做1.5~2.5cm切口一个,置入10mm Trocar和5mm Torcar (x2),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抓钳和分离钳。置入后注意尽量牵拉胆囊是胆囊三角充分暴露,便于施术者明确解剖结构。对胆囊管与胆动脉进行充分游离后,置入钛夹夹闭后剪断。使用电凝钩贴进胆囊浆膜层对胆囊进行分离,创面电凝灼烧止血,胆囊剪碎后经脐部切口取出,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后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摘除术进行治疗,麻醉后对患者腹直肌部位开3~5cm切口,使用带光源窄S钩辅助操作可以清楚分辨患者胆囊位置,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后使用电刀对胆囊进行游离。分清胆囊管与胆总管解剖关系,并对其进行逐个切断进行电凝止血。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镇痛药使用(n),肛门排气(h),住院时间(d)。

1.4 统计学

2 结果

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镇痛药使用较少,患者满意度高,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一般情况比较分析

3 讨论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与小切口胆囊摘除手术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两种手术采用的麻醉方式不同,腹腔镜全麻与小切口硬膜外麻醉相比,麻醉速度更快使患者可以提前进入手术状态[3]。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相比,视野不具优势,所以会造成患者一定机率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另外,腹腔镜手术患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患者暴露较少可以减少腹腔内部受损,避免术后不必要的感染和并发症。手术结束后,小切口手术患者因创伤较大,恢复速度、疼痛程度、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长。但是,腹腔镜手术要求临床医生具有一定操作技巧,因单一切口入路,容易造成解剖胆囊三角时的部分阻碍[4-5]。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减少患者因手术而带来的部分痛苦,卧床时间较短,便于早期下地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因其具有诸多优点,并且可以满足微创、美学效果佳等要求,正在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应作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1]左江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9:32.

[2]谈世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2012.11:4235-4236.

[3]王福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3-4.

[4]张斌,张虎,廖梦华,等.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7 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2):137-139.

[5]张震波.蔡立东.杨立安,等.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8):626-627.

猜你喜欢

经脐胆结石胆囊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